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用现代逻辑诠释《孙子兵法》

1年前浏览1939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但是,如果用现代逻辑来提炼,却又非常简单。战争致胜逻辑其实简单:正在战斗的双方,强者必然战胜弱者。那么,将帅的水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将帅水平体现在:设法在我方有利的时间和地点发生战斗,让胜利自然而然地发生。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不乏“以弱胜强”的战例,否则就不再会有战争了。然而,总体力量的强大,并不意味着在特定事件、特定地点、特定条件下的强大。而战斗的胜败,则决定于战斗发生时的双方战斗力的强弱。

 

好的将帅能诱使、等待敌人出现弱点,而减少、隐藏自己的弱点。这就就会产生“我强敌弱”的瞬间。进一步,好的将帅要善于通过收集信息、周密的推演来发现“我强敌弱”的瞬间;最后,利用强敌弱的瞬间战胜敌人。

 

例如,在1946年前后,粟裕的4万军队与12万国军在苏北对峙。总体上是“敌强我弱”。但是,粟裕抓住了7次机会,每次都用4万人围住国 民 党的一小部分,在战斗的瞬间形成“我强敌弱”的局面。这样,他总共消灭了5万国军,实现了“以弱胜强”。

 

所谓强弱与具体时间、地点有关,是因为战士的士气、体力、参与战斗的人数与时间、地点有关,武器的发挥水平与时间、地点有关,战斗开展的界面与时间、地点有关。“强者战胜弱者”是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却能变幻无穷,至简又至深。

 

“强者战胜弱者”的逻辑首先体现在《谋攻》中。孙子指出:“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倍则攻之,敌则能战之,不若则能逃之”。理解这句话要知道其中的潜台词:双方的其他条件对等。这种条件就像牛顿力学中“光画平面”这样的“理想条件”。只有在“理想条件”下,强弱的指标可以完全用兵力来衡量。‘十倍于敌’是极大的我强敌弱,这种战斗不仅要进行,还要保证完整地进行,而不至于因敌人的逃跑而中断,“十则围之”的目的是使得战斗能够持续下去,尽可能全部消灭敌人。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五倍于敌的时候,敌人仍有逃跑的能力,完全消灭是困难的。这时候合适的做法是冲散敌人,扩大实际战斗的交界面,以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这就是“五则分之”;两倍于敌的时候冲散敌人容易在局部形成敌强我弱,胜算反而会减少,所以战斗的接触面要保持适当,以确保我强敌弱,这是“倍则攻之”的道理。“敌则能战之,不若则能逃之”的意思是要时刻关注战斗的进行情况,进展顺利说明我强敌弱,就可以持续战斗;否则就是敌强我弱,不适合组织战斗,这个时候则需要逃跑,使战斗的条件消失,以保存实力。“理想条件”下双方的强弱是比人数,但是现实战斗很少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

 

孙子兵法的更多内容在讨论“非理想”状态”。当作战的一方在总体上处于弱势时,常常创造出“非理想”状态才能组织有胜算的战斗。明知打不过还要打,是匹夫之勇,是冤大头。什么是非“理想状态”呢?相同的队伍,如果士兵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或急行军几十里、或者刚刚进行了努力的拚杀,士兵的体力就会大大下降,这时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就不能再用简单的人数来衡量强弱了,敌我双方的强弱就会发生暂时性的变化。这样一来,保证我方队伍的粮草和体力,同时消耗敌人的粮草和体力,就为战胜敌人创造了机会。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资源(主要是粮草)的供给很困难,占有资源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这样一来,军事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转化成资源争夺,所以孙子在《作战篇》中主张“因粮于敌”,以保证我方能够长期处于“理想状态”。

 

为了形成以多打少、避免以少打多的局面,必须要研究地利。交通发达的地方,容易集结兵力,兵多将广的一方就容易形成优势;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一旦被围就很难突围,继而空耗粮草、体力,士兵就会慌乱,战斗力就会瓦解,迅速由强变弱;所以,孙子称之为“死地”,军队经过的时候必须迅速离开。如果战场狭窄,双方兵力就难以展开,实际战斗的界面就很小,即使双方投入千军万马,也只有很少的人参与实际战斗, “兵贵胜不贵久”,时间势必拖得很长,战局难免会发生改变,所以强大的一方要避免在这种地方作战,;反之,弱势的一方应该利用这样的地利从事防守。地势也能影响战斗力的强弱,高处容易打击低处,战斗力就会增强。这些思想在《九地》篇中有详细的论证。

 

工具和武器不同,影响战斗力强弱。孙子兵法中的《火攻》,也就是以火为武器来攻击敌人,这是冷兵器时代为数不多的非接触战术方法。类似地,城墙是当时最有效的防御工具之一,有了城墙就可以少战多,所以孙子主张尽可能不要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遇到“我强敌弱”的条件是一种机遇,单独有机遇还不够,还要抓住机遇。怎样抓住机遇?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一个“知”字上。知己相对容易,难的是知彼。对此,孙子兵法谈到了《用间》,就是用间谍去获取敌人的信息。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敌人“避实击虚,因敌制胜”,还要对自己的信息加以保密,要用假信息迷惑敌人,要 出其不意趋其所不意。由于敌我双方的态势瞬息万变,国君和将帅之间的联系又很慢,为了适应信息传递的速度,把握合时的战绩,“将在位军令有所不受”也就变成了很自然的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君臣之间充分的信任。

 

知己知彼强调的是获取信息,有了正确的信息之后还要科学决策才能将信息转化为行动。好的将帅必须能准确计算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直到有必胜把握之后才能实施战斗,否则就要避免战斗。只要能算得清楚,则胜负就是必然的。善为将者,只有在计算完备之后才会动手,这样才能保证胜利;反之,算不清楚就盲目发起战事则是失败的根源。孙子在《行篇》中指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能打胜仗的人是先有胜算再去打仗,而打败仗原因是先打起来再求胜、徒有匹夫之勇。孙子还在《计》中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败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于无算乎?”

 

孙子并不知道“三段论”,但文章的逻辑却非常的严谨,在许多细节上都能体现出来。例如:孙子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为后者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敌我双方都做到“知己知彼”,岂不都要胜利了?在《军行》中孙子进一步阐明“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意思是说,将帅有不被敌人打败的能力,却没有打败敌人的能:敌人能否被打败,要看他是否犯错误。反之,好的将帅只能做到“百战不殆”,而不可能做到“百战百胜”。

 

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质上就是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思想。毛泽东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要造就局部强胜局部弱的态势;“运动战”是有效地集中我方兵力、分散敌人兵力的手段;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我强敌弱的大态势很少出现且稍瞬即逝,只能靠灵活的“游击战”抓住点滴优势来消灭敌人;“主动防御”则是充分利用防御的优势来增加我方的战斗力,更加有效地打击敌人;“人民战争”也是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他资源的方法,这与孙子“因粮于敌”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现在战争也是以强胜弱,只是强弱的衡量方法发生了改变。所谓的强,就是我打你容易,你打我难。人多打 人少是这样、有盔甲打无盔甲是这样、山上的打山下的是这样、吃饱的打俄肚子的是这样、休息好的打劳累的是这样、士气高涨的打士气低落的也是这样。现在有了有坦克装甲,目的是我能躲在装甲背后打你,而你不能打我,有了卫星、雷达、隐形飞机,目的就是让我看到你,而你看不到我,我打你容易,你打我难;有了机械化部队,也就能迅速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战斗。恐 怖 分子为什么能有效打击美军呢?因为恐 怖 分子穿老百姓的服装,美军则穿军装;恐 怖 分子能够认出美军,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而美军认不出恐 怖 分子,纵然强大也找不到打击的对象,就只能等着挨打。所以,在每一个具体的接触面上,恐 怖 分子比美军更强大。

 

看,战争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兵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19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