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概念内涵的变迁

3年前浏览1467

        我们现在常用的很多概念和思想,其实在若干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技术发展了、内涵发展了,而许多名词却没有改变。我个人不太喜欢用新的名词,但喜欢研究概念内涵的变化。


        比如,智能制造就不是新的概念。智能制造内涵是什么呢?我发现,在工业企业里面的定位,往往是管控融合。但问题是:管控融合也不是新名词了。所有,我们还是要研究内涵:现在的机会和重点又在哪里呢?


        管控融合是什么?简单地说,认为是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差不多就是工业4.0说的纵向集成。这时,人们会发现:在一些先进的企业里,纵向集成早就不是新鲜事了。比如,最高层的计算机给出合同的生产计划,在制造执行层完成排产并与技术标准对应,然后在下达到控制系统。而控制系统的部分信息(执行结果)会返回到制造执行甚至计划管理。这不就是信息集成吗、不就是管控融合吗?


        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觉得,要看清过去和现在的差异,可以找到一个视角:不同时间周期的信息的融合。


        我们知道,高层管理计算机主要是人来决策,响应速度慢。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是几个礼拜。相关的工作可以在白天上班的时候完成。制造执行层的响应速度,典型的响应速度是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这类系统,出了问题要尽快处理,往往需要有人24小时值班。


        而控制层的执行速度往往是秒级、毫秒级,是自动化系统而不是人决策执行的。正常的指令信息从上往下是按照计划走的,只要在执行前把相关的数据准备好就可以了。


        这个逻辑在正常执行时没有问题。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指令向下传递的时候,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比如,产品的工艺或质量出了问题、不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怎么办?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改变生产工艺、生产计划、甚至重新设计质量要求。谁来处理呢?传统上多数问题是人来处理的。但人的处理往往不是实时的,可能要等到管理者上班,甚至几个部门讨论后再决定。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系统中,信息从上层传到下层时,马上可以执行、响应速度快;但下层把执行情况反馈给上层时,就不是马上可以执行了,响应速度就慢了。但是,在理想的智能化时代,下层向上传的问题也可以由计算机或人机结合马上处理,响应速度就快了。这种情况下,管理与控制的融合就更加有效了。


        智能制造常常被翻译成“Smart Manufacture”,关键就是响应快。这应该算是智能制造的一个视角吧?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智慧+其他工艺理论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3-25
最近编辑:3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108粉丝 21598文章 3547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