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智能决策的三个层次

3年前浏览2595

智能化的本质作用是优化决策的质量和速度,但并不等于完全依靠机器决策。而决策优化的依据不仅依赖高级算法,更是依靠信息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增强。但我们可以从决策主体的角度来划分智能化技术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人来决策。

 

决策的主体是人,但信息感知和执行是通过网络下达。这时,ICT技术的作用,是拓展了人的感知和执行能力,让人有了“千里眼和长手臂”。利用这种做法,人类可以远离工作条件艰苦的生产现场;有利于岗位的集约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并提升协同能力。还有助于利用好远程的专家资源、有助于高层管理者了解生产实际,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AR、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都有发力的空间,可以让专家可以更加直观地获得信息,决策更加容易。

 

第二个层次是辅助决策。

 

就是我经常说的“小秘书的智能”:计算机提醒人们发现异常或者需要关注的事件或异常,做出科学决策。比如:排烟温度过高了、设备报警没及时处理、要为下工序准备了等等。发现事件和异常,往往是通过“对标”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对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标准化:什么样的烟气温度是正常的、报警必须多长时间必须处理、什么情况下需要为下工序准备。另外,有些比预料中更好的事情,也是需要关注的:比如某次生产的能耗更低、效率更高。计算机能够捕捉这些事件,可以为持续改进做准备。所以,在数字化时代,PDCA可以做得更好。

 

“小秘书的智能”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记录问题的能力比人更强。比如,通过数据,计算机可以针对成千上万台设备,发现秒级、毫秒级的问题,记录完整、及时且不出错。用这种本事,管理者可以轻松地管理好成千上万的团队。

 

从技术上讲,这种智能完成了计算机“从感知到认知”的变化。也就是从基本的传感器信息(如温度)转化为具有业务含义的信息(排烟温度过高)。这样的智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AI是其中的新技术之一。这样的“智能”也是需要人类专家的知识的:该关注什么问题、用什么数据关注,就是专家知识。数字化往往只是让专家的知识更加准确、并便于计算机执行。

 

30年前我读本科时,用于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就很热。但这种技术却没有发展起来。在我看来,“专家系统”过度重视了推理的复杂性、希望在逻辑推理方面比人类专家更强。但复杂的逻辑推理在工业中并不是特别常见,当年的专家系统往往变成了屠龙之技。而现在的做法,则是利用了计算机快速响应、快速决策、少出错等优势。应用场景多得多。

 

第三个层次是机器自动决策。

 

这种决策,经常是我说的“吴淑珍式的智能”。也就是通过ICT技术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再利用软件化、数字化的简单的知识做出决策。所谓简单的知识,就是人类容易说清楚的决策逻辑、是人类专家的提供的。

 

对于这种提法,很多人奇怪的是:人们研究了多年的模型算法(如最优控制、热传导方程)就不用了吗?显然不是,些无法测量的东西,需要用模型算出来。但在我看来,不是“不用”而是“被用”。也就是说,这些算法往往不是成败的关键。企业的关键知识,来自企业的业务专家,关键是要把他们的知识数字化。现在,掌握模型和控制算法知识的人不少,对具体问题来说,这些知识往往不是瓶颈。

 

这类智能在算法上的麻烦是误差修正。我在前面的文章讲到:大系统的误差是难以避免的,系统运行久了偏差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些误差和偏差,经常会超出人们的容忍程度。

 

修订这些偏差,往往是最令算法人员最头疼的问题。这些方法,要把数据和理论公式结合在一起。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模型的算法就不准确。或者投运的时候准确,用久了就不准确了。所谓“用得久了”,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自动决策的智能往往是最难的。原因是:机器决策时,对算法的安全、稳定、可靠性要求很高,执行时出不得半点差错。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让人来保驾护航,干预甚至终止算法。这会让技术难度大大降低,但自动化程度会下降,现场的满意度也会下降。


要实现这些层次,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平台。是支持上述三类工作的工具平台工具解决的,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实现这些想法和思路时,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提升稳定性和性、便于管理的问题。本质是在智能化技术落地的过程中,提高生产力水平。

  

我把算法分成三个层次问题的原因,是想提醒某些同志:不要只想着业务上网这类最简单的事情。业务上网、机器换人这些事情,傻子都能想到,还要什么领导的智慧?  如果是别人做什么你跟着做什么,只是靠钱多、人多、口气大,永远只能是技术跟随。


智能化时代有很多事情要做。引领世界不是靠口号,而是要眼光和行动。若干年后,缺乏眼光的领导会发现:你喊了多年口号,国外却默默耕耘了很多年,比我们先进很多。那么,现在吹下的牛怎么办?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人工智能智慧+理论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1-16
最近编辑:3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098粉丝 21561文章 3539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