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上海的未来与发展:温故方可知新

1年前浏览534

   最近有报道说,在全国几百个城市中,上海的发展速度大体上处于后10%的范畴。很多人为此焦急。还有很多人为上海失去“互联网时代”而遗憾。其实,从上海近几十年的发展史上看,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要理解上海发展的放缓、预测未来的发展,就要真正理解中国、上海过去是如何发展的。

 

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过程,我有个形象的说法:“拿锄头的农民开上搅拌机”。在这30年里,90%以上的劳动者从依靠体力劳动的传统农业走到了机器生产的非农产业。两个动力支撑这种转变:一方面需要有投资(买得起拖拉机),一方面需要有新的工作岗位。其中,资金来自自身积累和外资,而“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基建则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现在中国的经济总体放缓、进入L型发展通道,就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走到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结束。这就像第一级火箭没有燃料了,必须启动第二级火箭。19BIG的很多论述,背后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把前面这个阶段的成功归结为创新。在我看来,这种观点非常不准确。在技术领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引进和模仿国外技术就就够了,何必去创新?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成功可以归结到“政治优势”:能够保证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土地的统一规划、社会的安定和各地的有序竞争。

 

现在回头说说上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上海的发展也可谓“一波三折”。80年代的上海,曾经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上百年积累起来的“上海品牌”遗失殆尽,大量工厂濒临破产,数百万产业工人下岗。那时别说发展了,维持稳定都难。朱老大上海做领导时,每年城市建设的费用只有6亿。别说新建项目了,维护保养都难。上海当年的困难,比现在大得多。如果说近年上海丢掉了“互联网”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初的上海丢掉很多“百年品牌”也很遗憾啊!但遗憾却也无奈:上海工人的劳动力成本根本没法与江浙的农民工竞争!人的愿望必须服从规律。

 

上海后来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在我看来,上海发展的主力靠的是外资、合资企业和大型国企,而这背后的支撑是上海的文化。上海是个蛮奇怪的地方:很多地方的国企搞不好,而上海却是“还行”:宝钢、上汽、中华卷烟等国有企业,至今都是行业中的领头羊。外企为什么喜欢上海呢?有人说上海是“买办文化”,我不同意。我则认为实质是上海人做事规范、认真、细致! 因为做事规范,国外的投资人才会把进军中国的桥头堡选在上海;因为做事规范,上海的国企才能撑起一片天,而不至于像东北那样大面积“塌方”;因为做事规范,有些做大了的民企才会把总部转移到上海;因为规范,很多人才愿意生活在上海。

 

由于这三类企业相对“给力”,支撑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出资之外,就是上海在土地经济方面领先了一步。特别是外企、合资企业、台企多了,土地就值钱了。当年朱老大顶着政治压力,卖给日本人几百亩土地,赚了几个亿。用这种办法,把低效的土地资源盘活了,拿到了建设上海的钱,才有了今日发达的大上海。

 

上海土地为什么这么值钱?前些年上海有个段子:“市中心住外国人,外环外住上海人”。上海市中心可居住的地方,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大——07年建设高峰的时候,上海内环里面可售的房源只有3000套,而上海大约有1000万户人家。上海有这么多外企高管、台湾商人和江浙富豪,3000套房子随便都可以卖掉。所以,普通市民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很正常。这就是上海房价贵的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上海一直强调的事情似乎并没多大用处:“航运中心”花钱不少、带来的效益有限,给上海的交通添堵、增加污染却很显著。“科创中心”的路走歪了,雷声大雨点小是必然的。“商业中心”的地位随着网购趋于瓦解,而“金融中心”虽有发展,却并不如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进入了“创新”的阶段。这是L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创新,中国才能跳出中等发达陷阱。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上海又一次遇到挑战了,深圳、杭州和北京走在了前头。北京的地位特殊、资源太多,权且不表。而深圳和杭州成为领头雁的原因,都是有创新的基因:奋斗的精神。我30年前在浙大读书时,听省经委的一位领导说:浙江省农民人均4分土地、人均资源在国内垫底,不奋斗怎么行呢?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是需要吃苦、甚至以命相搏的。上海没法和杭州、深圳比,就像富人家的孩子没法和穷人家的孩子比吃苦耐劳。

 

今年上海的GDP已经达到3万亿元,人均接近2万美元,大约是日本的一半。经济落差小了,外企的拉动力减弱了,上海只能靠自己来发展了。可以算一下:如果每年保持7%的发展速度(上海计划6.5%),上海人均GDP可以在10年左右的时间追上日本。但是,人均GDP追上日本需要与之相当的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才行。如果找不到发展的手段,这个增长率就一定是不可持续的。

 

我曾发文认为:上海可以通过优质服务、靠品牌求发展。尽管如此,上海也已经绕不过“创新”这道门槛了。但由于前面讲到的原因,上海的创新必须与深圳、杭州错位竞争才行、不能比谁能吃苦。如何错位呢?我认为:还是应该借助上海做事规范、细致的传统,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我们知道:美国人是最擅长创新的、经济发达并且讲规矩。所以,在创新的高级阶段,规范与创新并不矛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做事规范与“以人为本”、上海的“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让规范的文化促进创新。

 

其实,“以人为本”、“先进文化”并不抽象:华为、阿里和谷歌比比,就知道差别在什么地方了。“以人为本”就是让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才干、在快乐工作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而不像某些IT公司那样靠“2+5”、“白加黑”,靠压榨劳动力、牺牲青春和家庭幸福来求生存。既然谷歌在美国能够做到,为什么就不能在上海做到?我看上海的某些互联网公司,就比BAT做得好。

 

要实现这种改变,上海恐怕还要经历一次像90年代那样的阵痛、才能凤凰磐涅。


但是,这次被迫改变的恐怕不是普通市民,而是各类科技管理者。我曾经多次论述,科技管理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创新的发展,是上海科技发展的短板。最近,上海组织了一次智能制造的“专家论坛”。在我看来,这个论坛改叫“领导论坛”似乎更合适。有的人一开口就说外行话,却想当然地就把自己当成专家了。从企业层面看,笑话就更多了:某企业搞研发改革,让科技人员在年初填好计划、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考核。现在,这些计划被员工称为“假账本”,而政策的制定者却依然洋洋自得、认为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科研管理的这样一个现状,怎么能带领上海走向创新的新时代呢?其实,上海官方媒体上谈创新的文章,都透着一股腐朽的霉味。


但问题是:官员老爷们却总是灯下黑、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创新搞不好,总是从技术人员那里找原因。他们出台的政策跑不出激励就是鞭策,实际上却捆着创新者手脚。故而任何政策总是跑不出“宽严皆误”的怪圈。他们就是不去想想:自己制定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如何束缚科技人员创新的;也不去想想,自己该如何服务科技工作。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想不到去改进,科技管理就停滞不前、官僚习气越来越严重。这才是最可怕的。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有问题就有机遇。如果上海能率先改变这种现状、在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上保持领先,在创新时代引领全国的机会还是有的。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农业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