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创新,我就会强调技术经济性。常有朋友问:高科技不计成本,要考虑经济性吗?经济性算不清楚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很好,也是实际中经常遇到的。
在我看来,所有创新项目都要谈技术经济性。技术的经济价值可能算不清楚、成本也不一定很重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技术经济性的追求。现实中对技术经济性的追求可以简化成两件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首先是做正确的事。事情正确了才有价值。
为此,不能把技术“不可行”的事情作为目标。做不能成功的事情,就是浪费社会资源、就不具备技术经济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会有几种病态的例外:一种是盲目服从领导命令,明知领导错了也要做、甚至还违心地强调领导英明。对这些人来说,做事不是目的,让领导开心才是目的。事实上,这些人是彰领导之恶。还有一种就是为了骗钱:目的就是拿到经费,而不是把事情做成。第三种才是愚蠢:既缺乏经验,又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调研,就盲目去做。他们的理由一般是: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啊!其实是:明白人知道“没希望”,但他却以为只是“有风险”。
其次,要选择经济性更好的项目。在创新完成之前,我们可能不知道项目的具体价值有多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办法考虑经济性。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做比较、看有没有必要性更好的项目去做?如果容易找到更好的项目,则这个项目的经济性就不好。
比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看看有没有需求更强、市场更大、价值更大、风险更小、成本更低、难度更低的项目。任何人和组织能掌控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创业也应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前研一曾经说:善于创新的企业,往往是先有了很多想法,(经过选择后)再去做;不善于创新的企业,往往是有了想法就去做。很多人选错了项目,源自思维不开阔、点子太少。而本质是思维的懒惰和盲目自信。
“正确地做事”也是涉及到经济性。
当我们选择技术线路的时候,做事效率更高,是经济性好;做事的成本更低,是经济性好;产品质量好、技术稳定性好、安全性好,都是经济性好;技术路径的风险更小,是经济型好;用途更大更多,也是经济性好。
经济性好的做法,就是性价比高。20年前我做一个项目时,需要采购一台特殊的扫描仪。供货商给出两个方案:800DPI和 400DPI。有人建议我选800PI的,因为分辨率更高。而我认为:对于我们要做的事情,200DPI就够用了。而800DPI的设备需要两个镜头对焦,稳定性反而更差。所以,就选了更便宜、稳定性更好的400DPI设备。
与之相反,有些人做创新“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关心某个项目有没有用到先进技术,而不管这些昂贵的花销,是不是带来价值。例如,有些人做项目时,明明可以用安全、稳定、便宜的有线通信,却偏偏选择无线通信、还要选择5G!;明明人做更合适的事情,偏偏要用机器人来做。这就是所谓“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做创新的文化,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某个技术热门就去选择;不能急于蹭热点、追先进。这些做法是与技术经济性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总之,我强调技术经济性,就是在选择项目和线路时,认真优化一下。技术经济性好的项目,会有一种“美”的感觉:任何改动都会显得有些不妥:多一分就多了,少一分就少了。类似《文心雕龙》所言:“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至其密”。这种用心体现出来的“美”,显示的是认真和智慧,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与之相反,现在总有人拿些缺乏经济性的 “世界先进”、“行业首创”丢人现眼。用到的所谓新技术,在这些项目中往往是画蛇添足、表现出来的是丑陋和愚蠢。
在科技界遍地大忽悠的年代,明白这一点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