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文
先说结论,是猜的。虽然有蛛丝马迹,但是也不保证推测错误。But,即使写的不是AD937x,应该也有部分类似。
首先,时间点能对上。
论文的发表时间是2016年,AD9371的发布时间也是2016年,AD9375的发布时间是2017年。
其次,框图基本对的上。
论文中的框图和AD9371的框图,虽然有一点点不一样,但是不多,主要是差了DPD;不过在AD9375的框图中有体现。
再者,性能也差不多能对上。
虽说手册上和论文上会有少许差别,但是不同颗的同种型号的芯片之间,性能不可能完全一样,只能说在一个区间范围内。
从RX的性能上来看,AD9371和AD9375的接收机部分,应该是一样的;两者的差别,从手册上来看,应该就是有无DPD的差别。
看论文中的描述,ADC前面的滤波器,抑制度应该不会太高,然后ADC的SFDR为62.9dB。
在AD937X的手册上,没有看到ADC前面的滤波器和ADC的SFDR指标的说明,没去看两者的user guide,不知道有没有体现。
对混频器这边的描述,还是有点不懂。
我把我理解的来说一下,链路中的混频单元,提供了可调衰减的功能,这个功能是通过用64个相同的并联单元来实现的。在可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RF和IF输入阻抗的恒定性,分别额外切入了Rin和Rb电阻。至于具体怎么分配,怎么实现可调的,没有能想明白。
论文中,提到一句,"The mixer uses a quarter duty cycle LO to provide isolation between the I and Q baseband paths"。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有次直播的时候,有人留言问,本振采用25%(不知道记错没有)的占空比是为啥?
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那个问题的回答。
不过,25%的占空比,能提供I和Q路的隔离度,原理是什么,没有去研究。先知道大概有这么个事情,等哪天碰到了,再说。
论文中,有一个大概描述,but,我没看懂。大家想了解的话,去原文上看吧。
参考文献:
[1]David J. McLaurin etc. A Direct-Conversion Receiver for Multi-Carrier 3G/4G Small-Cell Base Stations in 65nm C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