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qe.3957
DOI: 10.1002/eqe.3957
研究背景
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基于延性设计考虑,剪力墙通常设计成弯曲受力模式,破坏时主要表现为:墙体脚部混凝土压碎,边缘纵筋压屈或拉断,破坏难以修复或修复时间较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和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理念,也满足“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相较于现浇RC墙,装配式RC墙的施工工艺在可更换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剪力墙,通过试验研究了以下问题:(1)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墙能否实现与现浇RC墙性能等同;(2)脚部件的承载力对装配式RC墙受力性能的影响;(3)更换脚部件后,损伤的墙体能否实现性能快速恢复。
试验设计
按照“强剪弱弯”原则设计了3片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墙和1片现浇RC墙,编号为PCW1、PCW2、PCW3和RCW,墙体截面尺寸和配筋见图1和图2。3片装配式墙的非更换部分完全相同(且与现浇试件一致),但脚部件承载力不同,脚部件的构造和受力模式如图3所示。PCW1、PCW2和PCW3试件的脚部件抗拉承载力与RCW试件的边缘构件抗拉承载力之比nt分别为0.6、1.0和1.7。对比PCW1~PCW3试件可研究可更换脚部件强度的影响;对比PCW2和RCW试件可研究装配式RC墙能否实现与现浇RC墙性能等同。其他试件一次性加载至破坏,对于PCW1试件,首先加载至1%位移角,然后更换脚部件并且再次加载至试件破坏,研究装配式RC墙损伤后能否通过更换脚部件,实现性能快速恢复。
图1 现浇RC墙截面尺寸和配筋信息
图2 装配式RC墙截面尺寸和配筋信息
图3 可更换脚部件构造和受力模式
试验结果
(一)带可更换脚部件装配式RC墙破坏模式
图4对比了带不同强度脚部件装配式RC墙的破坏模式和滞回曲线。脚部件强度较小的PCW1和PCW2试件(nt ≤ 1.0),损伤主要集中在脚部件,表现为内嵌钢板受压屈曲和受拉断裂,脚部件的破坏过程如图5所示。而对于脚部件强度较大的PCW3试件(nt = 1.7),试件破坏前脚部件内嵌钢板并未出现屈曲和断裂,而是损伤延伸到非更换区域,如图4(c)。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带可更换脚部件装配式RC墙损伤集中到脚部可更换区域,脚部件的承载力不宜过大,建议与非更换区域边缘构件的抗拉承载力一致。
图4 不同脚部件装配式RC墙破坏模式和滞回曲线
图5 脚部件内嵌钢板受压屈曲和受拉断裂过程
(二)带可更换脚部件装配式RC墙和现浇RC墙对比
图6对比了带可更换脚部件装配式RC墙与现浇RC墙的破坏模式和滞回曲线,可以看出:当可更换脚部件的抗拉承载力与现浇RC墙边缘构件抗拉承载力相等时,基本实现了装配式RC墙与现浇RC墙承载力、刚度和滞回特性等同,且由于装配式RC墙腹板与基础断开,墙体非更换区域的裂缝明显少于现浇RC墙。装配式PCW2试件的峰值承载力比现浇RCW试件高10%,但装配式墙体的变形能力小于现浇墙体。
(a) 现浇RC墙 | (b) 装配式RC墙 | (c) 滞回曲线 |
(三)脚部件更换前/后装配式RC墙受力性能对比
图7对比了脚部件更换前/后装配式RC墙开裂模式和滞回曲线。可以看出:脚部件更换前(θ = 1.0%),墙体未开裂;更换之后,直至加载结束,墙体非更换区域产生了几条细裂缝。更换脚部件削弱了装配式RC墙在0.25%位移角之前的承载力和刚度。当位移角大于0.5%时,更换脚部件对装配式RC墙的承载力、刚度和滞回特性影响很小,如图8所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墙,能够实现更换脚部件后,墙体的受力性能快速恢复。
(a) 更换前,1.0%位移角 | (b) 更换后,最终破坏 | (c) 滞回曲线 |
图7 脚部件更换前/后装配式RC墙受力性能
(a) θ = 0.25% | (b) θ = 0.5% | (c) θ = 0.75% | (d) θ = 1.0% |
抗弯承载力计算
(一)平截面假定校核
图9和10为墙底截面竖向位移和中性轴沿截面高度的分布。可以看出:在弹塑性位移角限值1.0%时,装配式RC墙底截面竖向位移沿截面高度基本成线性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且受压区主要集中在可更换脚部件区域。
图9 墙底截面竖向位移 | 图10 中性轴位置 |
(二)抗弯承载力计算
采用截面分析软件XTRACT计算了4片墙体的抗弯承载力,如图11和表1。可以看出:XTRACT较好地预测了墙体的屈服强度。然而,对于脚部件强度较大的PCW3试件,峰值强度的计算值大于试验值,主要原因是该试件墙体损伤从墙底转移到墙上部非更换区域,未完全发挥底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a) RCW | (b) PCW1, PCW2 and PCW3 |
表1 试验与计算抗弯承载力对比
结论和展望
(1)提出了一种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墙,基本可以实现损伤集中在可更换区域,且承载力、刚度和滞回特性与现浇RC墙相同,损伤的墙体可以通过更换脚部件实现抗震性能快速恢复。
(2)侧向变形时,带可更换脚部件的装配式RC墙底截面竖向位移基本成线性分布,可基于平截面假定计算其屈服和峰值承载力。
(3)本研究仅在墙体层面开展了研究,未来还需解决此类墙体用于整体结构时的系列问题,如墙-墙连接、墙-板连接,整体结构发生不可恢复变形时如何更换脚部件等。
END
程小卫
chengxw@b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