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现实的智能化:勿以善小而不为

1年前浏览203

今天中午和几位朋友聚会,谈到一个问题:有人总是犯各种低级错误,应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低级错误首先是人的问题。不负责任的人,你是没有办法让他不犯错的。这样的人,在国企还特别多。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能谈到方法 论问题。

 

但是,到了今天,还可以用智能化的办法解决问题:

 

去开发一个软件,监控数据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不正常,就去检查一下,看哪里出了问题。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团队负责人和大家一起,把过去犯的错误整理一下,最好举一反三,争取给“不正常”下一个定义。当然,这样的软件是需要不断维护的。如果有可能,可以派一个专门的人来维护。

 

谈到这里,一位曾经在上海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的朋友说:他们公司过去就搞过这样一个系统,非常有效、也深受欢迎。

 

我的这个想法,其实来源于对工业智能的理解。如对报警的智能管理、对PID参数的实时智能判定等。在我看来,这些都属于智能化的范畴。也就是说,智能化要把杂碎的小事管起来。

 

很多人眼里的智能化,是高度的自动化,是无人车间、是机器人,是一大堆让人看了炫目的设备。所以,当人们看到美国一家著名的智能钢厂时,心里就嘀咕:这好像没啥东西啊?然而,正是这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企业,人均产钢量却是其他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两倍左右。

 

这家企业的劳动效率为什么会这么高呢?因为很多机器帮助人做了很多杂事。每一件事都不起眼,但加在一起就把人类的工作降下来了,劳动效率和响应速度也显著提升了。

 

其实,在现代化企业中,常规的工作往往就是由机器来做了。人做的就是一些杂事、小事。只有把这些事情交给机器去做,人类的劳动效率才能提高。智能化的很多工作,就是要把这样的一些小事交给机器去做。

 

何老多次讲到,智能化要融入到PDCA的过程中。日本的IVRA模型,也是强调PDCA的持续改进。这些都是把一件件小事交给器及其去做、把知识沉淀到计算机里面去。做智能化,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积跬步可至千里”。

 

于是,又回到了我常说的道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是支撑持续改进的阶梯。通过这个阶梯,把数字化转型这一“登天”的工作,转化为一步步持续改进这种“登山”的工作。让持续改进、持续知识沉淀变得更加容易,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更好。

 

为什么要一步步地走? 因为工业的特点就是这样的。真正的一流企业,都是这样半步半步逐步领先的。不要总是想着怎么做些惊天动地的大动作,现实往往是在无声无息中把技术推向现代化。也不要总指望像40年前建设宝钢那样,一下子从国外引进一个先进的不得了的技术。过去的引进模式,今后恐怕越来越少了。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机器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4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