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风电聚焦·风电拉动碳纤维需求 大丝束产品空间广阔

4月前浏览76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碳纤维需求增长主要由风电叶片驱动,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将大幅增长。中国碳纤维产业已实现“从无到有”,正向“从有到优”发展。吉林碳谷、吉林化纤和上海石化等公司在碳纤维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受益于风电叶片需求增长,其发展空间广阔。这些公司将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优化,实现业绩增长。

民用风电叶片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碳纤维轻质且力学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等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约11.8万吨,未来十年有望维持年均15%的需求增速。其中航空航天受疫情影响低迷,体育休闲平稳增长,而应用于风电叶片的碳纤维2021年全球达到3.3万吨,预计2025年达到8.06万吨,CAGR为25%。国内风电叶片所需碳纤维2021年为2.25万吨,占全球的68%,2017—2021年CAGR达到65%,预计2021-2025年GAGR为60%,得益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叶片大型化背景下碳纤维的渗透率上升,未来风电叶片仍将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

中国碳纤维产业目前处于“从有到优”阶段。全球碳纤维产业呈现美日引领、欧洲紧随,中国追赶的局面,海外巨头供应高度集中。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碳纤维技术装备一直受到严格禁运,我国碳纤维产业经过多年摸索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2021年理论产能达到6.34万吨,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今后将乘着民用需求快速增长的东风,在性能、稳定性、成本等方面继续优化,实现“从有到优”的蜕变。
风电叶片需求增长抬升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发展空间。碳纤维从丙烯腈到复合材料制备流程长,其中原丝环节技术壁垒高,碳化环节投资壁垒高,尤其是对于大丝束碳纤维,腈纶产业经验是发展大丝束碳纤维的基础。重点推荐来自于腈纶行业龙头吉林奇峰化纤,现已成长为原丝龙头的吉林碳谷,建议关注背靠吉林化纤集团,切入碳纤维赛道的粘胶长丝龙头吉林化纤,以及具备从原油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上海石化。
吉林碳谷:公司原为吉林奇峰化纤的全资子公司,具有20多年腈纶产业经验,继2016年突破小丝束原丝产品之后,2019年逐步实现大丝束原丝的量产,现已形成小丝束、大丝束齐头并进的局面,具有4.5万吨/年柔性产能,是国内唯一大量外售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企业,约占国内原丝消耗的50%(其他多为碳纤维企业自备,并不外售),计划未来2-3年新增15-20万吨左右原丝产能,产能快速扩张带动业绩增长。
吉林化纤:公司具有8万吨/年粘胶长丝产能,约占全球的30%,处于龙头地位,盈利能力相对平稳,同时多方面切入碳纤维赛道,包括全资子公司凯美克的300吨/年小丝束碳纤维产能已经投产、另外一条线也在调试中;持股49%的吉林宝旌具备8000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计划2025年前形成1.2万吨/年碳纤维产能;公司新建1.2万吨碳纤维拉挤板材项目;国兴碳纤维具备1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在建产能5000吨/年,未来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上海石化:公司是中石化旗下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石油产品包括汽油、航煤、柴油一直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而合成纤维主要为腈纶产能,近年来一直为利润拖累项,公司利用盈利不佳的腈纶产能,积极向碳纤维领域延伸,具备“原油—丙烯腈—原丝—碳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包括1500吨/年碳纤维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2.4万吨原丝、1.2万吨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已开工,计划2022年一阶段6000吨/年建成投产, 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
来源:首创证券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2
最近编辑:4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3粉丝 32文章 373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氢能聚焦·中集合斯康为香港首辆氢能巴士提供IV型瓶供氢系统

5月6日,中集 合斯康氢能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中集 合斯康”)与香港巴士营运商汇达交通服务有限公司(“汇达交通”)签订谅解备忘录。中集 合斯康是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 Purus成立的氢能合资公司,专注于为中国和东南亚提供交通用储氢瓶和供氢系统解决方案。汇达交通在香港拥有超过1,700 辆巴士,其中大部分是双层巴士,每天为超过100万名乘客提供服务。根据谅解备忘录,中集 合斯康初步将为香港首辆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提供IV型车载储氢瓶及供氢系统(简称“IV型瓶供氢系统”)。同时,若取得香港政府相关批准,合作双方将开展更多的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试点。首阶段完成后,中集 合斯康拟将与汇达交通深化合作,开发安全高性能的IV型瓶供氢系统,以零排放解决方案替换汇达交通现有车队的燃料系统,从而协助香港政府推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IV型瓶供氢系统中集安瑞科副总经理、氢能业务负责人杨葆英女士称:“大型客运客户需要一套涵盖氢气运输和加注,并能在公路车辆、火车和船舶上安全、高效和经济地储存氢气的全面、零排放解决方案。我们的合资公司中集 合斯康与中集安瑞科强强联手,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Hexagon Purus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首席执行官李伍兹先生指出:“与汇达交通达成开发供氢系统的协议是中集 合斯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确立了我们作为公共巴士的IV型供氢系统供应商的全球领先地位。我们看到亚洲对氢燃料电池客运巴士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很高兴能与汇达交通合作,以支持在香港推广零排放双层公共巴士。”汇达交通营运总裁李卓豪先生表示:“我们最近推出全新的零排放转型计划‘#MissionZero’,承诺于2045 年全面使用零排放巴士,较政府提倡的碳中和目标提前五年。我们相信氢燃料电池及电池电能技术均是达致零排放的可行方案。我们很高兴能与不同的国际伙伴合作,为香港带来氢能公共交通工具的全新选择。”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