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主办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布《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规模稳定增加,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30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 。2012年到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 万亿元增长到 26.6 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 3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 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 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39.19万亿和37.4 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 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工业领域企业有 73家入围,比 2012 年增加了 28 家。
李毅中强调,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企业是主体,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一致。企业要把“双碳”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置于全国和行业大局之中,落实到负责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工业领域中,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是重点。
“十三五”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具体情况
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化 推动经济包容增长
实现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对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不断强化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要素约束,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瞄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工业设计等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健全标准、政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工业大数据发展与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
《报告》预测,“十四五”时期,中国总体上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资源能源消费还将有一定增长,人民群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应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按照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绿色新动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将绿色变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底色。
经济包容性增长是寻求经济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消费潜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外向型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畅通国内大循环。
推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有针对性地培育新型智能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优质企业培育,支持大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专业化发展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中国制造竞争力持续增强,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成套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5G、智能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逐步部署,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断提高。
《报告》显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引导数据中心向高技术、高效能、低排放“两高一低”方向发展。2020 年,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构建,高质量外网连接超过 18万家工业企业。标识解析体系“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100 家,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全面建成。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对工业领域来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实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16%,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下降 20% 以上。
《报告》透露,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抓好顶层设计,将制定发布《“十四五”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强化工业节能增效,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将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汽车行业绿色制造工程,制定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