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书、做报告的时候,经常感觉自己在逻辑上有点混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逻辑。后来意识到: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感兴趣、有体会的内容。如果有些内容属于人云亦云、没有特殊的体会,感觉说的都是废话,我就不喜欢写了。这就导致逻辑上似乎缺乏一些东西,不系统、不全面。
对创新和数字化就经常这样。
比如,讲创新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们可能会犯的错误,进一步分析人们容易犯错的原因。从而发现创新中各种“幸存者偏差”以及对应的认识误区。也就是说:我对“错误”的兴趣大于对“正确”的兴趣。
比如,我把创新的风险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经济失败。根据文献分析,国外多数创新项目失败于经济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愿意出钱的用户太少,最终项目失败。用户不愿意出钱的原因,往往是用户觉得产品的价格(成本)太高,不值得买。这种失败往往是因为对市场的评估不到位。
第二种是技术失败。失败往往是技术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性能稳定性问题、设计合理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研发和设计环节出了问题,属于技术或制造问题。国内外的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失败往往是因为工程技术或管理能力不足。
第三种失败是原理失败。例如,对用户使用技术的场景认识不到位,功能设计有问题;对技术困难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关键的困难和场景等。这种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的常识、纸上谈兵。
我发现:国外的创新研究者,主要针对第一种失败。但是,这种问题在国内并不是特别重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原始创新就少。对国内企业来说,跟随性技术(或延长线式的创新)为主,主要是第二种失败;真正的创新,往往是第三种失败。第二种失败,是因为企业的工程和管理能力弱(华为等个别企业除外);第三种失败则是因为缺乏创新的常识。
我讲创新主要针对第二、第三种失败,而不是第一种失败。讲第二种的时候,本质是要强调创新要与功能和管理能力结合在一起,要摈弃“小作坊”科研的做法;讲第三种的时候是强调要懂得企业创新的常识,不要把理论研究的思想用在企业创新上。第一种失败在我国其实不是主流,国外的研究也已经很多了、而我自己的体会并不多。所以,我很少写这方面的东西。
但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失败,往往是犯了常识性错误。这些常识性的错误原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常常发生呢?人们的思维和认识方式一定有什么问题。这些违反常识的东西,为什么具有普遍性?文化、传统和制度上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原因的深挖,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特别喜欢写的问题。
安司长曾经说:片面的东西可能会给人以启发。
为什么呢?有许多理论和方法,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有作用的。有些“片面”的东西可能来自于现实的实践、是某些阶段的部分实践的真实体现;与偏离当前实际水平的空头理论相比,更容易给人以启发。
我们往往喜欢评价大人物、有钱人的成败。但现实中,我们连成为大人物、有钱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成败,对我们会有多少启发呢?
我们更应该研究的,是身边那些和你差不多的人为什么成功了、又为什么失败了。我研究创新、研究数字化,往往更关系人们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我奇怪地发现:我国的许多知名大专家、大领导,也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所以,我更喜欢谈常识、喜欢分析常识性错误产生的原因。我的《知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