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年报·吉林碳谷2021年报:未开展贸易业务 净利润增长126%

8月前浏览156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吉林碳谷2021年营收增长9.71%至12.09亿元,净利润大涨126.09%。公司未开展贸易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大增104.14%,毛利率也显著提升。碳纤维原丝销售快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增长。尽管原材料价格高位徘徊,但公司具备成本转嫁能力。公司预测我国碳纤维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4月18日,吉林碳谷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09亿元,同比增长9.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5亿元,同比增长126.0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吉林碳谷称,2021年公司产能有序释放,主要产品碳纤维原丝销售快速放大,主营业务收入较2020年增长104.14%,同时 2021年公司未开展贸易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此外,虽然主要原材料价格徘徊在相对高位,但吉林碳谷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未开展贸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碳谷在其2021年年报中单独披露了“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12.1亿元,而上年同期约5.9亿元,如果以此口径计算,2021年吉林碳谷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04.14%。
针对缘何单独统计该口径的营业收入增速,吉林碳谷解释称:“2021年公司未开展贸易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吉林碳谷所称的贸易业务为“丙烯腈贸易业务”,对于该部分业务产生的原因,吉林碳谷在其《公开发行说明书》中解释称:“2019年6月,吉林市国资委协调了吉林碳谷,由吉林碳谷向吉林石化采购丙烯腈,再销售给奇峰化纤、吉盟腈纶。因此,公司2019年6月以来丙烯腈贸易业务金额较大。2020年7月奇峰化纤已重新取得中石油合格采购商资质,该部分收入将持续下降并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吉林碳谷2021年年报截图
分产品看,2021年度吉林碳谷的碳纤维原丝、带量试制品和碳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11.2亿元、0.2亿元和0.6亿元,同比增长92.45%、2116.23%和592.44%。
针对主营业务的增长,吉林碳谷表示:“随着大丝束民用、工业用产品市场迅速开拓,应用领域横向和纵向都得到拓宽,公司产能有序释放,主要产品碳纤维原丝销售快速放大,主营业务收入较2020年增长104.14%。
毛利率提升
2021年度,吉林碳谷的碳纤维原丝、带量试制品和碳丝毛利率分别约41.42%、26.66%和33.30%,相较于上年度分别提升6.04个百分点、29.9个百分点和8.62个百分点。
针对毛利率的提升,吉林碳谷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售价上涨,综合产能提升,综合毛利率稳步上升。
图片来源:Wind数据库截图
“公司碳纤维原丝的主要原材料为丙烯腈,丙烯腈为石油化工产品,采购价格受国内丙烯腈供需关系、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公司是国内主要碳纤维原丝供应商,产品竞争力较强,需求旺盛。但是如果丙烯腈价格异常大幅上涨,仍然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毗邻吉林石化,以往丙烯腈主要从吉林石化采购,存在供应商单一风险。”吉林碳谷表示。
据Wind数据,2021年度,国内丙烯腈现货价格在相对高位徘徊,波动区间约1.2万元/吨至1.6万元/吨。
然而,从价格情况上看,吉林碳谷具备一定的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2021年度吉林碳谷的碳纤维原丝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4.47%,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约18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吉林碳谷表示:“我国碳纤维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20年我国碳纤维进口量为3.04万吨,约占总需求的62.2%,同比增长17.5%,国产量为1.85万吨,同比增长53.8%。随着下游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碳纤维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碳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14.95万吨,五年CAGR高达2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2
最近编辑:8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36粉丝 49文章 381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风电聚焦·海上风电叶片:“海燕”的战士之歌

本文摘要:(由ai生成)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致力于海上风电叶片研发,自2008年起不断突破,开发了44米至超过110米的叶片。这些叶片采用高性能材料,如碳纤维预浸料,具备更强结构与精细设计,能抵御台风等恶劣海洋环境。公司还研发了LPS-B防雷系统,确保叶片安全,并建立了全尺寸检测中心保障叶片质量,助力绿色能源发展。编者按  当材料醒来的那一刻,它将成为你生活中的一段感受。看、听、触摸......置身其中,材料无处不在。我们的能工巧匠们,实验、坚守、创新,锲而不舍,只为成就材料背后的可能,开发材料蕴含的宝藏。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打造“国之大材”,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中复连众的风电叶片如何与风共舞、逐梦深海远洋,并期待你在这里解锁更多新材料世界的奥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说起海上风电叶片,会让人不经意联想到高尔基的《海燕》,海上风电叶片如同一只海燕,在大海上空挥舞着、转动着,它箭一般地穿过乌云,战胜狂风、暴雨、雷电,自由翱翔。  为配合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2008年,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启航海上逐梦之旅,启动了44米、3兆瓦叶片研发工作,次年叶片下线并开始发运。自此,中复连众在海上风电叶片领域一路驰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0年,62米叶片成功应用于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5MW机组2017年,68米叶片成功替代进口叶片2018年,84米叶片成为当时全球最长纯玻纤叶片2020年,90米碳纤维预浸料主梁叶片下线2021年,代表着新一代制造技术与水平的102米叶片顺利通过测试2022年,超过110米的叶片将在中复连众诞生更长,更大功率叶片在研发进程中……  立足海上风电,面向汪洋大海,这些如海燕般的海上风电叶片可以战胜狂风、暴雨和雷电。01 战胜狂风  台风是海上风电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风电叶片的运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海上风电叶片需要更强的结构、更精细的设计和更强的叶根连接。  中复连众始终致力于研发推动新型高性能材料在风电叶片上的应用。碳纤维可以给叶片提供更高的刚度和强度,是海上风电叶片制造的理想材料。2018年中复连众与国内厂家共同开发国产碳纤维预浸料,国产碳纤维预浸料首次批量应用于90米以上海上风电叶片。2019年中复连众在国内率先将玻纤拉挤板成功批量应用于40米叶片上。2021年,成功将碳纤维拉挤板批量应用于100米以上海上风电叶片……▲中复连众90米叶片装机的海上风电场  随着海上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叶片重量的增加,叶根承受越来越大的载荷,叶根连接直接影响叶片的运行安全和叶片的自重。中复连众分秒必争攻克更高强度的叶根连接技术,实现了将特定直径叶根承载能力提升20%的重大飞跃,超过了引进技术公司产品承载能力,为未来更加大型的海上风电叶片开发奠定了基础。02 战胜暴雨  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空翱翔,迎接着暴雨的洗礼,不惧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不惧海水侵蚀,迎风飞翔。海上风电叶片也要面对海上盐雾、紫外线和雨蚀的考验。中复连众为“海燕”筑起了一道道防护,形成“海燕”在暴雨雷电中勇往直前的屏障——金属件的防腐、叶片表面和前缘的油漆防护。  叶根连接螺栓的防腐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困扰问题,初期的叶片螺栓有的在厂内就发生了锈蚀,根本无法应对海上的工况。联合螺栓制造厂家不断地优化防腐材料和涂覆工艺,一遍遍地测试,最终将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长由720小时增加至1440小时,叶片上的其它金属件也都达到了1440小时中性盐雾试验的要求。▲中复连众货场叶片  叶片表面的防护油漆要经过海上强紫外线老化和盐雾腐蚀作用,尤其是叶片的前缘,海上的高降水量及叶尖高线速度造成海上风电叶片的前缘雨蚀问题非常严重。为满足海上环境的防护要求,通过大量试验验证,使用性能优异的材料,确保了叶片在承受3000h的Q-UVA老化、2000h的Q-UVB老化、3000h耐盐雾后皮肤不出现任何异常,并可以接受160m/s的线速度、直径1-2mm雨滴9h以上雨蚀测试挑战,仍旧毫发无损。03 战胜雷电  狂风裹挟着乌云,面对雷电的嘶鸣,勇敢的海燕身披一身“金钟罩”,在大海上空高傲地飞翔,无惧雷电。为满足海燕对这层金钟罩“皮实耐穿(质量稳定)、经济(低成本)、舒服(生产便捷)”等需求,中复连众研发团队对叶片重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打造出全新“金钟罩”——LPS-B系统。▲防雷测试  随着新国际标准的实施以及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风电叶片正朝着大型化、轻量化发展,对叶片防雷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全新的“金钟罩”,确保了叶片即使在经受200kA、10MJ、200C的雷击后仍旧坚不可摧,在高雷暴的海上,无惧隆隆雷鸣。▲国内最长102米碳纤维叶片在江苏省海上重点实验室中复连众检测平台一次性通过静载测试  除了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强健的身体,中复连众还为“海燕”打造了强有力的健康监测平台——全尺寸检测中心,能够为叶片提供全面的体检,确保叶片可以承受狂风骤雨的考验,从而保证了叶片质量和风力发电机组稳定运行。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截至目前,中复连众所供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GW,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900万吨。在海的呼啸和风的怒吼中,战士“海燕”像个勇敢的白色精灵,它迎风转动,将阵阵海风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海燕”御风而行、与风共舞。来源:中复连众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