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给牛津学生做报告

3年前浏览1683

上月底,牛津中国学联邀我在网上做场报告。开始时,我把这当成很普通的事情:简单地准备了一下,在纸上列了个提纲。讲课当天的下午,才想到搞个PPT。和普通网课一样,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就开讲了。听课的学生也不多,不到100人。如果说有特殊点的话,就是网络特别不好,中间断了很多次,让我感到有点不爽。

但讲完以后,意外却发生了。

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地发过来了,我根本没有时间一一回答。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又有了满屏的新问题,只能回答最新的一个。我讲过上万人的网课,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课程结束后,有同学把他的听课笔记发过来:记得认认真真、密密麻麻,认真程度让我吃惊。后来,主持会议的同学把当时的留言都发给我,足足有200多行。

这时,我想起了孟子的一个观点: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君子的一大乐事。“英才”有什么特点呢?我想: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问题多。

这让我想起5年前的另外一次报告。当时,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王院长邀请我去讲课。讲完以后,学生们不断抢着提问题。在我的印象中,那次回答学生提问的时间很长,直到必须吃饭了。最后,王老师拿起话筒说:由于时间关系,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提问的活跃程度,确实与听众有关。回忆起来,我的母校浙江大学,学生提问也比较踊跃,但活跃程度似乎差了一点。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但争抢话筒的程度就低了。档次再低点的学校,往往需要主持人鼓励,才会有人提问。再差一点的学校,没有人提问。最糟糕的情况是:连听课质量都无法保证了,估计学生们盼着赶紧讲完结束。更尴尬的是:我到北方某城市的国企讲课。讲到一半休息时,主持人偷偷对我讲:能不能换种讲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这与讲课的风格和内容有关。

我讲课有个特点:重在思考问题的逻辑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我发现:对于那些让我困惑的问题,几乎都要回归问题的本源,用最基本的常识来思考问题。从常识出发的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有的地方领导甚至直接对我说:多讲些案例吧,给有的人讲“道理”时,也会有些人昏昏欲睡。

其实,从学生时期我就发现:学生有两种。一种学生的学习的是“具体内容”。这些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就请老师讲解,听明白了也就结束了。还有一种学生学的是“学习方法”:他们并不满足于题目的答案,而是会问自己: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可以说,这种学生做题目,是用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我发现后一种学生往往才能成为现实中的学霸。

我个人特别反对儿子上奥数的培训班。我的理由就是:数教给孩子的是具体题目,却难以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个人也觉得:不能引发反思的课程,是不值得花时间的。但遗憾的是:现在的校外培训班往往就是这样。

牛津、清华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的年轻人。他们获取知识时,不会满足于具体的知识或答案。他们往往更关心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逻辑,更关心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深入到内心、成为自然的习惯。所以,如果听到的不是具体问题的答案,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时,他们就乐于接受。

十多年前,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时,我曾给同事讲“数学模型”,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讲的。讲完以后,多数人反应平平,只有一位北大毕业的博士同事非常激动地找到我:我困惑多年的问题,今天明白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讲课必须讲给有困惑的人听。没有困惑的人,对思维方式没有兴趣。

听课时,人们往往喜欢听案例。我也发现:案例对提高讲课效果非常有用:案例可以用来证明逻辑和观点,好的案例可以让课程生动活泼、便于理解。但有些人喜欢案例的原因,是希望直接告诉他们具体的做法、直接拷贝就行了。但遗憾的是:工业的个性化太强,能直接复制的案例太少了。几乎是所有的案例都很难直接拷贝。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伟大的创新。凡是创新的过程,就没有可以直接拷贝的做法,就要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我讲数字化转型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观点:“投胎很重要”。意思就是说,某些流行的方法和做法往往只适合某些地方、某些行业、某些企业,不能照抄照搬。做数字化转型不怕知识不够:知识不够的话,可以学习;怕的是不爱思考:不爱思考的话,只能做东施效颦的傻丫头。

创新者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只学习具体知识、不学习如何思维是没有办法成为创新强国的。中国的教育,不改革不行了。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理论科普创新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3-26
最近编辑:3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228粉丝 21737文章 3589课程 22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