7 TEC计算说明
第6部分内容,计算Rm,Km,Sm方法。
不是专门研究TEC结构的设计工程师,我的理解是,没有必要深扣具体计算方法,前文提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单片的TEC。
图片来源 某型号产品规格书
为某器件选择TEC,制冷量为10W,温差为20℃。
那么,根据上图,工作电流I=2.3A,工作电压V=5.1V。
则输入电功率:Qe=11.73W
可得,综合效率系数COP=10/11.73=0.825
注意:
① 根据图线可以查找到工作电流,但实际上启动电流会高于工作电流,若产品说明书若尚未提供,可按工作电流的1.2倍选择。
② COP值还可以在COP、电压、温差图中查知,很多说明书中并未提供,因此无法确定。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TEC实现10W制冷需求时,控制温差为20℃时,需要输入电能11.73W。
那么,即可知,TEC热面需要配置散热器,用于散热,散热量为芯片发热量(10W)+TEC输入电功率(11.73W),二者之和为21.73W。
读到这里可能会发现滑点,看似很厉害的TEC,使用起来代价有些大,大有一点脱了裤子放屁的感觉...
8 TEC特点及适用性
热电制冷器分为单级和多级。
单级:制冷量随冷热面之间温差增大而趋于0,最大温差约为60℃;
多级:比单级COP高,可以获得更低温度,一般3级最大温差为110~120℃,4级为120~130℃。
目前热电制冷器最多用到6级。
(1)无运动部件,稳定性好,可靠性好,结构灵活性差;
(2)温度精度控制可达到±0.1℃,反应灵敏高,结构简单,集成度高(?高不高不清楚)。
注意:① 集成度高这项优点完全想不起来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无法溯源。
② 《集成电路热管理》P142解释了为何TEC不适合封装在芯片内(这本书2017年翻译版出版,现在是否适合封装不清楚,书中内容让我十分摸不着头脑,分立式TEC元件discrete TEC )。
图片来源 集成电路热管理
(3)热电制冷器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机械接口,电接口和热性能参数要求进行定制(圆形、方形、中孔等结构的异形组件)。
适用于150K以上至于室温范围制冷,制冷量要求不高,可采用热电制冷器;
单级COP随冷热面温差增加而减小,因此想要更低温度,需要使用多级;
在空间应用中,在所期望的冷热面温差和制冷量条件下,热电制冷器COP最优化,从而减少电功率消耗;
进行热电制冷器合理化设计时,输入电压既满足供配电系统性能接口要求,同时获得较高的COP。
注意:热电制冷器应用时的允许存储和使用温度上限值受气内部钎焊工艺影响,应避免高温使用时使用得当钎焊料熔化。
(1)案例1:红外探测器阵列的散热。
NASA的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基于多个三级热电致冷器实现了对红外探测器的散热。
(2)案例2:嫦娥五号环路热管启动和运行性能提升。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舱使用了2套环路热管作为关键传热器件,为提升环路热管的启动和运行性能,需要对其储液器进行冷却。
对上述两个应用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航天器热控技术》5.5节内容。
9 TEC香不香?
TEC深受工程师直觉性喜爱,那么,这玩意到底香不香?
其不仅不便宜,而且还需要配合额外风扇以及散热器,可能会导致元器件比不使用热电制冷器时更热。
TEC作用更像是把芯片中的热量取出来的一个中介,取出来后热量是需要去处的,目的地可能是周围的空气,也可能是周围结构件,芯片这里可能是冷了,但整个结构系统却热了。
夸张的说,TEC可能就像我在前文写到的那样,是冬夜里卖火柴小女孩手里那根科技加持版的火柴,是一种直觉相信的骗局。TEC的确是具备制冷能力,使冷面温度达到较低温度,而冷热面的实际温度,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及结构温度情况。
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寻找热量的足迹》第29章内容,作者写的详细且有趣。
由此,不难看出,TEC的设计选型,需要电路和散热器的匹配设计。而且,散热器的热负荷等于芯片发热量与TEC输入功率之和。当TEC的COP值不高时,为了将芯片的特定功耗及时转移,TEC需要更高的输入功耗,这样不仅使得设计方案能效降低,还会增加散热器的热负荷,给热量的最终转移带来困难。因此,TEC的选型是一个迭代过程。在最终选定TEC前,需要采用上述方法对比多个TEC的综合效率值,选则能效比最高的热电冷却器,实现最节能、外部散热系统设计需求最小的方案。
10 小结
关于TEC理论内容先写到这里,此文完全是兴趣使然的学习笔记整理,没什么真实的使用经验分享。
Icepak进行TEC热分析,下周末继续更新!
参考文献(按推荐值排序,非文章引用顺序)
1.Analysis of thermoelectric cooler performance for high power electronic packages
2.多制冷片热电制冷模组传热过程分析与热布局优化
3.密闭空间热电制冷器的瞬态特性分析
4.寻找热量的足迹
5.航天器热控技术
6.集成电路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