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8年,Kirsch首次给出了直井的井周应力方程,Zoback教授用下图表示了井周的应力集中,图中实线与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平行,虚线与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平行,当地层被钻开后,井眼内支撑地应力的岩石被取出,原先作用下井眼内岩石的应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井眼周围的岩石上面。下图曲线越紧密的地方表示应力越集中。
直井井周地应力分布方程如下图所示,R表示井眼半径,r表示地层内某点到井眼轴线的距离,从公式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井周应力是比值R/r的函数,因此在井壁处,R/r=1,说明直井井壁应力与井眼直径无关,这是因为该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假设地层为无限大平面,井眼直径相比于无限大的平面,其尺寸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二是在井壁处只存在径向应力、周向应力和垂向应力,剪应力为0,这是因为井壁是自由面,不能承受剪应力,但在井周地层内部,可以存在剪应力;三是井周应力方程与弹性模量无关,只有垂向应力中含有泊松比这一代表岩石物理性质的参数。
假设Kirsch方程中的参数输入值如下,井内液柱压力与孔隙压力相同,垂向地应力为中间主应力,为走滑型应力机制,可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得到井周应力分布的曲线或云图,
井周一定范围内,周向应力分布云图如下图所示,从蓝色到紫色表示应力集中越来越严重,可见应力集中主要在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右图分别为水平最大地应力和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周向应力随距离井眼轴线距离的变化趋势,在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周向应力随距离井壁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最后趋近于水平最大地应力;在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距离井壁越远的位置,周向应力越小,最后趋近于水平最小地应力。
在井壁上,Kirsch方程可大大简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Kirsch方程,井周应力集中最严重的位置就在井壁处,因此计算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只需计算井壁处的临界应力状态即可。井壁处的周向应力和垂向应力随井周角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从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顺时针旋转一周,周向应力和垂向应力先减小,到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渐增大,随井周角的成余弦函数变化。
从前面的分析已知,井壁的坍塌发生在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仅针对直井),钻井诱发裂缝或井壁的破裂发生在什么位置呢?从下图中还可以发现,周向应力在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达到了最小值,当井内液柱压力足够大时,周向应力甚至会变为负值,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达到岩石的抗拉强度,就会造成井周围岩的拉伸破坏,产生诱导缝,造成钻井液的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