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大江大河,静水流深——我赋予“质量评审”的高价值

2年前浏览2074

最近又做了几次评审,涉及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及传统的嵌入式多种类型的模块,有感觉比较顺畅、可以让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有发挥空间的地方,也有感觉难以入手、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问的地方……趁热打铁,简单写一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1

一个值得尊敬的评审员应该是什么样的?


评审员要想获得业务的认可和尊重,首先,必须要展示出你对业务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看到点上的眼力和说到点上的嘴力。


对业务的理解能够让你和项目成员用“行话”交流,说“行话”是获得技术人员尊重的首要条件,不然,肯定是嘴上“您好”,心里“骂娘”。比如,ASIL怎么读,MISRA怎么读,外行一开口就会露底。


怎么能找到“点”,很考验评审员的能力和经验。除了一些技术性或专业性知识,多数“点”就是那些“坑”,你挖过“坑”,填过“坑”,才会知道“坑”在哪里,一个优秀的评审员非常需要实际的业务经验,如果你有非常丰富的“忽悠”评审员或甲方的经验,你“反忽悠”的水平自然也是首屈一指的。


评审员主要靠嘴来说,所以嘴力很重要,你要能说明白话、说完整话、说严谨话、说总结话,不说废话、不说车轱辘话、不说没根据的话


此外,尽管被评审方出于对审核出来的问题项的反感,多数会对评审员报以一定的尊重,但评审员自身切莫居高临下、装专家、充大头,谦逊、不卑不亢是评审员的基本素养,当你经验越丰富,也会越发现自己视野和知识的局限性。


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碰到对方擅长的领域,也是自讨没趣。


评审员的水平上不封顶,但如若能做到以上列举的部分,也足够获得对方的基本尊重了。


2

评审员的“主心骨”——逻辑


还是想提“逻辑”这个词,专业不够,只能逻辑来凑。


从概念上,逻辑的内涵极为广泛,但我们日常的感觉上,如果评价一个人逻辑好,基本上是这个人说话能抓住重点、简洁、有条理、易理解。


对于评审而言,基本要做到以下这几点


1) 以Checklist作为框架,不要太自由发散;


2)一件事情不要重复提及,让对方反复解释;


3) 把控节奏,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评你想评的,问你想问的;


4) 跑题不可避免,但要记住跑之前在聊什么,及时回来;


5)对于 同样的信息,要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处印证;


6) 关注PDCA,关注闭环,关注输入输出;


7) 提前做准备,梳理思路,特别是经验不丰富时,甚至开场、暖场、收尾的话都可以提前串好。


《金字塔原理》里描述了比较实用的思维模型,可以参考。


3

发问有什么技巧?


从形式上,评审也就是发问、回答、记录这几个环节。


由此可见,发问是开端,也是评审员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发问是非常见功力的。


有些粗浅的技巧可供参考,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新手评审员经常忽略的,忘记关注回答者是什么角色,面对项目经理就不要问代码结构,面对程序员就不要问商务决策……否则,不是得到不准确的答案,就是重复问询,显得你思维混乱。


还有个很关键的是,获取信息要问开放式问题,要让对方多讲,尽量让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而确认信息可以在你精炼总结后问封闭式问题,提高效率。


比如,让对方简单介绍一下模型代码的交付过程,在他回答的过程中,交流你的关注点,而如果问“你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吗?“、“代码是基于模型生成的吗?“、”是用某某软件吗?、“是你完成相应Code Review吗”……对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你只能得到你认为的局限的信息,甚至当你问题本身偏颇时,会引导对方回答出错误的信息。


不过,评审员需要偶尔来确认你的理解是否准确,有时候被评审方会讲得很多,讲原因,讲原理,讲思路,你可能需要适当打断,来从他的表达里提炼出你所需要的,然后总结后用封闭式问题确认。


比如,对方一直在讲,由于外部因素,导致我们时间压力很大,但我们通过很多方式,经过很多人,严格地评定了此次的交付风险,风险很小……套话和空话居多,你就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测试是不是还没做完?”、“是不是项目经理根据经验‘拍脑袋’觉得问题不大?”、“风险很小的意思是不是指邮件发出后无人反馈有风险?”。


4

评审就是快速走一遍业务流


我们经常说业务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一个好的评审就是要快速走一遍业务流,干流要顺着业务流跑过去看一下,支流要确认实际工作有流过去,具体状态可以抽查,毕竟人家一个项目少则几个月,多则好几年,你半天一天时间无法覆盖那么全面。


这里面的流有两方面:一是对方是否确实走过,是否切切实实做了这部分工作,他们走得是不是顺畅;二是你是否有能力走过去看看,你走得是不是顺畅,这需要我们没有知识漏洞,需要我们不容易被忽悠。


“流”,我们更多是在说普遍的全面,一定程度的“深”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需要向上汇报时,汇报需要言之有物,要具体,要直观,所以技术细节层面的情况也要适当挖掘。


怎么“深”呢?就是所谓多想一步,多卷一步。


比如,第一步识别出某部分测试未完成,第二步去找到哪些未完成,第三步去分析未完成的原因,第四步去明确未完成的影响,第五步去想想如何解决,第六步再思考下后续改善的方法……卷到山穷水尽,卷到海枯石烂。


当然,对于这么多步骤,从评审的角度,未必是你该关心的,但从整个业务过程来看,这些东西都需要去关注的。


5

写在最后


评审很容易,明哲保身,应付交差,多数没太大压力;


评审也很难,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都需要你有深厚的积累和积极的态度。


当然,大江大河,静水流深,对于评审这一手段或工作类型,我们可以期望既要、又要、还要,但不要太过期待可以、应该、马上。


“期望”是一个理性的指引目标,是对“摸鱼”小伙伴说的,事情可以做做好;“期待”是你以为容易或应该达到这个目标的执念,是对“卷王”小伙伴说的,不要想用铁钻头打磨细瓷器。



       

 
来源:汽车软件质量
自动驾驶物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0-11
最近编辑:2年前
Bruce Yang
签名征集中
获赞 0粉丝 6文章 48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