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典型应用场景
当我们做纯流体仿真的结果后处理时,经常会使用流线streamline功能用于分析流体的流动特性,如图2所示。流线以拉格朗日法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在追踪无质量的细小颗粒,颗粒运动完全依赖于流场运动。
图2 流体仿真的流线后处理
图3 有质量颗粒的运动特性
图4 颗粒质量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颗粒控制方程为:
在不考虑颗粒质量情况下,颗粒速度等于流场速度,即:
而在考虑颗粒质量时,颗粒速度不等于流场速度,即:
其中曳力通常为最大的力,因此在接下来的算例中主要讨论曳力的影响。
图5 颗粒受力示意图
不同曳力模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Fluent、STAR-CCM+以及VirtualFlow均提供不同的曳力模型供用户选择。以下模型根据横风颗粒算例中颗粒属性选取,但受限于不同软件植入了不同的曳力模型,无法进行同种曳力模型不同软件的对比。另外,在实际工程算例计算中,往往需要计算大量的颗粒,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需要选取一个通用模型。
Fluent曳力模型
VirtualFlow采用了Clift-Gauvin曳力模型,其表达式为:
图6 横风颗粒算例计算域与边界信息
其它相关设定如下:
• 瞬态仿真
• 单相耦合
• 仅考虑曳力影响
• k-epsilon湍流模型
• 气相为空气属性
• 颗粒为油滴属性
• 颗粒直径0.5mm
Fluent、STAR-CCM+及VirtualFlow三款软件对单个油滴颗粒在横风作用下的运动轨迹的预测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软件预测结果
可以看出,对单个油滴颗粒在横风作用下的运动轨迹的预测,不同软件预测结果整体趋势相同,但颗粒轨迹横向偏移不同。其中,VirtualFlow预测的颗粒轨迹横向偏移最少,STAR-CCM+结果较大,Fluent结果介于两者之间。计算偏差主要源自颗粒曳力模型选取的不同。曳力模型及其他相关受力模型的选取要综合考虑流场属性,颗粒与流场耦合作用等多方面决定,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校核,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仿真的准确性。
本篇作为拉格朗日颗粒追踪方法的介绍篇,希望先帮助大家建立一个初步认知。曳力模型对比部分由于缺乏试验对标数据,未作结论性总结,下次有机会再做定量对比分析,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