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2023年的总结和体会

10月前浏览7583

2023年即将过去了,感慨万千。

今年最难忘的一天,是第一次住院就收到了“病危通知书”。好在有惊无险,算是排除了一颗“定时炸弹”。有人说:55岁之后活一天赚一天。所以,以后每天都要争取快乐地活着、度过后半生。

今年最高兴的一件事,是我的新书《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出版了。写这本书花了我7、8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书中强调了工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的底层思维和常识。但我从小语文就没学好,写的文采不太好,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昨天编辑王老师告诉我,《知行》入选机械工业出版社选出10本“科技好书”,多少也算是有点安慰。  

年底的时候,过去的一点遗憾又涌上心头。我离开宝钢之前,花了10多年用大数据分析得到了钢铁材料的一个数学模型,具有相当的通用性和预见性。很多专家不明白它的价值。但我觉得这已经属于科学发现的范畴了,当年做事的方法也很有意思。这些东西应该献给全人类,而不是锁在某个地方。如果我某一天死了,而这些东西又得不到广泛应用,我在天上也会觉得遗憾。  

今年我在这个公 众号总共发了148篇文章(不包括本篇)。最近把这些文章又读了一遍,简单地总结了一下。这些文章和《知行》一样,都是在思考:对于技术创新和数字化,什么是最基本的底层思维?所以,我的思考是有深度、无新意。

1、从“打通”视角理解智能化。  

立石一真先生认为:凡是有断点的地方,就有创新的机会。对创新者来说,这个观点非常有启发性。抓住创新的机会,往往就是消除断点;而消除断点,就是所谓的“打通”。  

消除断点带来的直接好处提高响应速度在此基础上,如果决策信息来自于更多的业务环节,则便于用计算机进行多环节的综合优化;如果优化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则可能采用迭代方法、寻找更好的决策。而这些好处会带来本质性的提升。  

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都是“打通”。  

l我把“智能”理解为“感知、决策、执行的统一”,其本质就是把“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过程打通。  

l“感知到认知”的过程,本质上是打通:打通了从获得信息到决策之间的断点。图像识别等AI技术,就是完成“感知到认知”的,也就是完成打通。当我们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决策时,本质是“感知到认知”,自然也是打通。  

l信息集成当然自然是打通。是打通不同环节和孤岛的信息,这种打通,为综合优化和迭代优化创造了条件。  

l算法的集成是打通。把CAD、CAE、CAM等各个环节联系起来,也就是业务环节的打通,便于进行综合的优化和计算机决策。  

l计算能力增强是打通断点:它能保证在运行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和决策。特别地,当完成信息集成后,优化和迭代的计算量大大增加,从而算力变得更加重要。  

l管理能力的增强,为信息打通创造条件。所谓信息的打通,指的是信息空间能够描述物理空间。如果管理不到位,信息空间就不能完整地描述信息空间。类似地,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物流运输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信息的打通。业务流程再造往往也是做信息的打通。业务流程打通,本质上是为了促进感知、决策和执行的统一。在业务流程打通时,要赋予权限。所以,企业的组织再造本质上也是便于打通。  

l3D打印曾经非常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很容易打通设计与制造。  

l与传统自动化相比,智能化是实现一些特殊的自动化、打通一些特殊的流程。比如,把产品切换实现自动化、把参数调整实现自动化。本质上就是打通一些流程。  

l远程化,是打通人机界面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用“打通”的逻辑看待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  

l面对创新问题,要学会“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本质是避免断点,打通技术的逻辑。  

l我们主张的创新方法,如需求驱动、以终为始、“三个问题”、强调逻辑,本质上都是为了防止出现断点。  

2、机器智能的边界与人机关系    

我经常说,创新要学会变通,学会把理想的目标降低为现实可行的目标。这就是所谓“养花不生烂叶子”的段子。从事智能化工作时,我们的理想是机器自动决策但现实中却经常人机协同决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机器决策时是有短板的。  

与人类相比,机器决策根本性的短板主要有两个:获得信息的灵活度不够,机器的决策权限不够。这两点,决定了机器智能的边界。人能更好地打通信息流、打通从决策到执行,能够通过与物理世界的互动和其他人的互动动态地获得信息和知识所谓的人机协同(包括辅助决策),就是要利用人的这些优势。  

我们的很多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前提下做出的。比如,我们听到机器的声音不对,并不能确认机器是不是真正坏了。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打开机器进行查看:打开查看就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以便于下一步的决策。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可以在实践中,通过获得比机器更多的途径与物理世界打交道,来获取更完善的信息。所以,“人机协同”、“辅助决策”永远是智能化的重要领域。所以,“从感知到认知”、“从人找数到数找人”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都是重构人机关系、顺畅人机关系(也是一种打通)。  

3自动化的理解  

我过去常想问题:什么阻碍了自动化的推广?  

读书的时候,总觉得阻碍自动化的是技术问题,是能否开发出特定的自动化技术。后来意识到:许多技术能否实现自动化,关键是用自动化技术是不是划算。最近意识到:自动化不划算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生产状态的切换有关。在那些小批量多品种的场景,就很难采用自动化设备。这种阻力,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还是生态问题。  

要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的自动化问题,需要推动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要推动系列化,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才能发挥作用。我今年意识到单独强调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是不够的,还需要系列化来规范变化本身。系列化是知识复用的重要手段。过去我在钢铁行业,对此关注得少了。  

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解决了许多自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般的数字化技术,主要解决复杂性带来的问题。其中,小批量、多品种是带来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小批量、多品种带来的困难之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切换。数字化的重要作用就是解决切换过程的自动化。  

换个角度:企业推进自动化的时候,要适度超前关注产品切换问题。否则,自动化就不是彻底的。  

4“灰尘理论”与 量变的逻辑  

方方女士说,历史上一粒灰尘,都会成为阻碍一个人发展的高山。对企业来说,这颗能够阻碍技术进步的“尘土”往往就是经济基础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赚钱。  

有一次讲座的时候,我谈到高科技需要“持续改进、久久为功”。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持续改进的能力不足,总是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有位学员说:不是我们不想持续去做,而是没有经费支持、做不下去。我对他说: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看。从技术层面看是持续改进,但坚持下去的前提之一则是经济性:做技术的人要有饭吃,才能坚持持续改进。对民企来说,“有饭吃”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大的市场,或者有足够强大的用户(如政府、大企业)、有足够强烈的需求。  

当市场需求足够大的时候,技术需求往往早就产生了。所以,在技术层面,中小企业一般不会有显著的创新。好的创新,往往只是经济性比较好。而经济性的提升,则往往与社会发展阶段、企业发展阶段和基础技术的支撑有关。  

所以,我们研究创新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在经济性判断上,去判断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机会有多少、成本和收益有多高、间接和长远价值如何等。  

5、重读何老的回忆与工业4.0白 皮书  

今年重读了何老关于宝钢信息化起源的文章,真的是愈久弥新。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1、宝钢是在引进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上搞的信息化。这个基础非常重要,很多企业是不具备的。2、知识管理必须与业务流程结合,才能发挥价值。几年前,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后来才知道:日本人就是这么强调的。所以,现在很多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有问题的。用知识图谱、AI等先进技术管理知识,未必是好办法。  

我意识到:许多感悟,只有创业者、开拓者才能具备。回顾技术的发展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我今年读到一本《精密制造》的书,值得大家去读读。  

今年还重读了工业4.0白 皮书。若干年前,我曾经说:“典型的工业4.0是流水线上的个性化定制”。现在回顾起来,我要适度修正这种说法:“流水线上的个性化定制是工业4.0的一个典型模型”。我意识到:认识一个理论时,采用模型思维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这些重读的体会,我都写成了文章,大家可以翻阅前面的文章。  

6、创新的理论体系。  

今年重构了自己的创新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逻辑性越来越强了,我自己都感觉非常欣喜。  

我们从事创新(包括数字化)工作的人,多少对创新都有些认识。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认识有些模糊、有许多矛盾。针对这些人,认识创新以纠正错误观念为前提。  

错误观念怎么来的?“幸存者偏差”为根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是有中国特色的,导致中国科技界普遍缺乏常识。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幸存者偏差”叫做“人择难题”创新过程的特色,是以“人择难题”为基础的。我讲的创新方法,几乎无一例外地与“人择难题”相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恢复信息来源、了解问题的本源。所以,创新要有“大系统思维”:要从外部看机会、看条件、看风险。  

我们研究创新方法的目的,是让企业的创新成为有效的投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创新必须与工程思想相结合。与工程思想相结合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不确定性。我们通过“知难而退”、“知难而变”、“以终为始、分步实施”等方法,把创新与工程结合在一起。  

为此,我写过四张思维导图。目前在公 众号里公布了两张。  

今年我讲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往往开始的时候就讲底层思维。也就是把这些创新的基本思想提一下。  

理解了这些底层思维,就会知道:一个好的项目往往有三个特点。也就是:技术逻辑简单、业务逻辑周密、价值逻辑巧妙。我做评委时,对一些好的项目进行的总结,得到这三条。这三条,恰恰与我的创新理论是吻合的。但遗憾的是:有些评委还意识不到。  

13年前我写了一本《管中窥道: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现在的想法,显然比那时的系统性要强多了。余生有时间的话,最好能在这个领域再写一本书。  

7再议方法 论  

今年参加工业互联网大赛的决赛,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有人开始重视方法 论了。重视方法 论的背后,是有人开始考虑技术的长寿命、广泛适用性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有了这一步,以项目为主的公司才能进化成以产品为主的公司。以产品为主,才能实现知识的复用、促进持续改进,才能降低(科技人员的)人工成本、提高人均效率、稳定科技项目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过去,这是中外企业的重要区别。  

回到我本人,我觉得数据建模、根因分析、优化等工作,也需要更深层次的方法 论。当然,这类工作特别难,即便对我本人也是个挑战。面对这个挑战,似乎缺乏了一点激 情。  

今年意识到:迭代优化是种普遍的方法 论。数学家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时,直接能够求解的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在现实的决策优化过程中,迭代优化才是具备一般性的道路。这就意味着:计算能力的增强,是优化工作的重要支撑:因为算力强了,才能多次持续迭代。同样,现实中对一项技术的持续改进,也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技术进步方式。今年意识到:经过持续优化,很多传统产业居然也成了高科技产业。如何促进迭代优化,也是个方法 论。  

昨天上午,站在三峡大坝上。93年游览三峡的场景,可谓历历在目。一转眼30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了有点痴呆的老头。展望未来,应该也做不成什么具体的事情了,唯一的希望是能帮助年轻人少走点弯路、实实在在地做技术。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非线性通用通信理论材料创新方法物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1-02
最近编辑:10月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