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劈开CAD国产化迷雾的一个钥匙

1月前浏览234



人类有两个能力,一个是好奇心,善于发现。一个就是懒惰,善于遗忘。
短视,小气,抠搜,怪异,这是工业软件给人最不好的历史印象。
这个不干,那个去买,有几个是自己的?没有鞋底,怎么跑五公里。红军二万五千里,也要有个草鞋底!
目光如豆,表里不一,抓不住本质。认识不足,总以为还有机会。有些企业是不想抓!(因为目前根本没人想干大事,只想慢慢搞企业)
简单的才是最重要的
无情造就无知,无畏成全勇者。路子错了,成本会超标。
不认真就算了,事实会让国产软件认真。
没被骂过的软件,不是国产软件。
一个不尊重技术的公司,怎么可能开发出高技术的软件?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软件开发,落后与否,只是一个表象。中国不是不可以开发出最先进的软件系统。而是什么时候开发出来。这句话也是废话,就像每个人都有终点,只是什么时候达到终点而已。



那些工业软件,谁再把自己包装成怪异的,傲慢的,让人不敢靠近,趁早嗝屁得了,没人愿意把自己也弄成变态。本来机械这个行业就不得过,再搞成怪异的,非人类的品相,更加不得人心。毕竟没人会自己找罪受!贴合人类正常思维习惯,不好吗?非得搞成张牙舞爪,面目狰狞才代表一流,趁早哪凉快哪待着去。红袖添香,再怎么萎缩,也好过抱着机床撸铁来得强!前者还有人性,后者根本不在人类概念里。人性的回归,才是技术传续的基础。又脏又累,各种反人类。有人愿意学才怪了!猥琐也是人性,就怕非人类的变态。


人数太多,利益不够分,变数就在眼前。名不符实了!一盆水撒了,还可以用拖把拖了。一条河水决了堤,还可以挡挡,顶多多些人罢了。天上下冰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没辙!


中国的国产工业软件也好,国产系统也罢,永远脱离不了上层社会难以根治的劣根性。脱离基础,脱离群众,脱离初心。本来中国的软件人才很多,可惜的是,在这20年,被各种硬件买办,软件套壳,行业倾轧,城门失火,消磨的太多了。



《大国的坎》这本书出来的有点晚,不过这种书一旦普及,那么,新的贪 污队伍又建立起来了。有些学者/专家的文章,隔靴搔痒,洗 脑文。你想想这么大的事情,是一个学者能够左右的吗!如果做个历史回顾或者国外软件历史学术,恐怕远比这个要贴合实际。说到人才培养的资金问题没有?如果没有,就是不及格。人才没培养出来,就想着分钱了!不能说这本书说错了,而是核心没有描述出来,心志不坚者没法吸收,反而容易被恐吓住。学术腐 败,教育腐 败,技术领域的独裁,学阀财阀,这些问题敢说吗?不敢说,又有什么用!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出去了,卡脖子还是会发生。


工业软件,只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二进制或者其他进制的数据格式,另一个就是解释这个数据格式的算法。脱离这两点,工业软件就没法存在。其他的技术,只是基于这两个核心的次生开发和繁衍算法。其他的什么概念,只是一种新生,或者一种新旧交替的矛盾,或者是时间赋予本体的一种沉淀而已。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买办,套壳,OEM,借用,开源,等等,只是小孩过家家。永远接触不到核心部分。

上海交大何援军教授:算法,又称黑盒子,就是将一种数据转換成另一种数据。


我看到了。国内很多企业招聘应用工程师要求,具体能够干这事,只有一些大企业的技术团队,并非个人,这是定向测试单元,非个人用户。当然个人用户强到一定地步也可以,问题是,有必要吗?
说句实话,哪天中国有自己成熟的CAD中性格式,中国的工业软件才真正站起来。这不是笑话,这是大实话。
IGES格式最应该淘汰,iges不是不行,是因为欧美自己挖的坑,没办法填平而已。一开始欧美就用数据格式限制其他软件企业发展。后来因为软件迭代,技术转化,这个历史上的坑成了大家共有的坑。本来这些坑是给我们的,后来大家发展起来了,变成大家的了,谁也躲不掉。本来iges可以成为最成熟的格式。因为大家互相挖坑,到最后坑到处都是。没法填了!就这样,X_T就成了必须要开放的格式,这本来就是Parasolid自己的内部格式。
step是美国军方的专用格式,所以通用step格式,混乱是可以理解的。
挖坑的年代,谁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谁也没想到量子计算机和AI智能。本来是禁脔,现在成了鸡肋。



为什么国内会出现对国外主流CAD软件的比较?


比来比去的,总想找个最强大的,最好的软件,殊不知软件后面的那双手和那个脑袋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国内的都是盗版,换一个也很容易简单,要是每个软件都是正版,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看还有没有人比来比去的。Solidworks之所以强,强就强在工程图。工程图这玩意比其他软件好的不是一点半点。Solidworks简单易学不假,但Creo、UG NX也并不是很难学,曲面UG NX比Creo强,Pro/E(Creo)强的是模具电子产品,弱的是二维制图加工,UG强的是曲面和辅助加工,因为现在UG是西门子公司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大部分都是西门子的。说到强大,现在来说应该是Catia。因为那些软件不是中国的,或者说,跟我们没太紧密的关系,不是自己人。还有一点,我们其实可以以这些软件为起点,而不是目标点。



本质上讲,欧美软件的老祖宗,是英国牛津大学。UG NX采用数据库驱动,也就是系统论。AutoCAD是算法解析模式,也就是机器论。一个是系统,属于发散性思维。一种是工具论。属于精度思维。不见得哪个更先进。也他们是双胞胎,一个娘养的。也就是尧创那种和AutoCAD那种。尧创就是先给个结果,再给个选择题。AutoCAD就是先给选择题,你自己找结果。一个是算法遍历,一个是结果遍历,区别不大。



国内目前是四脚白,到处跑。哪个好,靠哪个。今天系统论站上风,就跑系统论那边。明天工具论实用,就跑工具论那边。钱学森老先生要还在,一拐杖会打翻一桌人。欧美惧怕中国,原因就在于,他们发现,自己几百年发展出来的机械文明,中国几十年就破解了。OCC只不过是欧美软件的测试工具而已。别想得那么高大上。就像门卫,有票能进,没票走远点,当初欧美就是用数据格式挤压中国这种后进力量。美其名曰,开源。就一破门岗,推土机推平了。这种机构,一般背后都有欧美的情报部门做背书。



有人会问:“国内,那么多高学历的人,抄袭个软件,有那么难吗?”
当一个人抄袭别人的东西,就会屏蔽了自己的创造力,再加上抄袭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就像一个文豪给普通文章修改,框架已经限制,格调太低,怎么修改都没用。除非破而后立。
国内一些研发人员相轻,跟文人相轻类似。没有内核的软件和公司就是这样,因为一群傻 逼管着另一群傻 逼。
西门子2007年收购了UG,总部都倒腾去美帝了,等于把自己纳入了美国的体系。
很多中小企业根本看不上国产软件,鱼目混珠太多了。
一方面,国外软件,国内用户并不适应。一方面,国产oem让国内企业感到深深的恶意。一个想原创和原创不了,这跟OEM不是同一概念。
在软件领域,OEM除了能够降低一点正版费用之外,毫无意义。因为正版能力也就一般。OEM更不行。如果有一个CAD/CAM能力强的软件,不需要综合能力多,大家就会直接转向这个软件。这是工业软件不争的事实。不是名气大就行。要实际能力。CATIA名气大,很多人就是不用,因为没必要。



如果UG出专门的建模分模版本,或许会更多人喜欢,这就是工业软件必须专业。OEM版本实际上不如盗版,因为上限已经卡死了。



达索Solidworks最大的问题,就是单向发展,局部稳定。实际上,SW更像是为另外一个软件进行补充,而开发的软件。而不是直接面向工程和设计用户的软件。SW要不是背靠达索,也是烂摊子。有人背书和没人撑腰不一样。



自从SolidEdge被OEM以及售卖源代码开始,SW就已经面临死亡。(SE是ug的试验田,SW是微软和达索的试验田)OEM一旦普及,那么就代表这种模式,将会成为普遍模式,将会很多人采用。但是不再是oem。而是软件领域,融合加速。而云平台的出现,又进一步加速SW模式的死亡周期,云平台实际上是SW模式的强化模式。本质上,是软件脱离系统,进行源代码融合。这时候,OEM体现的就是软件的泡沫化,不断低端复 制,而未能实现自身进化。仅仅实现功能的强化,却不能实现整个体系的进化。软件有两个痛点。一个是内容的丰富。一个是体系的建设。SW就是丰富内容,但是疏忽了体系的建设。就像是在一台电脑上,不断安装网络游戏。实际上,只是增加内存和显卡而已。处理器和系统层面没有任何改变。本质上,这台电脑,还是这台电脑。如果,这台电脑要完成实质性的转变,要么改变系统,要么改变处理器的指令集。要么两者都改变。实际上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收购源代码,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收购有个前提。我们自己的认知层度在哪个位置。如果仅仅是修修补补,还能用三年。那么,这种收购,完全就是无用功。
很多二开公司,就是算法不重要,结果不重要,我要的才重要,老毛子也是这么想的。打个比方,一个做乘法,一个做除法。老毛子一看,我都要。中国一看,你们我都要。资本主义最大的好处就是,足够逍遥自在。钱给足了,搞出来就行。共产主义最大的好处,就是小钱办大事,斤斤计较。贪腐不可避免。



中望3D如果出专门的CAM版本,强化CAM能力,或许实际市场能力会远超现在。中望三维云CAD也发布了,目前在完善中。。。
华天软件SINOVATION强在回弹补偿,模面精细化,专业性强。CrownCAD之所以发展平稳,就是梅敬成博士知道1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CAD软件,就像搞数学的,解决一个旧的问题,就会炸开来更多新的问题,钻牛角尖的领域。华天云CAD:CrownCAD对个人完全免费,降低学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



如果数码大方CAXA实体设计把参数化能力往CAM上多分配一些。我相信,大方也会有更多人愿意使用。 CAXA电子图板国内二维实力较强。。。。



软件,不是体积大就行。主要看能力和专业方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很多软件,对功能所产生的结果,缺乏辨识度。这样实际上,就是功能失去控制。这也是造成国产软件,难以理解的一个原因。因为我们开发一个功能,总想实现一个目标能力。但是这个功能不排斥其他结果的可能性,这就尴尬了。必须增加备选解,以供选择。
对于有些顽固不化的软件,说了很多遍了,不听话。只能默声不说不做,让它自然死亡。
CAM领域跟CAD不同,经验算法才是根本。只要在实践过程中实事求是,突破就在一瞬间。CAM软件只要谁提出一个算法雏形,开放了。大家就会完善这个算法。一旦找到完善这个算法的办法。那么这个办法就能用到其他算法上。CAM软件的算法重用率非常高。这是CAD永远比不上的。一法通,百法通。cam还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大致分为有限加工模式和无限加工模式。三四轴以下,是有限加工模式。多轴是无限加工模式。很多在三四轴很难加工的零件,一旦到多轴上,算法反而变得简单了。三四轴很难搞的算法,一旦跑到多轴上,就变得很简单。算法变量要想固定很难,但是要在变量里选个适合的变量就相对轻松。
建议皇冠云CrownCAD CAM模块参考一下edgecam,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我建议参考edgecam。这可以算是国际车铣复合领域的标杆。国际上最厉害的车铣多轴软件是topsolid,但是topsolid是垄断性软件,基本在CAD/CAM领域,有很多垄断技术。能够参考UG/NX, edgecam,topsolid基本上就是抓住目前乃至将来20年的国内市场份额。UG NX唯一可以值得表扬的就是后处理模块,edgecam是专业的cam软件,topsolid代表着目前很多高新技术在软件领域的应用。至少目前为止,云CAD已经做到相对成熟,期待云CAD跟cam结合。



国内千机智能CAM:UltraCAM,目前主要面向叶轮加工,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有人说国内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实际什么都不中,软件硬件互相扯皮罢了!千机CAM如果没有车铣复合模块,这个软件就会有很大问题,十年内没有什么多大的潜力。因为很多车加工算法才是铣加工的雏形和框架,这算是最好的原石,只有把车加工搞好,铣加工才能高效稳定先进。这句话可以适用20年,20年后,这句话可以改变一下。车加工是铣加工的基础,车加工,到最后就是万象车加工,这是多轴定位加工的基础算法。凡是工艺熟练的加工模块才是真正的好软件,这是20年后的定论。如果车加工模块不行,那么后处理模块也有缺陷,工艺布局就不成体系。还有一个,线切割模块也是基础算法之一,这些算法可以与那些硬件系统厂家合作。通用CAM软件,必须对标头部CAM软件(edgecam在车铣复合这块,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车加工国际第一,铣加工国际一流,多轴国际第三。模块化,工艺链条国际第一,参考edgecam ,mastercam。可以不蒸馒头,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叶轮等曲面高速切削问题。机械这一块,就像打靶,需要量的积累。神枪 手都是靠子弹喂出来的,当然,千机能把苏锡常这边的机床企业配套搞好,也是一种成就。目前国际市场上,能把车加工模块搞好的软件并不多。多参考欧洲软件,少对标美国软件,框架很重要,要是对标日本,纯粹找屎。就像CAXA二维车模块,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十年。就那个大方数控车。把所有的车刀图形形成刀具库,才需要多少体积?几十兆而已。二维的更小。五分钟的操作,硬生生搞成半小时。caxa数控车不出来还好,出来了,原来的观望者也直接放弃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起码的一条,国内软件企业有几个,走访一线提需求。有多少人,下过基层与那些基层工程师沟通过的?这么简单的办法,没人用!为嘛没人践行!
UG NX对培训点比较亲和,没人会抛弃一个几十年有清晰的延续性的软件。技术不能得到积累和传播,技术就不能成为技术,那叫秘术!
说句实话,汉芯事件,老百姓和行业内的人,一开始更倾向于假冒伪劣产品,但是所有人都不说。大家都知道汉芯是造假的,可是没办法,就是有人为其背书。
很多技术是买不来的,就像道德经只会产生在中国,儒家也只会产生在中国,诸子百家也只会产生在中国。熟读历史,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的人,绝对不会认为系统可以开源拿来,芯片可以仿造。这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结晶。不是说拿来就能拿来。
国内很多拿开源OCC简单开发,顶多就是技术应用。没有独创性,就没有独立生存的可能性。就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唯一能够解释的事情,就是欧洲想搞个生产链条。期望高科技普及化。降低科技迭代成本。迭代成本是软件发展的障碍。那怎么解决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软件技术普及化。这就是chatgpt开发的另一个初端。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解决软件技术普及化的只有中国。因为软件技术需要一定人口基数和随之而来的人才基数作为基础。
如果解释中国这几十年,用一句话总结,中国是世界人才出口大国。这既是人口红利,也是和平红利。不值得赞扬和标榜。因为,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却能出口,只能说自己底子薄。人才数量足够,却不能出口,只能说,科技树点歪了。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软件领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的软件,一旦因为实体技术变革,该软件就回消亡。如果实体技术发展不足,该软件过于先进,也解决不了问题。软件有软件的天生不足,就是必须依赖实体发展。实体可以慢慢等,软件却等不起。发展落后和发展超前都没有好结果。落后没人要。超前就会被收购,被冷藏。
国内工业软件按照欧美软件流程建设,初期是合理的,因为没有能力。但是中后期就不行。因为中国的技术垄断不可能形成欧美那种类型。技术隔离,是欧美的必须,不是我们的必须。相反,很多技术隔离一旦打破,有利我们。反而不利他们。科技造假,只有在完整的检验环境下才能原形毕露。高科技,只形成孤品,这个高科技,名存实亡。只有普及后,才具有生命力和传播价值。去掉这两点,高科技就不算高科技。高科技存在两种,理论上成立的高科技,一种已经普及的高科技。
中国自己的核心科技要掌握和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没有自己掌控的核心技术永远不会超越别国!买来的“核心”永远不是自己的,别人一断“货”就干瞪眼,而产生被玩弄的无奈与气愤。以后在买别国的先进技术品时一定两手:一是自己研发,二才是买(引进先进技术)。自己研发出来了,也要适量引进才能融合,对比技术的高低含量,才不会被卡脖子。
很多人说国内没有多少MCAD软件人才,我看实际情况并不是。
三维建模引擎研发:梅敬成博士,鄂维南院士,杨周旺教授,何援军教授,约束求解器:陈立平教授 CAM引擎:宁涛副教授等等。
国内工业软件专家:
(1)上海交大教授何援军,强在,数据解析。主要搞几何计算的,研究几何奇异的,数据也搞,是快刀手的存在。(白玉兰CAD作者)
(2)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立平,强在参数化方面,主要成就有约束求解器CBA,MWORKS/Modelica和直接建模技术。(几何约束求解器CBA作者)
(3)华云三维CEO梅敬成博士,强在功能逻辑,数学逻辑(数学算法)。主要成就:CAD曲线曲面,回弹补偿,OCC内核和达索内核,自主可控三维建模内核DGM以及约束求解器DCS。(CrownCAD,ThinkDesign回弹补偿)
(4)精雕SurfCAM曲面模块科学家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涛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几何造型理论与技术,基于平面向量场理论实现了曲面求交算法,提出了用优化方法和微分几何理论解决NURBS曲面曲面拼接问题,提出了保形曲线插值算法、实现了扫成曲面造型技术,提出了面向数控加工的曲面光顺方法。基于以上算法实现了曲线曲面库,已应用于北京精雕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股份公司的应用系统。
(5)大雄CAD:廖正雄
(6)九韶内核:杨周旺,鄂维南
何教授,强在,数据解析。 陈教授,强在参数化方面。梅博士,强在功能逻辑,数学逻辑。何教授连接理论实践,正好横贯数学软件的三个层面。
CAD软件参数化越来越严重。何教授可以跟陈教授和梅博士形成铁三角。这个具有历史意义,远大于实际战术意义。
我们的优势在于,国内统筹规划优于世界。这样就能发挥国内集中发展的优势。
国内需要有一款能够追赶媲美ASCON(C3D)和PTC(CREO)的求解器,才能为内核的开发创造条件!
如果国内软件公司要开辟新天地,关键核心组件就不要采用外来技术。
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必须市场带技术,试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国产工业软件易用性这块还需提升,国内跨行业工业软件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大多是IT人员主导,使用人员参与度太低,导致软件逻辑混乱,使用困难,无法推广。
国产软件最大的弊病就是不会养客户!教学免费视频都不出!那么你就没有客户基础!没有市场份额!怎么能打败那些国外的软件?技术行,没庞大的用户群,什么都白搭!
国产工业软件,需要研发和用户互动。确实得通过消费者来验证软件,消费者很刁钻,民间有很多高手,更能发现软件存在的不足,能够帮助完善软件。有些私企,国企作风,喜欢所谓整合资源,自己做管理者,自己做太累。自己不愿意亲自下场,那活该就掌握不了核心技术。
有知识的人更应该有责任,工业软件造假,是没有知识的人能做的出来的吗?没有知识他根本不知道要加什么东西,要怎么混过检测。
讨论NX,Catia好还是Creo好,意义大吗?都是国外的。中国软件打国外软件,屁 股不能坐歪了。只有被伤透心,才会铭记敌人的优劣势。



来源:山涧果子
通用航空航天电子其他软件CATIAUGSolidWorks芯片Creo理论MCAD控制试验数控模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15
最近编辑:1月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国产CAD软件核心技术自主率有多少?

国产CAD软件,发展不起来,问题出在哪?有人说:不在技术,在资本和市场。我认为技术不行,谁给你投资。没有技术,市场都不会有。一个连群众基础都没有的软件,你去跟他们谈觉悟,脑子进水了!中国不是没有国产软件,就是上上下下不给国产软件机会,而且用市场作为接口封堵真正的国产软件。国内没有国有通用数据格式,是目前最大的缺陷。国内软件企业要争气,不争馒头!中国不是没有国产软件。是开发出来雏形后,没有大量的人才进行体系完善,这是以前的问题,现在是成长不起来(有竞争潜力,而无足够竞争实力)。中国一开始也是认为达到俄罗斯就行了。问题是,这种情况在战争时期根本不够用。中国现在很多软件,把从无到有,搞到极限,也搞成极端。2010年是个重要节点,本来这个十年,如果国内集中力量,开发类似欧克特AutoCAD的体系和内核,或许现在就已经重获新生了。问题是,现在还在考虑什么参数化和同步建模技术,这些技术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怎么优化和重建体系,反而成了目前欧美软件企业的首先考量。而国内还是有大多数企业,在考虑怎么争馒头。求解器,内核,架构,端口,数据库,数据格式还是2010年的样子,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国产CAD软件核心技术自主率包括:(1)几何建模引擎 (2)几何约束求解器 (3)引用算法库 (4)引用数据库 (5)开源技术引用率 (6)中性数据格式 (7)渲染引擎 (8)生产过程率中国有完全自主的三维几何建模引擎和几何约束求解器吗?开发国产三维CAD有多少人被吓破胆,你是三十年大佬?达索CATIA 约束求解器CDS(CONSTRAINT DESIGN SOLVER )俄罗斯工业软件国产化策略,对我们有何现实意义?CAD几何约束求解器2022国内现在每年拿出100亿搞工业软件,一点压力都没有。足以支撑十几家软件公司吃饱喝足。拿出500亿,搞工业软件体系,可以支撑50家企业大踏步发展。搞的什么呀!所有公司加起来还不如山大华天一家公司搞的好,反正我是想不明白,究竟在搞什么。数据格式,没见到。数据库,没见到。架构,也没见到。几何约束求解器,还是陈立平的老团队在搞。 所以,国产化很难。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人,可以成为大师级别。随着软件和硬件兼容越来越快,软件再不强化自主性,将来就很难掌握自身命运(参考人工智能chatgpt)。如果哪一天,民用软件和军方融合在一起,你就知道什么是快刀。国产软件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面向国际,一次是深化内功。这两次没了,第三次就一点基础都没有。因为软件必须要有定位,开发必须有灵魂,行业必须有长远宏观考虑,否则一切理论研究都是浮云。工业软件很多根技术就是农业种子问题,就像农业,种子越多,就敢试错。种子不够多,就不敢大手大脚。有些种子可以种在平原上,有些种子可以种在沙漠里。原来我们的种子被欧美限制,现在我们要从种子入手,想在哪里种就在哪里种。标准抓在手里。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计算机从原来的办公+娱乐,变为可以工作,可以办公,可以娱乐,可以上天,可以下海,可以飞出地球,可以装到机床上。标准是个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无处不在的东西。欧美标准把我们的计算机创新能力限制了,我们要突破。(注释:2022年12月,由广东省数字化学会牵头,50+家DISA联盟成员单位/社会高校联合参与的DISA联盟《三维CAD模型轻量化格式》、《三维CAD数据模型和格式》团体标准,经广东省数字化学会常务理事会研讨、审查,批准通过,于2022年11月22日正式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告立项。)国产化,就是打造国产标准体系。重建国产生态。歼10和飞豹战斗机的作用,就是让国产战斗力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华为搞体系建设和根工具,也是为了实现计算机国产自主,从最开始的0,到后面的1,再到后面的无数个0,都是自主的。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有了标准,我们就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看别人脸色。别人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想不卖就不卖。国产CAD自主开发核心基础组件,后续不会累,代码屎山才累。就像烤榴莲,捧着,不敢吃。鼻子闻着难受,张嘴又有味道。国内的老板对于国产货,可是有一种执着。宁愿少抽一包华子,都得买回来。我经常看到国内老板,只要国产软件真国产,哪怕比国外软件落后一点,也会照价购买。而且会多买一份。这是他们说的话。最后,他们说,人老了,等不起了。每次都被骗,每次都上当。每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有差距,大家都知道,都能理解,不能开空头支票。有些企业一点也不低调,龙芯之前10多年开发CPU每年几千万,说什么了吗?精神硬才能技术硬,为谁做技术,动力在哪!欧美软件,背后是整个欧美财阀权阀。中国的软件背后,是各地的投资者,不能比。不过华为入局了,数码大方,中望软件,浩辰软件,华天软件。。。也走来了一.国内厂家1.数码大方对于二维CAD:CAXA电子图板,DWG读取/编辑来源于ODA,自主率最高的一款国产二维CAD,核心技术自主率98%注释:“二维CAD软件两项行业标准DWG数据标准及ARX二次开发标准均由国外企业欧特克制定、更新与维护,行业内企业普遍通过ODA技术授权兼容欧特克的DWG数据标准。”对于三维CAD:CAXA实体设计,CAXA实体设计国外叫IRONCAD,IronCAD是CAXA的联盟成员,技术上基于源代码合作。2004年数码大方收购美国三维创新协同(IRONCAD),CAXA实体设计目前采用Parasolid和ACIS+自主MEAG Kernel三内核。约束求解器采用西门子DCM,数据交换格式采用达索子公司Spatial InterOp,渲染引擎采用Techsoft3d HOOPS,核心技术自主率不足20%。CAXA 3D 2023版突破了超过20万个零件的大装配设计技术、模型轻量化处理和显示技术以及实时渲染技术等。CAXA电子图板主要用户,机械领域。CAXA实体设计,主要是非标自动化设备。(整体来说,三维CAD,CAXA实体设计国内生产过程率最高)注释:生产过程率:就是软件实际的生产过程能力,这玩意,不代表实际占有率。(很多软件盗版太多)CAXA MEGA Kernel是否能单独支撑起CAXA实体设计商用,并未经过大规模用户测试。数码大方官方宣称:“中设数字基于CAXA MEGA Kernel开发的建筑BIM设计软件:马良XCUBE”。小道消息,听说,中设数字完成课题用的是CAXA MEGA Kernel自研部分,但是由于还不成熟,市场化的时候没有用(马良XCUBE:Parasolid和ACIS)。BIM本身要求不高,但是马良XCUBE是造型软件,要求很高,相对来说能造出来一些复杂造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国家推行这种国产化的软件肯定是有必要的,就像当年造原子弹,必须得有,可以不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外断供。 个人感觉现在CAXA MEGA Kernel的技术还没有国外的产品成熟,还得不断的去创造。对于MEGA Kernel新内核,需要接受偶尔的崩溃,以及持续的资源投入,要是真能沉下心来搞,也就不会有卡脖子这种说法了!物欲横流的社会,物欲横流的人!CAXA学院派作风,不接地气。说句心里话,大家保持观望态度,已经很给面子了。毕竟软件不能长期发展,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caxa后处理不稳定,已经被人吐槽20年了。自己的破解都不能干好,还能干什么。所以国内很多软件,都是用于示范性操作,比如搞个装配,这是情怀作怪。没有这,caxa谁知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caxa。偏偏这些我们国产的软件,一没资金,二没靠山,三没共情心理,说了不做,做了不改。有些软件提意见,已经很多年了,观察了五年,不见好,就删了。直到2020年,才有信心去接受他。很不容易的。2.中望软件对于二维CAD:中望CAD,ITC+ODA+自研,国产软件数据交换D多在ODA基础上,也有基于ITC魔改,不断研发迭代,研发出自己的2D CAD软件,如中望软件源自IntelliCAD,但目前底层代码的重复率已经非常低。由于未脱离ITC,核心技术自主率50%。对于三维CAD:中望3D,三维建模引擎自主Overdrive,约束求解器西门子DCM,数据交换格式达索子公司Spatial InterOp,数据库:SQLite,渲染引擎:OpenGL深开,中望cam基于hsm camworks 等所采用的模块,中望3D结构仿真目前使用法国Computing Objects公司CAE软件库:CM2 FEM和 CM2 MeshTools组件,核心技术自主率不足60%。中望3D跨越 CAD 和 CAM 领域,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产品设计方式。中望3D就是个缩水版的ug+sw+ce+solidcam,比如那个随意调整建模顺序的功能,在sw里就有。把那个线,往前一拉。中望3D还借鉴了PTC基准面功能,以及坐标系操作记录。还有一个原因,ZW3D的特征树,借鉴了欧洲软件的图层,比如图层+集 合的概念,把草图,曲面,实体,等分开,进一步为装配的大内存做铺垫,这就避免出现UG的装配弊端,UG装配的弊端就是操作繁琐,不够迅速,这就较好地利用SW的装配思路,避免,自由建模与参数建模,之后的装配的各种冲突,这个对于非国产系统和硬件兼容上的问题,这为后来的大方向,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选择空间,这个很重要。这就避免CE的基础代码不能有效改变模式的弊端,这也为传统建模软件必须调整建模窗口的弊端,有效减少基础代码的体积,也尽力减少开发冲突,提高稳定性,减少售后成本。中望的内核架构较为松散。目前优化空间很大。但是面临内核和求解器不匹配的问题。中望3D 2023X完成了拉伸到体的功能。如果需要完善,还得好几年。不过目前,还要解决抽壳和布尔的问题!中望3D,现在还可以,主要还是要解决数据格式缺失带来的布尔运算和一些缓存运算问题。但是,中望3D完成中低难度建模完全没有问题。中望除了几何求解器、数据库、数据格式,其余没什么大问题。甚至我还要公开表扬中望。中望3D的操作难度是所有软件里最简单的,数码大方CAXA实体设计比中望3D难操作好几倍。Solidworks的操作难度,是中望3D的三倍。UG/NX的操作难度主要体现在草图和坐标系上,creo的操作难度主要是鼠标操作上,华天SINOVATION的操作都比国外软件简单。按照中望现在的影响力,去跟国家要投资,一点问题都没有,乘着这个节点,开辟新项目(BIM,悟空计划),不是挺好的选择吗?中望3D,选择对标欧美软件,是学生做得好,没有突破老师的局限。要敢想。软件就是定义规则并实现规则。这是国内学生最大的病根。将来软件硬件之间的门槛非常低。人才是互相流动的。而中望仅仅为了迎合市场开发功能,是可以理解的。必须要生存吗。但因为历史原因,基础不牢,标准不具备,方向性扭曲,这些才是目前必须扭转的。基础理论应用的薄弱,会造成不稳定。软件开发本来就具有单一聚散性,这样各种问题就变得尖锐起来。软件没有上限的,一旦不能用,盗版市场就不能铺开,这样还是半废状态。一个网友如下说:“要适当放开盗版,让大家会用。我不会用,我更不能熟练使用。那我在工作中就会用能盗版的,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这样。当然使用盗版这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老板的格局有关,工程师没法左右。另外有时候下班后要用到软件处理一些工作,企业不可能给工程师个人电脑配置正版软件。没有工程师使用群体的支持,企业也不会买你的软件,企业买什么软件基本取决于工程师会什么软件,而不是企业计划买什么软件。搞软件开发,肯定得不断的放水让用户使用,让别人熟悉软件的问题所在和应对措施,让用户形成一套有信心的使用方式。如果你这个软件经常有各种bug而且没有经过长期摸索出应对方式,直接买来工作用,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三维云CAD:Cloud3D三维建模引擎自主OGM,约束求解器自研ZWGCM,数据交换格式达索子公司Spatial InterOp,数据库:SQLite,渲染引擎:WEBGL,核心技术自主率80%左右。中望软件依托自主几何建模内核OGM、自主几何约束求解器ZWGCM、成熟的图形数据库技术和渲染引擎等CAx底层核心技术。中望Cloud3D使用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将约束求解器进一步模块化,成功适配云原生架构的Cloud3D,并同步提升前端Web渲染引擎能力,用户可轻松实现最大20W+组件规模装配设计。中望CAD主要用户机械+建筑。中望3D,主要是3C客户(例如华为)。(整体来说,三维CAD,中望3D国内生产过程率第三)3.华天软件三维CAD:SINOVATION,三维建模引擎自主CRUX V,约束求解器西门子DCM,数据交换格式法国Datakit+OCC(STEP转换切换为OCC了,以前是自研的),数据库:自研,渲染引擎:自研(显示OpenGL深开),CAM核心:自研,核心技术自主率60%左右。(剔除很多第三方商用组件)SINOVATION CAD/CAM一体化平台环境、无需转换,性价比高;独具特色的后台运算功能。SV的CAM技术,起源于国外先进的编程技术,该技术在丰田、日产、本田等先进的制造业得到验证。曲面、结构面编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车间制造经验技巧等得到积累,编程效率大幅提升,助力车间制造向无人化方向发展。能计算刀路的加工负荷,根据加工负荷的彩色云图检查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避免刀具和机床因受力过大而造成顺坏。能够自动检索模型最小半径及模型负角检查等,根据检索的最小半径选择合适的工具加工;计算路径时,如果发生干涉,可自动选择安全刀具加工。我认为SINOVATION在覆盖件这块有强势(模具,回弹补偿本来就是SV强势模块),高精度低斜率曲率曲面。在这个意义上,没有ug的接口,也情有可原。毕竟ug在覆盖件加工这块,一直是catia的对手,当然也是sv的对手。Think3公司软件ThinkDesign开发的曲面体产品整体形状建模( Global shape modeling)白 皮书,可以在已经设计好的产品三维装配模型上局部修改外形,使所有波及到的零件自动适应新的形状整体光滑、美观的要求这一技术的核心,其实就是建立产品的全局关联功能特征模型,让相互配合的零部件自动满足产品的一系列功能约束条件。UG没有这个模块。国内,目前就华天sv软件有回弹补偿模块。注释:1985年,梅敬成远赴法国高等材料及机械构造研究院攻读机械工程专业,这是对本科所学专业的进一步精化和细化。后来,他又顺利考取法国国立工艺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梅敬成就这样学海泛舟,在他所学习的领域里越学越精,越走越高。毕业后的梅敬成怀揣着激 情和梦想,来到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国CAD软件公司CISIGRAPH,负责CAM软件的研发。他作为开发部数学水平最高的研发工程师,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对所有的项目提供算法支持。其间还开发了一款高效的STL接口,不到一年时间给公司带来了上百家客户,如奔驰、宝马等知名汽车制造商。作为资深顾问,梅敬成在著名软件公司DASSAULTSYSTEMES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99年底加盟Think3。担任公司的前沿研发经理。梅敬成和他的团队把一款通用机械CAD软件开发成了世界上顶级的工业设计和冲压模设计软件,成为Think3公司最有价值的部分。比如法国的公司Plastic Omnium和摩纳哥的公司MECAPLAST,这两个公司梅博士都很熟悉,是梅博士早年在法国工作时的客户: 梅博士1993年就尝试用Bezier曲面变形处理Plastic Omnium公司汽车内垫热成型后的回弹问题;1990年博士毕业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MECAPLAST刚刚购买的3D Systems公司的3D打印机(世界上第一台光固化3D打印机SLA250)编写了一个高效的CAD->STL接口,产品后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3D Systems公司输出CAD模型、尤其是CATIA模型的标配接口,被欧洲汽车公司如标志、奔驰、宝马广泛采用。三维云CAD:CrownCAD(皇冠CAD),三维建模引擎自主DGM,约束求解器自研DCS,数据交换格式法国Datakit,数据库:开源数据库,渲染引擎:WEBGL,核心技术自主率85%左右。CrownCAD实现100万+零件大装配 | 华天软件CrownCAD实现100万+零件大装配CrownCAD全国产内核,不惧卡脖子。具有极高的性能,让您能够轻松处理从数万到超过一百万个零件大装配体(大飞机大装配)。华天SINOVATION主要客户模具,冲压等。CrownCAD,主要是非标自动化+3C客户。(整体来说,三维CAD,中望3D国内生产过程率第二)现在有人准备打压国内现有几个CAD通用软件了,不是什么好消息。中望以为,比大方好点就能交差了。他们玩技术的,没考虑到跨界打击。大方也是居心叵测(躺平了),本来大方可以把自己的经验综合起来开发新的大方软件。却想着重建一个中望。这种操作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新的品牌,新的期望值。不利的一面,中望毕竟没有历史背书,很容易让人觉得,中望并非天命之子。所以中望只有历史任务,而无其他的长足考量。老成未必谋国,所以华天搞个皇冠CAD,是个有利的尝试。事实上,国内的软件貌似倾向于低成本和本地化,但是由于功能问题,反而出现大家不会具有信心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一点。大方中望的本地化做得并不足够好。国内的二维制图软件和三维建模之间的求解器沟通的并不高,主要症结在于二维CAD一般依赖于ITC源代码,求解器依赖于西门子DCM。国内软件一开始就只是应付局面。随着软件开发和行业进步,发现不能了!所以核心必须有。核心平台的开发越早越好。一旦后期过缓,带来的专利授权操作,就会延缓软件的开发进度。事实上,完美的产品开发设计,就现在华天SINOVATION和中望3D,不是不可以,太难操作。软件的稳定性,不能保证。就一点,在同一特征,不断反复合并,剪切。看看能不能崩溃,这考验软件的基本功能。很多时候,产品设计必须不断在同一特征不断建立,不断剪切。直到找到最佳方案。这样还要保证参数可持续性。说句实话,中国的CAD软件以俄罗斯的质量为基准是对的,但是以俄罗斯的量化为标准那就是错的。中国的工业软件应该是美国的两倍才行,而不是俄罗斯软件数量的两倍。二.果子说说自主率越低,风险越大!只有没用的思路,没有没用的技术!开发国产CAD,不要被敌人吓死,不要把困难比作蜀道难!再艰难,有红军二万五千里艰难,有建立新中国艰难?国外软件大多数是军方技术转民用,国内大多是民用转民用,国外民用转国内民用,不知道贴了多少皮,套了多少壳。国内总有人喜欢偷偷,问题是软件不是想偷就能偷到。就算别人给你全套源代码,能读懂源代码的也并不多。源代码,不同于其他东西的地方,就是那个1不给你,就是乱码!所以,软件领域,哪怕别人想手把手,也得你有这个本事。学习别人的套路,只能做个模型。怎么去充实内容,还得靠自己。得从0-1开始。通过2年的网内外调查,国内的软件公司还都是靠学校和党政机关维持,来自民间资本的很少。这里有太多的无奈。就像上了梁山的好汉,被众列强围剿。还有自己人的不信任,(内核租来的)。CAXA在北京中关村,有大大们养着,不思进取也解释得通。苏州浩辰: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广州中望:第一,既然你收购VX,证明你是有目的,而且VX没啥老本。第二,天高皇帝远,这就意味着不能像CAXA有爹养着,饿不坏。我想中望眼下不应该,过于炒作。在自身不成熟的时候,吸引人注意并尝试。这可能会给人留下坏印象。他们应该想想如何打动老板们。老板们都很抠,用同样的价钱创造双倍的效益。在同等效益下控制更低的成本。我相信国产化是必然,硬件能,软件系统也可以。UG、SW一类,本就舶来品。水土不服一直都存在――鲁迅,“我没说过?!”国内行业动态:闷声发财的是“精雕”,有搞事情意愿的“中望”,凑热闹的“浩辰”和被包 养的“大方”。CAXA电子图板为什么普及,也是因为踏实。有一点,就做到一点,绝不虚标。中望3D也是,能够做到勉为其难的踏实。至少二维cam加工,还行。至少基本建模还行,对得起那点价格。浩辰CAD之所以还能接受,不也是因为制图软件,能够做到基本满足制造业需求。要不是后来套壳(ITC魔改),浩辰的发展还是可圈可点。云平台,能够自主的,也只有华天CrownCAD,其余要想想。。。很多时候,基本的功能和模块都能做。量变引起质变。这才是最艰难的时候。中望和华天把曲线链和曲面链搞得工具化了,很多时候需要软件进行部分约束以达成部分目标,然后再进行修改,接近目标结果。而中望和华天,却仅仅把这些当做选择方法,笼统地进行计算。这里面包含两点极端。一个是子功能和数学概念之间是单向孤立的。一个就是子功能与子功能之间又是孤立的。现在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操作分开是合理的,有些功能必须进行功能过渡。这就是软件工具性过于极端了。事实上,过于孤立和极端会造成软件核心的分散化,而不能合理整合。这是危险的。国内软件一开始就只是应付局面。随着软件开发和行业进步,发现不能了!所以核心必须有。核心平台的开发越早越好。一旦后期过缓,带来的专利授权操作,就会延缓软件的开发进度。国内是世界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国内拥有广泛的潜在客户群体和从业人员。精雕CAM软件不够集成化,难用,大家都知道。为了支持国产,操作员宁愿按照软件企业给的文件照葫芦画瓢,我见过很多UG老鸟,为了支持精雕,宁愿一步步来操作。就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宁愿浪费时间去使用,就是因为精雕足够踏实。很多人喜欢mastercam ,Cimatron 就是因为这两款软件足够踏实,不虚标。很多人放弃UG, creo, sw的原因,就是不够踏实。世界上哪有完美的软件,更没有完美的机床和产品,第一点就是足够踏实。开发软件充实基础内容,很枯燥,前期没啥汇报。可本来就是这么个事情,这都搞不好,就别说什么开发软件。不用心,不跟自己别扭,很难做好软件。软件一旦出现错误,这种缺陷会不断累积。实在不应该。依葫芦画瓢,应该看得见。俄罗斯走的是先把问题解决在数学层面和软件底层逻辑,而不是后期代码堆积。这是美国与俄罗斯软件开发最大的不同。只能说,国内的制造业相对国外来说,结构更紧密,从业人员的眼光更高。谁让我们工资这么低,活却非常好。自主开发基础组件,充实算法库,可以对已有算法的不断打磨,最终实现本质上的飞跃。这种现象,如果放到建模模块,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求解器内核架构的不断深化,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这时候,软件的普及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反而是附加值的增加。因为这些算法团队已经对计算机系统,数据库,软件求解器内核,架构,端口都已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深化,和精简。这个部分对于整个计算机体系而言,才是最宝贵的结晶。至于什么生态,什么市场,反而不见得那么绝对重要。因为体系一旦产生,很多人已经离不开这个体系,只能依附这个体系。除非改弦更张,重建体系。那么重建体系的成本大不大?大也不大!大,因为短时间内比较困难!不大,是时间积累起来,必然会有回报。高科技领域,一般来说,考虑成本的时候,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研发团队质量不够高。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就是急功近利,外部干扰强。很多人用认为时间到了,资金到了,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就忘记了,踏实严谨求是。实际上来说,高科技积累,长期来说,远比房地产这些领域回报率更高。但是怎么说服投资者呢?一开始,效仿欧美,效仿日韩。这些都是不对的。外部仅仅是个参考,工作的实际还得深化内功。怎么把目光从外部模拟转到认识自身。当一个人,从外部的纷繁复杂性转到认识自身的时候,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简单。从常识上讲,所有人都认为会烧鱼的厨师才是有本事的,忘记了会养鱼,会捕鱼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忘记了如果没有鱼,就没地方吃鱼!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不能总是漫无目的地去给每个版本贴上标签,也不能为了某些特定的商业互吹阶段疲于奔命,而要想想,用户会从哪些方面审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重点。有人把用开源技术开发软件的意义,比作大飞机C919。我是真的佩服这种不要脸,比如发动机材料研究,是能够开源的吗?美国的f22到现在都对全世界保密。核心不可能开源,就算occ开源,也不可能吧核心代码开源分享。希望国家重点实验室早点开发全国产软件自主率测试软件,辨别混子。真怕一些人和企业成为欧美软件的推手,怕那些欧美软件通过国内这些套壳公司,进行底层渗透。怕那些垃圾公司,在国产系统内添加无用代码。怕那些垃圾公司占用国产系统的重要端口。建设困难,破坏容易。让你开心不容易,让你堵心分分钟的事情!Chatgpt真的是AI吗?是否可以短时期复 制一个UG NX?如果这种工具放到网络网页覆盖上套娃上,信息战的作用远大过目前的作用。将来,我们所见到的网页,是不是经过二手的网页,还不知道。一样可以看电影看小说逛论坛,chatgpt利用其快速反应机制,在重要网页上重要平台上覆盖一个信息筛膜,这样的功能是不是更隐蔽些呢!我想chatgpt,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形成这个镀膜。而非什么工作学习之类的,所以说,我们那些进口开源的软件企业,究竟在干什么,帮着chatgpt进行筛选规则的完善吗?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信息洼地。很多先进的欧美信息技术,都把中国这个巨量的信息洼地当成检验平台,降低他们技术完善阶段的成本。而我们国内这些工业软件,却奉行闭门造车。Chatgpt和微软是个bug。中国要想玩猴子摘桃,不可能。计算机可能不那么赚钱,但是绝不会像汽车业那么萎缩。十年前可以摘桃子,现在不行了。中望之所以能够收购美国VX,就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神经元学习模型。自从有了神经元学习模型,那些传统软件就成了宝贵财富。是神经元学习的重要资源。本来中国可以不停买买买,现在这些软件的开发团队成了香饽饽。源代码看成是细胞。有了chatgpt,这些细胞就有了无限分裂的可能。chatgpt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有了复 制对象,就有了超高的价值。再加上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原始研究数据,chatgpt就可能形成数据分析能力,这才是欧美看重这个软件的原因。而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完全国产系统,所以我国下一步,必须开发真正的国产系统。不能再等市场渐渐完善这个生态体系。应该强制建立一个哪怕极其简陋的体系。否则,无法应付后面的爆炸式的数据风暴!事业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工具软件本来就是服务自己。服务别人只是附带的而已。华为足够自建一个生态了,没必要向别人妥协,毫无意义。西门子可以自建生态,达索/欧特克可以自建生态,微软可以自建生态。华为也可以。只要硬件软件配套,就能产生生态。精雕不也自建生态了,科德也能自建生态。沈阳搞技术买办,反而搞垮了自己的生态。中国的农村,虽然贫穷,也是自主生态。何必为了虚无缥缈的东西,搞垮自己的生态。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才是生态建设的第一条件!你看豹子捕猎,不就是先打乱羚羊的队形,然后重点捕捉落后的羚羊,最终实现捕猎成功率。小羚羊,因为没有成长起来,所以被捕获。只要小羚羊有羚羊成功的基因,捕获小羚羊,就捕获整个羚羊成功的核心。国外的二流企业未必没有一流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跟俄罗斯的工业软件企业深度合作)。只是需要时间而已。我们与之合作,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收购他国企业,主要是收购核心技术。有了这个核心技术,其余都是次要的。中国与PTC,CATIA,UG合作二十几年了,断供对中国有利,正好中国的软件顺势而为。目前还没到决战时刻,哀嚎也就几年后的事!不要认为自己不加速,别人就会觉得你不能。UG的将来,美帝能掌控。华天中望的未来是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会尊重。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我很厉害,会在乎别人强不强。我不厉害,别人强不强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惜的事,驴子不张嘴,老虎怎么知道外强中干!这就是现在的很多人越来越不讲理的原因。人要成仙,是抛弃自己的身体,还是强化自己的身体。理论上是强化,实际上,一旦出现争斗,往往选择抛弃。国产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础组件,平台系统,机床配套等,要提升和开发的地方还多。毕竟我们是后发,要抓住机遇和条件。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