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您喜欢上技术哲学

1年前浏览351

 哲学是帮助我们思考的、不是用来背诵的。哲学在希腊语的原意是“爱智”、是能给人带来智慧的学问。学好哲学的体现,就是它真正地融入到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给三万的车子配了个价值几十万的车牌、在一尘不染的家里放了只肮脏的垃圾桶”——这就叫不均衡。创新的成功,就是找到了更好的性价比。换句话说,创新的目的就是减弱性价比上的不均衡。最近,赵敏先生撰文,谈到两化融合不可偏废,就是反对人为地造成不平衡:这是退步、不是进步。

创新针对的是一个系统。可以是一个元件、一台设备、一条产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人类社会。系统的大小不同,创新的形态就不同。比如革新、发明、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社会形态创新等等。  

 

“不均衡”才有创新的机会:京沪深的IT公司在二线、三线城市开分公司,就是利用了不均衡:劳动力价格不一样。

 

   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封闭系统的“熵”会不断增加,直至趋于均衡。随着时间的推迟,一个系统一般会趋向于均衡。对应的就是创新越来越难。所以,钢铁这样的传统产业创新就难、互联网创新就容易。

   系统理论还告诉我们:开放系统能够引入外部的干扰、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导致  “熵”的减少、出现新的不均衡。  比如,使用ICT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成本降低了、环保的要求加强了,钢铁企业创新的机会就又来了。我讲《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时,强调抓住“条件和需求改变”的机会,就是这个道理。有人预测未来科技90%的科技与ICT技术有关,也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逻辑,我们可以看创新的难度。  

 

第一种创新是“补短板”。也就是对现有的系统进行间进性的改变。“补短板”针对的是现有系统,对想象力的要求弱。但对于封闭系统,越简单的事情改进往往越难——因为改进空间小。所以,从事这种工作对技术本身的要求高、需要工匠精神。而且,钻得深了容易出论文: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数学是用于精细化阶段的。但是,如果我们善于引进外部条件(如传感器),难度会大大降低、机会却会大大增加。我有位老友、全国劳模、曾经是国内发明专利最多的人,他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每周到电子商城转转,看看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以用。这就是他区别与过去靠吃苦耐劳的劳模的地方。  

 

第二种创新是重新设计一个系统。视野肯定要大,发挥空间也大。但是,重新设计的必要性何在?一种原因是基础条件发生太大的变化、系统需要升级,要重新设计;比如,要把火车的内燃机车改成电动的。另外一种原因是主动改变系统外部的环境。比如,原来设计的汽车是针对亿万富翁的,现在要针对中产阶级。新的外部环境不一样,对“平衡”的要求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创新的机会也就来了。所以,发现新的细分市场,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这种创新对多数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大的价值。所谓的“新产品研发”多数是针对这种工作的。但是,“系统设计”是容易被拷贝和山寨的,而要真正做好要花很多代价和时间的。所以,在这个领域,设计师良莠不齐。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就会出现逆淘汰:得胜的都是会抄的人。  

 

第三种是全新的发明。这个对视野和想象力的要求都很高、很难找到创新的规律。但是,一旦有所突破,可能就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要想做成一件事非常难,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还要靠运气。但这类领域比较容易引起人的兴趣:就是因为想象空间太大了。我感觉,现在搞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很热。我感觉大数据还要热一个阶段,就是感觉这个领域很少有人想清楚。很多没搞过创新的人教别人创新,总拿着类问题做例子。在这个领域大忽悠和骗子也特别多。  

 

上面的三种,对创新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中国的创新考核制度却让创新停留在第一种:强调专利和论文。第一种容易出专利、容易出论文。因为主要是针对点上的、小尺度的东西的。我感觉,中国现在继续突破的,是从第一个层级跃升到第二个层级。  

 

第一种与第二种中间隔着一个“设计”。 我在10年前就意识到“自主设计”是创新升级的关键。但是“设计”不容易出专利和论文、又容易搞“山寨”,故而不容易考核、评价。(设计为什么不容易出专利? 这与比较的对象不同有关:局部的改建,比的是过去的特定系统;而设计比的则是所有类似系统。这就好比:就衣服上的新补丁,比新衣服更显眼)。 这样,人才的发展都被考核压制住了。

 

当我看到孩子为了考试,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做“14+9=?” 一类的题目,连休息和玩的时间都没了,就痛恨起来:中国的科技和教育,就是被整天挥舞着“考核”大棒的人给毁了。还有些人,对“有权力挥舞大棒”沾沾自喜。有的地方让科技人员填写年度计划,要求按“半小时为单位”填写。这种为了有权的人管理方便,而难为技术人员的做法,和《人民的名义》中丁市长的低窗口,有什么不同呢?  

 

再回到前面:哲学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思考。我们的考试却把它变成了背诵能力。以至于我们从中学就学哲学,却没几个人懂的。对于智力活动,考核真的是万恶之源。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汽车电子通信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1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