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射频工程师的无奈之二

1年前浏览212

射频工程师的无奈中讲,射频指标可能会受数字硬件部分的影响。

但是,因为整机系统是软硬件结合,所以在调试过程中,软件同事的一个不小心,也会让射频工程师吃点苦头。

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李工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李工又在实验室奋战。李工的板子上出现一个杂散,他正在找杂散的来源。


板上的射频部分很简单的,滤波器加上放大器,然后就到集成的射频收发芯片中了。


难道是射频收发芯片本身产生了杂散,但是这是大厂出品,理论上出问题的概率极小。

而且在其他项目上也用过这款芯片,并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啊。


因为射频收发芯片高度集中,所以李工能做的事情相对有限。

李工设置不同的工作频率,发现杂散依然在同一个频率处屹立不倒,而且功率始终都不小。


李工坐在那,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感觉会不会不是来自射频以外的部分呢。

于是,李工就去找FPGA同事。

李工想问一下,程序中都用了哪些时钟。得到答案后,把那些时钟来了个频率组合,发现频率还能对得上。


那说明,有很大可能性是FPGA那部分引起的。

于是,李工就又去找FPGA同事,问,能不能协助排查一下,毕竟,这个时钟杂散的功率有些异常的高。


同事说,我这没问题的,参考以前的程序改的。而且时钟都是要用到的,也不能去掉。我无能为力。


人和人的自信心真的是差很多的。

李工就是个自信心弱爆的人,只要别人说,李工啊,你这可能有问题啊。李工心里就直打哆嗦,就算已经验证千百遍,肯定还会再去确认一下。

但是,李工经常碰到软件同事是自信心爆棚的。在你没定位到我的问题之前,那就都不是我的问题,都是你硬件的问题。不管你咋说,反正我是不会和你一起去排查的,多费时间啊。


李工无奈,只能回到实验室桌子前,拿起了调试神器———开口电缆。


李工打开PCB版图,对照着原理图,开始用开口电缆测试每一个FPGA留出来的焊盘。


当李工测试到FPGA留的测试点上时,李工的心头涌起又怒又喜的情绪。

喜的是,杂散的源头终于给找着了。

怒的是,问题的制造者都不愿提供帮助。


在那个测试点上,源源不断的输出着和杂散同频的规律信号。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李工再次找到软件同事。

软件同事这次打开了程序,对着一查,发现测试管脚的输出忘关了。


李工很想发顿脾气,不是因为同事犯的这个错误,而是在这个错误定位之前,凭啥就能如此自信。关键是为啥自己没有那个自信呢?


来源:加油射频工程师
芯片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03
最近编辑:1年前
加油射频工程师
分享所学知识
获赞 266粉丝 98文章 608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