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数学模型还是颇有缘分的。86年考入浙大数学系,88年喜欢上姜启源老师出版的国内第一本《数学模型》,96年和另一本《数学模型》的作者杨启帆老师一起高考阅卷、非常投缘。97年到宝钢工作,名正言顺地搞起了数学模型。在宝钢,我知道了数学模型是很值钱的高科技。03年,应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Ockendon博士的邀请,去牛津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做了短期的访问学者。
我工作之后发现,实际工作中的数学模型和学术著作上描述的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很少遇到需要全新建模的机会。我们研究的对象,几乎都是有模型的,多数工作都是些小修小补的事。其实,建一个全新的数学模型,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研究和发现。机会少是很自然的。所以,“建模”的能耐很容易成为“屠龙之技”。建模机会少了,水平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有的人觉得能看懂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很牛了、能推导各种算法也很牛。其实,只要是数学系毕业,看懂数学公式、搞个算法都是小菜一碟,没啥了不起的。
对这些观点很多人不理解。搞应用数学的教授往往遇到这样的困惑:从纯数学的角度看,应用数学家搞得东西上不了台面、很小儿科;论文不好发表、晋级也很难。
我曾长期担任过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副会长或常务理事。有次在重庆开常务理事会,我提了一个观点: 现实中的应用数学问题,难点都在“条件不满足的时候怎么办?”。 比如,建一个热传导方程,边界条件和物性参数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再如:计算量大、计算机无法实时运算怎么办? 我的这个观点,受到李大潜院士、郭雷院士新老会长的赞许,会后还让我把观点发在内部通信刊物上。
其实,“条件不满足怎么办?”是技术创新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如果条件都满足了,傻瓜也知道该怎么做、哪里轮得上你去创新? 说起来特别顺溜的道理,走起路来往往有绊子;让外行听着舒服的话,现实中往往走不通。就是因为条件不满足。当然,评委和领导往往好这口、以为讲得清楚就是脑子清楚,却不懂“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我常说,只懂大道理的人做不出事来,就是这个道理。他们不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沟沟坎坎,只会在地图上画行军路线,不掉沟里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