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关注·恒神股份即将发布T1100级、M40X级两款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6月前浏览277

深圳国际复材展组委会消息,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2022年3月30日至4月1日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正式发布两款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前代产品相比,新一代产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装备建设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HF60(T1100级)碳纤维:拉伸强度7000 MPa,拉伸模量320 GPa。

2、HM50E(M40X级)碳纤维:拉伸强度5700 MPa,拉伸模量380 GPa。

据了解,这将是恒神股份新一代碳纤维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首次发布。

目前,这两款碳纤维新产品均已实现稳定工程化量产,本年度将以碳纤维、预浸料等多种形式投放市场,为碳纤维的国产化再添助力。

来源: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

------------------------------------
2021年江苏恒神对标国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不断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加大基础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提升碳纤维技术软实力,助力恒神高质吧量发展。
钱京介绍:一方面,基于国外对中国碳纤维产品出口限制,导致高端碳纤维国产替代需求急切,江苏恒神积极致力于高端碳纤维产品的研发。2021年完成了T1100级碳纤维、M55J级碳纤维、M40X级碳纤维等产品中试验证工作,同时实现了T1000级碳纤维产品的正式批量生产供货。另一方面,基于节能减排发展需求和‘双控’政策出台,清洁能源利用成为发展共识,风电、光伏、汽车轻量化对碳纤维的需求不断攀升。2021年,江苏恒神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开发应用,目前风电用拉挤碳板、预浸料和光伏、氢能用碳纤维已实现批量供货,50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已实现工程化生产。
但与其他单纯生产碳纤维的企业不同的是,江苏恒神是碳纤维领域里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企业。“我们恒神专注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钱京告诉记者。据悉,江苏恒神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复材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组合覆盖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粘结剂、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前的集成供应商。
摘自:中国纺织》杂
碳纤维生产技术整理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材料试验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2
最近编辑:6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复材资讯·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案 可降低汽车能耗

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院(Gwangj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辅助设计FRC结构的方案。该方案具有空间变化的最佳纤维尺寸,使FRC更轻巧,同时不影响其机械强度和刚度,从而可降低汽车、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的能耗。 (图片来源:光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是一类复杂的工程材料,由嵌入软基体中的刚性纤维组成。如果设计得当,FRC可为其重量提供出色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可用于飞机、航天器和其他需要轻质结构车辆。尽管FRC有诸多益处,但仍然在很多方面受限,如其设计采用具有恒定半径和空间固定纤维密度的纤维,因此必须在重量和机械强度之间进行权衡。简而言之,目前可用的FRC的重量比实际所需应用标准还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光州科学技术学院的Jaewook Lee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方法,用于逆向设计具有空间变化的纤维尺寸和方向的FCR,也称为“功能分级复合材料”。该方法基于“多尺度拓扑优化”,允许在给定设计参数和约束的情况下自动找到最佳功能分级复合结构。Lee教授表示:“拓扑优化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技术。可基于计算机模拟生成最佳结构形状,而非依靠设计师的直觉和经验。另一方面,多尺度方法是一种数值方法,通过结合在不同尺度上进行的分析结果得出结构特征。”与仅限于二维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现有类似方法不同,该新方法可以同时确定最佳的三维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微尺度纤维密度和纤维取向。在多个计算机辅助试验中,研究团队比较了具有恒定或变化纤维尺寸的各种功能分级复合材料设计,因此证明了其方法的潜力。实验包括钟形曲柄、位移逆变器机构和简单支撑梁的设计。正如预期所想,结果采用局部定制的纤维尺寸的设计性能有所提高。车辆、飞机和机器人的许多应用都受益于轻质结构,而此次提出的新方法可助力工程师实现目标。但该方法的优势不止于此。Lee教授表示:“通过减轻重量助力开发更节能的车辆和机械,我们的方法可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来源:盖世汽车网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