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的高压线缆,是承载电流的主要部分。如果说搭接部分的连接器或铜、铝排,是产品载流能力的瓶颈点,那么,线缆是决定整体系统载流能力的基础部件。目前行业应用的主要是铜线缆,基于成本和轻量化目标,铝线缆也开始广泛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全面评估线缆的载流能力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铜线缆,铝线缆,温升,载流能力,测试
高压大电流系统设计到一个关键问题点:热安全。线缆作为能量载体,是高压电气连接系统的主要部分,探讨和研究线缆在各种电流及分布方式下的热性能(包括热评估和热安全),是当下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能源系统的应用环境恶劣,如高温、强腐蚀、震动等环境因素导致线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的换热效果不明显。若高压线束出现破损,导致电缆内部导芯电阻增加,则充电时的线束温度进一步提高。
因能量密度大,空间窄小,极易造成过热甚至起火损毁的重大安全问题。高压大电流系统的热性能和热安全最终会转化成为新能源汽车或其他高能量体系的安全问题。
对于线缆的载流能力,线缆供应商会提供对应的载流温升数据,但基本上只有固定几个电流的温升数据。使用方如果想了解全面的载流能力数据,需要自己做大量的温升实验,才能得到齐全的数据。
我们采用CAE技术建立通电条件下的电缆传热模型。并根据对应的实验结果来验证和修正CAE仿真模型和算法,最终找到与实验结果高度相符的线缆温升载流仿真方法和流程,需要做相应的实验以佐证电缆传热模型的可靠性。
2、 线缆载流能力(温升)测试方法及结果
线缆的温升测试,基本是根据以下两个标准:USCAR-2-2013 5.3.3和GB/T 11918.1-2014.22。
图3 95mm^2线缆载流(温升)测试结果
通电条件下电缆传热分析模型。可做如下假设:
(2) 导芯和绝缘层内存在沿径向的一维导热,且导芯和绝缘层之间的接触热阻可忽略;
仅考虑绝缘层的径向导热,不考虑轴向导热
(a)方式A连线 (b)方式B连线
在CAE仿真中,我们采用ANSYS的电热耦合模块,真实模拟测试情况,将线缆当做一个圆柱形整体。对线缆施加对应的电流和散热条件(载荷:电流;边界条件: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最终计算出不同电流下的温升结果。
方式B:两端两根135mm^2 cable(1.1m长),中间一根1.5m长的测试规格线缆。
4、线缆温升仿真结果
50mm^2铜线缆的仿真模型采用的方式A连线。其最终的载流仿真数据:200A电流温升26.2°,250A电流温升40.94°,300A电流温升58.95°,350A电流温升82.2°。跟测试对比,误差率在1%以内。
(a)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表 (b)仿真温升结果
图6 50mm^2线缆温升仿真结果(方式A连线)
95mm^2铜线缆的仿真模型采用的方式B连线。其最终的载流仿真数据:300A电流温升22.7°,350A电流温升30.91°,400A电流温升40.38°,450A电流温升51.10°,500A电流温升63.10°。跟测试对比,只有350A和450A载流时误差较大(6%~7%),其他载流情况下误差率在2%以内。
图7 95mm^2线缆温升仿真结果(方式B连线)
(1) 方法A与方法B测试出来的温升数据基本一致;
(2) 采用方法A和方法B仿真出来的温升数据基本一致;
(a)线缆温升图1 (b)线缆De-Rating Curve
(1) 采用测试或者仿真方式都可进行线缆的载流能力评估;
(2) 同等截面积下,铝线的载流能力基本是铜线的80%;
(3) 同样的载流能力下,铝线的质量基本是铜线的45%;
(4) 此方法皆是单根线缆自然对流条件下,未考虑复合布线情况;
(5) 在一定载流条件下,线缆随时间而发生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仿真方式模拟评估;
(a)95mm^2铜/铝线缆载流能力对比 (b)58mm^2铜/铝线缆载流能力对比
赠送课程相关模型及资料,另外赠送答疑专栏服务和订阅用户技术交流,后续可围绕用户问题组织不定期的加餐直播。
理工科院校机械类研究生及教师
从事机械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