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机器学习方法在流体力学当中的应用

2月前浏览668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概述了机器学习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涉及问题定义、数据收集、模型架构、损失函数和优化算法等阶段。文章讨论了如何结合物理知识,提供流体力学实例,介绍了湍流减阻反馈控制、深度强化学习在流体力学的应用,以及监督学习在流体流动评估中的性能。这些研究展示了机器学习在流体力学建模、控制和优化中的潜力和进展。

文一:

 

https://doi.org/10.1007/s10409-021-01143-6

机器学习在流体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如何使用机器学习建立流体力学中的数据驱动模型。机器学习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确定和形成模型的问题,(2)收集和管理训练数据以训练模型,(3)选择表示模型的架构,(4)设计损失函数以评估模型的性能,以及(5)选择和实现优化算法以训练模型。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讨论如何将先验物理知识嵌入到过程中,并举例说明流体力学领域的具体例子。

 

图:机器学习的五个阶段示意图——以降阶建模为例。

原文PDF文件:

Applying mechine learning to study fluid mechanics.pdf

文二:

 

doi:10.1017/jfm.2020.690

基于机器学习的湍流减阻反馈控制

摘要:

Choi等人(J.Fluid Mech.,vol.2621994,pp.75-110)设计的一种成功的减摩反馈控制,称为“反向控制”,在应用中有局限性,因为传感器需要放置在稍微远离墙壁的位置,即y+=10,并测量瞬时墙壁法向速度。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Reτ=178时的非受控湍流通道流数据库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以提取壁剪切应力和压力的空间分布,这些空间分布密切代表y+=10时的壁法向速度。根据壁面变量分布预测的y+=10时的壁面法向速度与真实速度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流向和翼展方向的壁面剪切应力和压力分别为0.92、0.96和0.96。我们对具有瞬时吹风和吸力的湍流通道流进行反馈控制,该控制由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根据测量的壁面变量分布确定。在控制过程中,预测的壁面法向速度在小到中等尺度上的能量高于实际速度,这降低了减摩阻力的控制性能。通过对预测的壁面法向速度应用低通滤波器来去除这些水垢,我们将皮肤摩擦阻力减少了高达18%,其数量与反向控制相当。在Reτ=178下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也应用于更高的雷诺数流(Reτ=578),并成功地减少了15%的表面摩擦阻力。

 

图:原理图。

 

图:相关系数的云图表示。

 

图: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图。

 

图:湍流通道中平均气压梯度的时间历程

 

图:基于输入壁变量的机器学习技术性能预测。

 

图:本研究中使用的生成对抗性网络。

原文PDF文件:

machine-learning-based-feedback-control-for-drag-reduction-in-a-turbulent-channel-flow.pdf

文三:

 

https://doi.org/10.1016/j.compfluid.2021.104973

流体力学的深度强化学习综述

摘要:

深度强化学习(DRL)最近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和工程领域,因为它能够解决以前由于非线性和高维的结合而无法解决的决策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它已经在计算力学领域传播,特别是在流体动力学领域,最近在流动控制和形状优化方面得到了应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对现有的DRL在流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最近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DRL在流体力学中的潜力。介绍了每种情况下使用的耦合方法,详细说明了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的综述还集中在与最优控制和优化的经典方法的比较上。最后,描述了几个测试案例,说明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本出版物的目标是为希望解决这些方法的新问题的研究人员提供对DRL能力以及流体动力学中最先进应用的理解。

 

图:DRL代理及其环境。

 

图:单个人工神经元和基本三层神经网络的表示。

 

图:自2010年以来每年提及“深度强化学习”的出版物数量。

 

图:控制刚体的流体喷射。

 

图:DRL代理的目标流程和结果。

 

图:无(顶部)和有(底部)主动流量控制时速度大小的比较,可以看到圆柱体尾流的明显变化,类似于船尾流。

 

图:使用多环境方法通过DRL加速ANN训练。

原文PDF文件:

A review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fluid mechanics.pdf

文四:

 

https://doi.org/10.1007/s00162-020-00518-y

流体流动的监督机器学习方法的评估

摘要:

我们将监督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流体动力学中的许多回归问题。对四种机器学习体系结构的特征、准确性、估计成本和规范流问题的鲁棒性进行了检验。对于带有格尼襟翼的圆柱体和NACA0012翼型上的流动,我们考虑从表面上有限数量的传感器估计力系数和尾流。还考察了训练数据的时间密度的影响。此外,我们考虑在二维圆柱尾流、二维衰减各向同性湍流和三维湍流通道流的超分辨率分析中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在总结语中,我们总结了本文所考虑的一系列回归型问题的研究结果。

 

图:本文讨论了流体流动的有监督机器学习问题综述。我们专注于直接数值模拟数据的重建和估计任务。

 

图:a感知器。b多层感知器是感知器的集 合。

 

图:a. 决策树。b. 随机森林,可以看作决策树的集 合平均。

 

图: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图:一个五重交叉验证的例子。蓝色的框表示用于推导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数据。红色方框表示用于获得测试分数的测试数据。优化程序和评估采用五个测试分数的平均分。

 

图:使用机器学习和五个表面传感器测量进行尾流重建。

 

图:Gurney 襟翼尾迹重建圆柱体和 NACA0012尾迹的总结。

 

图:五次噪声表面传感器测量重建的圆柱尾流涡度场。

 

图:传感器数量对圆柱尾流重建的影响。

 

图: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

 

图:二维混合下采样跳跃连接/多尺度(DSC/MS)模型。

 

图:基于机器学习的二维湍流超分辨率重建。

原文PDF文件:

Assessment of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for fluid flows.pdf

文五:

 

https://doi.org/10.1063/5.0128446

流体力学深度强化学习研究进展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流体力学界对深度强化学习技术的兴趣迅速增长,导致该主题的参考文献越来越多。由于其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能力,深度强化学习尤其成为执行流量控制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但最近的出版物也宣传了其他应用的巨大潜力,如形状优化或微流体。本工作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详尽的综述,是我们之前对该主题综述的后续工作。贡献按应用领域重新组合,并在算法和技术选择方面进行比较,如状态选择、奖励设计、时间粒度等。基于这些比较,得出了关于当前最先进技术的一般结论,并概述了未来改进的前景。

 

图:流体动力学深度强化学习的最新出版物时间表。颜色表示不同的应用领域。请注意,我们在这里保留了第一次印刷前发表的日期,而不是在同行评审期刊上最终发表的日期。事实上,深度强化学习社区的快速发展使预打印变得尤为重要,有时还得到代码发布的支持。方形符号表示我们之前的综述中包含的参考文献。

 

图:具有两个隐藏层的全连接神经网络。

 

图:深度强化学习环境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延迟。动作前延迟对应于状态收集时刻和对环境应用动作时刻之间存在的时间延迟(在数值环境的情况下不存在这种类型的延迟)。作用后延迟被定义为作用于环境的时刻与作用在系统动力学中完全有效的时刻之间存在的时间延迟。

 

图:深度强化学习文献中代表的不同减阻方法,在二维圆柱体周围中等雷诺数流动的背景下。(a) 零质量流量喷嘴用于在障碍物的侧面吹送或抽吸流体。可能有两个或四个,可能是倾斜的。(b) 将角速度应用于障碍物,以改变下游流量并减少阻力。(c) 放置在障碍物下游的两个小控制缸被赋予角速度,以稳定主缸的脱落。(d) 控制两个对称的等离子体致动器以改变流分离点附近的流体流动,从而减少障碍物上的整体阻力。

 

图:在中等雷诺数的二维圆柱体上应用减阻的情况下,用于观测收集的典型探针阵列。

 

图:通过具有三个自由参数(左)、九个自由参数和12个自由参数的直接形状优化获得的最佳升阻比的形状(右)。

原文PDF文件:

a review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fluid mechanics-an update.pdf

计算机技术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力学方面,计算机技术成为了科学的第四次革命性技术,现在基于计算机的数据科学已经逐步成为力学等其他科学发现的第四范式。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概念已经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智能制造、智能算法、数据驱动力学、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在当今社会展现出巨大潜力,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同时高性能显卡和多核中央处理器的出现为大规模数值模型的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强大算力。然而因为该领域的论文较多,涉及内容较广,需要的知识量较大,不仅需要力学,数学,物理的知识,还需要计算机、数据科学、大数据分析的知识。

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附件

免费链接.txt
非线性化学湍流形状优化理论自动驾驶多尺度数字孪生控制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21
最近编辑:2月前
江野
博士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获赞 17粉丝 19文章 19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计算力学前沿进展:多尺度、多场耦合、数据驱动力学

本文摘要(由AI生成):这段文字介绍了五篇关于计算力学的论文,主要涉及水凝胶多场耦合计算力学、固体力学跨尺度计算若干问题、自由水与水化硅酸钙孔隙水冻结模拟、数值耗散对压气机流动分离涡模拟的影响研究以及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其中,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对人类经验的强依赖性,为建立简洁的力学模型提供了新途径。文一: DOI:10.7511/js1x20230822001水凝胶多场耦合计算力学摘要:作为一种具有多场耦合特性的智能柔体材料,水凝胶的制备技术、性能表征与结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在分析水凝胶本构理论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凝胶多场耦合计算力学的基本方法和范式,包括微观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宏观耦合有限元方法等,计算了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水凝胶材料与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给出了多个数值算例与结果比较。研究指出多场耦合计算力学将成为水凝胶材料和结构分析的主要手段,并推动水凝胶等这类智柔材料的性能设计与工程应用。关键词:水凝胶;智能结构;多场耦合;计算力学;多尺度 图:双网络水凝胶聚合物网络结构 图:粗粒化映射规则 图:考虑链缠结效应时水凝胶的初始溶胀 图:不同整体纤维体分比的溶胀行为 图:不同整体纤维体分比的拉伸行为 图:半球微结构仿真结果 图:星形软力学超结构设计策略文二: DOI:10.7511/js1x20230909003固体力学跨尺度计算若干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展示了固体力学领域跨尺度计算的若干问题和研究概况。(1)建立位错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DDD-FEM的计算模型,实现了能够基于纳米尺度离散位错运动机制计算分析连续介质有限变形晶体塑性问题,提出微纳尺度(200nm~10um)晶体塑性流动应力解析公式,结合试验数据揭示了在无应变梯度下强度和变形的尺寸效应;(2)建立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纳米尺度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型CG-MD,计算获得聚脲材料在时域和频域下的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通过动态加载分析的DMA试验和超声波试验的数据验证,解决了连续介质尺度下微相分离高分子共聚物的设计难题;(3)通过数据驱动关联高分辨率的微米尺度CT影像和临床低分辨率的毫米尺度CT影像的特征值,建立了围关节松质骨小梁的等效模量和结构张量,为骨组织增材制造点阵结构设计和实现个性化骨缺损重建奠定了基础。摘要:计算固体力学;跨尺度;微纳米晶体塑性流动应力;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数据驱动骨缺损重建 图:微纳米晶体柱单轴压缩实验,在无应变梯度条件下发生越细越硬的强度尺寸效应 图:位错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计算模型(DDD-FEM) 图:微纳米单晶镍柱单轴压缩试验数据与理论和位错动力学计算结果对比 图:通过全原子模型和粗粒化模型计算和设计聚脲材料 图:从MiCo-CT影像中获取松质骨单元模型的形态学参数和微结构特征规律,并通过数据驱动普通CT影像的微结构特征规律,获取等效各向异性力学性质文三: DOI:10.7511/islx20231029001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的自由水与水化硅酸钙孔隙水冻结模拟摘要:水化硅酸钙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其孔隙内的水分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机制,针对水的粗粒化P4粒子和水化硅酸钙胶体颗粒,建立了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模型。根据此模型计算了不同孔径孔隙水冰点,分析了水泥基材料孔径孔隙在冻融破坏中的危害程度;模拟得到了水化硅酸钙孔隙内水的冻结分布特征和密度分布特征。研究工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提高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化硅酸钙孔隙水冻结问题的规模,为后续进行水泥基材料的冻融破坏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关键词:水化硅酸钙;相变特性;粗粒化;分子动力学;冰点 图:C-S-H孔隙模型的x-z截面 图:自由水的结冰演化过程(270K) 图:235K粒子位置图像(x-y截面)文四: DOI:10.7511/jslx20230905004数值耗散对压气机流动分离涡模拟的影响研究摘要:分离涡模拟DES是压气机流动模拟中常用的高保真湍流模式。为了使DES准确解析湍流,数值耗散必须限制在合理范围内。然而,当前的压气机流动DES类研究工作中仍然普遍采用高耗散的迎风格式。本文首先基于DES类方法计算的各向同性衰减湍流结果,定量比较了多种不同数值格式的耗散,证实了高耗散迎风格式严重低估中高波数湍流能量。高阶重构格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该问题,但能量耗散仍然过高。本文在高阶重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自适应耗散函数修改Riemann求解器,构造了自适应耗散格式。该格式在全波数范围都能准确地预测湍流能谱。将该格式配合DES类方法模拟跨声速离心压气机流动,其预测的压比相比于三阶迎风格式,更加接近实验结果。此外,自适应耗散格式显著提高了中小尺度流动结构的分辨率。分析表明,在使用DES类方法模拟压气机流动时,有必要采用数值耗散较低的离散格式,以准确预测压气机总体性能和流动结构。本文构造的自适应耗散格式是一种良好选择。关键词:压气机;分离涡模拟DES;数值耗散;迎风格式;自适应耗散格式 图:采用不同数值格式模拟DIT,湍动能随时间的衰减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用大涡翻转时间无量纲化;纵轴表示湍动能,用初始湍动能无量纲化) 图: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计算域和网格 图:数值格式的自适应耗散函数分布 图:两种不同数值方法预测的叶片尾迹(用嫡渲染颜色) 图:两种不同数值方法预测的三维涡结构(用等值面识别涡,用嫡渲染颜色)文五: D0I:10.7511/jslx20230811001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摘要: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位移数据中自动识别出了Timoshenko梁形式的弯曲控制微分方程,得到了三种不同加载条件下剪切影响系数关于结构尺寸和力学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揭示了经典模型适用的加载条件,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未发现的新模型。通过将基于弹性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数据驱动范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对人类经验的强依赖性,为建立简洁的力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关键词:结构力学模型;数据驱动;方程识别;Timoshenko梁;第一性原理 图:基于Seq-SVF的Lorenz动力系统控制方程识别结果 图: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流程 图:复合加载工况下与有限元解的对比 图:与有限元解和经典模型解对比(尺寸:10×1)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