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要奖励好人。领导宣布“好人请举手!”。于是,大家都举起了手。领导很高兴:单位的好人真多啊!但奖励谁呢? 有人出主意:别人推荐才行。于是,领导决定:根据得票多少确定好人。结果:为人凶悍、无人敢惹的张三和亲戚朋友多的李四得票最多。领导发现还是不对劲,就要求用行动来证明。于是,大家纷纷扶老太太过马路。结果,做好事的人太多、老太太不够用。于是,有人花钱雇个老太太,来来回 回地过马路......
我看到科技界的一些调查报告,想到了上面的故事:当一件事请被认为是“好事”,且主要由当事人提供素材时,结果就会失真。
比如,国家要鼓励某个方面的研究或工作,这个方面就会涌现出大量的“专家”。专家多了到底信谁的呢?常常是两种人:一种是权力很大的人、一言九鼎;一种是人缘好、徒子徒孙多、资历老的人。如果强调用实际成果来检验,又会招来一批合作伙伴做吹鼓手。我曾经做过粗略的计算:把我国省部级以上、申报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都拿来,其声称的效益大体与我国GDP的增长相当、甚至可能超过。
古人云:“隔行如隔山”。科技界的问题更是复杂,肤浅的调研根本看不到真相。比如,学术界常抱怨成果转化难、要求政府出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真相往往是“第一公里”就出了问题、研究方向就不对。
科技的造假和浮夸太容易了。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政府层面的鼓励政策都可能演变成新的造假和浮夸。基础的科技就应该由安贫乐道的人来做、想发财的科技人员应该让他的用户(或学生)来评价。国家并不应该给出太多人才帽子和名头,这些都是诱惑造假和浮夸的东西。国家真正要做的,是给喜欢做学问的人创造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个可以静心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