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资讯·携手宝武碳业 万华化学将进军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市场

6月前浏览413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浙江新设合资企业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共同开拓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市场。宝武碳业持有51%股权,万华化学持有49%股权。宝武碳业是全球最大的焦油加工企业,专注于碳基新材料研发与生产,而万华化学则通过此次合作进军碳纤维新材料市场。碳纤维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轻质、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网站上刊登了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的案件公示信息。

根据网站上的信息显示,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宝武碳业”)拟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共同在浙江新设一家合营企业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名称暂定,“合营企业”)。宝武碳业持有合营企业51%的股权,万华化学持有合营企业4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宝武碳业与万华化学将共同控制合营企业


   

   

   

   


     

宝武碳业简介


     


   

   

   

   

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19日,为宝钢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公司

宝武碳业主要从事焦油精制产品、苯类精制产品与碳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焦炉煤气净化服务,全球最大的焦油加工企业已拥有218万吨/年焦油加工能力、25万吨/年苯加氢加工能力、15万吨/年针状焦、49万吨/年改质沥青生产能力,具备从焦油、粗苯等原材料延续至多种碳基新材料的全流程、全产业链的生产及加工能力。

2021年11月23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决定将其控股子公司宝武碳业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将其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的碳基新材料业务上市平台。公告称,宝钢股份以钢铁为主业,宝武碳业定位于碳基新材料领域,分拆上市有利于宝钢股份和宝武碳业各自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尤其是近年来,宝武碳业深耕碳基新材料领域,其业务已覆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环保树脂材料等多种新材料,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冶金、建筑、医药、农药、塑料及染料等领域。

公告还称,宝武碳业上市是中国宝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本次分拆完成后,宝武碳业可以利用新的上市平台进行产业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着重发展针状焦、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碳纤维、环保树脂材料等产品。


   

   

   

   

     

共拓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市场


     

   

   

   

   

而根据下图公示表的备注信息中显示,此次万华化学与宝武碳业拟设合营企业将涉及的领域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市场,看来万华化学想通过与宝武碳业的合作来进军碳纤维这一新材料市场,而宝武碳业也想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来进一步拓展碳纤维领域。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简介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这一产品。

碳纤维(Carbon Fiber)是由聚丙烯腈(PAN)等有机纤维在1000~3000℃高温的惰性气体氛围中经氧化碳化后制成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是目前可以获得的最轻的无机材料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碳纤维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等力学性能优异,且具有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高导电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高电磁屏蔽性等特点,其易加工、可设计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能源、体育用品、汽车工业、轨道交通和建筑补强等领域,是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战略新兴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

按照原料不同,碳纤维可分为PAN基、粘胶基、沥青基碳纤维。按照原材料不同,碳纤维主要分为粘胶基(纤维素基、人造丝基)、沥青基(各向同性、中间相)和聚丙烯腈(PAN)基三大类。目前以聚丙烯腈为原料制成的PAN基碳纤维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碳纤维总量的90%以上

碳纤维产业链从上游原油开始,延伸到终端军工、民用等各项应用:原油经过炼制、裂解及氨氧化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再经过预氧化、碳化后得到PAN基碳纤维;碳纤维中加入树脂、上浆剂等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加工工艺得到满足不同下游需求的最终产品。

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

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已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相关能源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在“双碳”政策目标指引下,风电、光伏、氢能等产业迎来加速发展周期,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我国碳纤维需求从2008年的0.8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4.9万吨,期间CAGR高达16%,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将达15万吨,5年CAGR达25%。

来源:化工新材料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疲劳复合材料化学航空航天冶金轨道交通汽车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2
最近编辑:6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聚焦两会·吕春祥委员:建议开展新一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碳纤维装备、助剂等核心技术攻关

全国人大代表 吕春祥: 我们国家要全面实现工业现代化,新材料产业必须奋起直追,碳纤维、高端碳材料必须迎头赶上。建议加快布局实施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新一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碳纤维装备、助剂等核心技术攻关,打通“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成用”的技术链条,推动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