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仿真模拟
[相变传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包括液态向固态的凝固、气态向液态的凝结、固态向气态的升华以及液态向气态的汽化等。
热流Es | 供稿
小苏 | 编辑
赵佳乐 | 审核
多孔介质相变传热
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是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共同空间,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一种组合体],没有固体骨架的那部分空间叫做孔隙,由液体或气体或气液两相共同占有,相对于其中一相来说,其他相都弥散在其中,并以固相为固体骨架,构成空隙空间的某些空洞相互连通。
多孔介质内的流体以渗流方式运动,研究渗流力学涉及的多孔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理论就成为渗流力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多孔介质的主要物理特征是空隙尺寸极其微小,比表面积数值很大。多孔介质内的微小空隙可能是互相连通的,也可能是部分连通、部分不连通的。
图1a. 多孔介质材料
相变传热
相变传热的特征主要包括工质比体积变化较大和汽化潜热。在相变过程中,工质的体积会经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物质状态从液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变为液态时,体积的巨大差异所导致的。此外,相变传热还伴随着汽化潜热的释放或吸收,这是相变材料在状态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大量热量。
相变传热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建筑隔热和电子散热中。在建筑领域,相变材料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空调和供暖的需求。在电子设备中,相变材料用于散热片,帮助管理高温,保护电子元件不受过热损害。
图1b. 相变传热应用设备
物理场建模
多孔介质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计算过程需设置多孔介质材料的孔隙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为保证结果准确性,材料参数从相关论文资料及现有实验数据中获取,如图3所示。
图2. 几何模型
图3. 材料参数
物理场边界条件
多孔介质传热边界条件
(1)多孔介质设置多孔基体和流体材料;
(2)流体材料设置相变材料,设置相变潜热、相变指示器以及相变前后冰与水的材料参数;
(3)多孔介质初始温度263.15K;
(4)左侧边界设置温度边界,温度数值取283.15K;
(5)其余边界设置热绝缘。
图4. 物理场边界条件
根据有限元法求解原理,网格剖分越精细,计算结果求解越准确。数值计算前通过网格划分对模型计算区域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过程采用四面体网格对多孔介质模型进行划分,具体网格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计算网格
结果展示
采用瞬态全耦合求解器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多孔介质温度、等温线及相变特性分布,所选截线温度和相变特性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6. 不同时刻多孔介质温度分布
图7. 不同时刻多孔介质等温线分布
图8. 不同时刻多孔介质相指示器分布
图9. 不同时刻所选截线温度分布
图10. 不同时刻所选截线相指示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