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磷酸锰铁锂电池终于装车了

3月前浏览720

声明  

本文为个人业余时间所作,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观点。  



磷酸锰铁锂电池是最近三年来电池业内的一大公认的发展方向,该材料理论容量与磷酸铁锂基本相同,但是电压平台高20%(4.1 VS 3.4),所以如果可以作出纯的磷酸锰锂(无铁),那么能量也可以得到20%的提升(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而如果锰和铁以X:1-X为比例,相应生成的材料就是LiMnxFe1-xPO4,能量密度可以达成x*20%的强化。而且该材料应该具有与磷酸铁锂相同的低成本潜力,因此在目前行业普遍关心低成本解决升级方案的今天,是很有诱惑力的。  

  

电压平台:磷酸锰锂VS磷酸铁锂 (磷酸锰锂差是因为没有进行包覆改性等,发挥不出性能)  

目前国内很多家企业都在研发磷酸锰铁锂电池,然后比较有名的自然就是宁王的M3P体系。当然,这个命名是有点玄乎的——似乎根据业内的说法,这个电池其实并非纯的磷酸锰铁锂,而是目前大家常说的锰铁锂-三元混掺体系。当然混掺后,性能(应该也包括成本等)就会成为锰铁锂和三元之间的状态。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用纯的磷酸锰铁锂,无外乎是因为磷酸锰铁锂本身在加工性能、体积比能、循环性能以及内阻方面的问题,需要用三元做一个搭配,但是这样的一个体系的市场定位以及实际竞争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理论上当然我们希望应该是介于铁锂和中镍高电压三元之间,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如果能产生点协同互相促进作用,当然就更好了。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潜在市场定位  

两年多前马斯克先生就曾经发过一条推文,意思就是说下一代电池是含锰的,这无疑几乎90%指向了磷酸锰铁锂。去年其实就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磷酸锰铁锂电池的量产新闻,但是至少去年特斯拉中国的MODEL 3 的升级(60 -> 66kWh)最终证明实际上还是用的磷酸铁锂电池,而不是磷酸锰铁锂。况且退一步说,考虑到该车型的电池包中的空间,以及已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相对保守的指标,就是干到70+kWh,用铁锂也不是什么难事,并不一定需要更先进的化学体系。  

  

磷酸锰铁锂的SWOT分析,来自 2023 battery report, Volta Foundation  

而去年8月奇瑞的诸多产品在工信部名单中亮相(说实话星途、星纪元、智界、瑶光这些名字真的是看的笔者云里雾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奇瑞也已经大方的介绍了自己将会是第一个搭载宁德M3P电池的车企。而经过再半年的时间,就在近来,笔者终于发现奇瑞-智界,以及瑶光插混C-DM产品 方面,M3P电池的更多性能指标被放了出来,订车也可以了——这就意味着是真正的量产,可以提车看看试试了。那在此我们也基于初步释放的信息,看看这M3P电池第一版到底怎么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智界:M3P定位中端电池?产品线配置诡异  

先看智界,网页链接:https://hima.auto/zhijie/s7/configuration/  

  

在这里大家不难看出以下几点:1)奇瑞+华为,打造的产品偏高端 ,定价不算低,最高配要近35万了(不知道好不好卖); 2) 所有电池都是标准的30-80%充电15分钟,还可以,够用; 3)一共三个电池配置:最便宜的车62kWh (磷酸铁锂),次便宜的是82kWh-M3P(三元-锰铁锂混掺),次贵的是三元-100kWh,最贵的车又回到了82kWh-M3P电池。  

说实话,这个产品序列我是看不太懂的。  

因为一般来说,一个(电动)汽车产品肯定越贵的配置越高,一般就会用到更好的材料和技术,常常也会配置最长的续航,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配置逻辑。而在这里如果把最贵的这个配置拿掉的话,这个逻辑还成立,但是最贵的车装的电池和中端的S7 MAX的电池是一样的,这个搞法就很奇怪了。说实话,这个操作我基本怎么也想不明白,欢迎大家拍砖。  

说这个搞法奇怪的原因:如果你说磷酸锰铁锂和中镍高电压三元可以争一争,这一点我没意见,但是你要是说和高镍三元竞争,我就想说:洗洗睡吧。这个材料总体来说定位不可能超过高镍三元,身上带的基因就不是高端长续航的基因,这一点业内是有共识的。退一步说,如果你真这么好,那为什么自己不纯用,还要混上人家三元呢?  

参考我前面说的“无外乎XX的问题”那句话。  

所以从这个产品来看,M3P是可以达成比磷酸铁锂更长的续航的,但是也就中规中矩(82kWh),但是大概率上攻更高端的100kWh不太顺利(这个对于中镍高电压当然是小意思)。  

然后另外一点有意思的是:M3P版相对于磷酸铁锂版贵出去4万块钱,我们不清楚这其中多少是与电池有关的。虽然电池要多20kWh,但是20kWh肯定花不了4万。所以这个电池的成本如何,也值得关注。  

总体来说,这个电池性能还算中规中矩,定位算是在磷酸铁锂和三元中间,快充性能也可以。不过整个车的产品序列定的很诡异,然后这个电池的成本实际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不断跟进深挖。  


瑶光C-DM:中规中距的大容量插混电池  

网址在这:EXEED星途瑶光车型 (exeedcars.com)  

从这也能看出,特斯拉66度电不是M3P

这个系列相比起码价格就亲民多了。然后这是PHEV,电池有两个版本:19度的国轩(三元)和34度的宁德(M3P)。看到这可能有的朋友会杠:哎,刘博,你看这里人家M3P比三元能量还多呢,分明这个才更适合更高端。对于这点我想说的是:1) PHEV电装多装少其实更灵活,不像BEV纯电一样常常是要装“满”电池的,所以如果这两边互相有出入,明显还是纯电这边更体现一个化学体系能达到的最高能力;2)其实即使磷酸铁锂,PHEV也是可以装到近40度电的,所以这个19度电VS 34度电其实也说明不了太多东西。  

  

这两款电池看来有一样的快充能力。然后该M3P电池的峰值放电是9C-330kW ——挺厉害,不过不知道是几秒。  

循环放电是1500次——这个对于磷酸铁锂可能就一般了,不过对于磷酸锰铁锂似乎还行,以及对于PHEV应该也是够用了。  

冷启动和使用温度范围——到-35度,看起来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是其实来自于三元的混掺:纯的锰铁锂的低温性能应该不太好吧?  

所以总的来说,这个混动电池性能还可以,不过比起现在的铁锂和三元的电池,优势到底在哪里,得定量的比一下,我觉得这才能看出些线索。以及这个车的配置:高端用M3P,中低配用三元,这个思路个人觉得也是比较清奇,也许与前面智界的考虑有所相通——也许是为了给M3P提面子?  

  

毕竟这几个材料分别是什么定位,人家奇瑞自己都很大方的说了,大家自己看哈,似乎和我的理解也差不太多呢。磷酸锰铁锂定位介于三元和铁锂之间——毕竟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比较的基准总不可能是三元吧  

  



小结  

等了很久,2024年终于看到了磷酸锰铁锂-三元混掺M3P电池的量产装车。从现在已有的两款产品看,有点有意思的性能指标,但是其产品定位,以及和其它体系的真正定量比较PK,似乎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我很希望众M3P电池系列们能明确其化学体系成分(说清楚多少三元多少锰铁锂),而且能起到里面的三元+锰铁锂材料 1+1大于2的效果,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材料机械混合性能办输出。而这个“化学反应”是不是能有,M3P体系的“MAGIC”到底在哪,我觉得我的评论不重要,事实怎么样才重要。  

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遛遛了。  

接下来继续看吧。  


来源:弗雷刘
化学汽车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7
最近编辑:3月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1文章 10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回望几年锂电行业经历,面向未来的一碗闲聊鸡汤

回望几年锂电行业经历,面向未来的一碗闲聊鸡汤让大家过麻的2022年终于过去了,大家纷纷表示:不想再回到这一年。也挺好,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期望兔年可以红红火火。不过即使如此,身为一个锂电行业工作者,刚刚收集了一下甲方乙方工作经验和视角的从业者,还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盘点一下所感所想给给大家分享一下。写给不见得是一定是哪个企业,甚至可以是一个小的组织或个人;总结的不见得是过去的一年,而是一个普适性的多年的所感。关键词可以是:辛苦?机会?稀缺?融资?客户?技术?变化?短板?自省?运气?工业化?有矿?在这里就和大家闲聊几句,分享一下这碗鸡汤,里面基于自己主观经历感受的东西偏多,没有什么技术分析,间带一点吐槽,大家就当听个拉家常吧。以及注意一点:本文不是针对任何一家特定企业而讲,说的是一个全行业的总结性感想。在分四个方面展开之前,首先我想提一个问题:要直面稀缺,你有没有真正的认清这个世界的稀缺是什么?要是你有稀缺,就可以抬价,就可在在供需关系中取得相对有利的地位。而不管对于个人劳动者对公司,上游下游合作,再到企业要融资,谁可以更强势当然要看稀缺——供需关系,然后最后再以合适的价格成交。不过,结合个人的过往经历,我想说的是,这个稀缺&供需关系更具体的常常取决于这四个方面:你对自己的准确审视、对合作方的充分了解、你们之间的关系和大环境,甚至某些时候最重要的:机会与运气。——你要是这些东西都不想整明白,天天一厢情愿的想着自己可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醒醒,几个菜喝成这样。好的,接下來我说一下这四个方面具体是怎么回事,省着大家觉得我好像在空念抽象经。1)自知:对自己的准确审视当然对每一个个体,组织,企业来说,没有完美的,肯定是有所长又有所短。那你想和别人合作/做成生意,自然第一步就是自知——总得清楚自己轻几斤重几两。在这方面笔者见过的问题例子真就是一大把了。举一些栗子: ·我们怎么样?开完会/出发实地考察完,供应商销售直接发短信问我们说,我们(客户)感觉到底怎么样,我(供应商)领导问我呢——两天在一起开会吃饭7,8个小时都有了,做了那么多交流,你总结没,感知没,复盘没,自己都感觉不出来自己什么样吗,直接这样问尴尬啊亲。·我英语不行。如果你作为供应商目标就是要拿下国际客户(没有人逼你要拿哈,是你自己想做这块业务),然而团队英语完全不中用,最后还表示是因为这个自己的实力没展示出来——在这种时候你都把原因归咎于外,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搞笑是什么?另外别和我扯什么以后中国强大了就不用学英语这些鬼玩意,你的行业只要能挣全球的钱,学不学英语你自己看着办——你学不会英语当然是你的自由我哪里管的了,每个人的人生终究还是要自己负责啊,对企业的命运也是一样。·我优秀在哪?一个供应商想拿下客户,对于自己的优势劣势完全没有概念,完全凭着感觉在走,自己被人看上是因为什么?研发能力?目前能做的技术的独特性?你的样品做的就是牛逼?概念比较火?你家里有矿?你家里有钱?你身后的光环?身份证的红利?工业化&量产能力?价格?服务?包括假如说如果你没被看上,是以上主要哪方面拖了后腿?——你放心,肯定得是因为一些核心原因,不要老觉得是酒没陪好大宝剑没到位,那玩意是润滑剂,要是真搞定了还是因为你有些核心点给人家满足了而已。·我的优秀是否可持续?其实每一个人/集体都有优点,其闪光之处也是我们要合作时重点考察的方面。但是你自己得对于自己的优势的可持续性有个概念:我的技术现在领先,之后还能持续不,多久可能被人追上?别人做的如何了多久能赶上?我的领先是不是一层窗户纸?是不是别人比着做就能做明白?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把发展的节拍踩对,一步错后面只能说尽量希望不要步步错吧。准确看待自己,说着容易,做起来某种意义上似乎是一门人生的终极学问,对于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组织的个体恐怕都不容易,而且它又是变化的,可能明天张三被牛顿苹果树的果子砸中了就可以开窍,也可能隔壁老李弹棉花厂的经营理念几年之后就堕落了还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说来说去,自我修行很重要。首先要认识自己,每天起床以后,照一下镜子,问一下里面那个人:我,是谁? 图片摘自《武林外传》2)知彼:对合作方的了解想做成事,首先当然要了解自己,但是同时你要了解对面的合作方/客户/甚至你的雇主/同事也可以是。以及其实了解他人也是认识自己的一面特别好的镜子,古话一大堆,刘博在这就不给大家挨个扒拉了。那对合作方的了解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的建议是:尽量深入全面以及要去了解人家的具体情况和运行逻辑,切忌都拿自己的逻辑理解去套在别人身上解读。再举一些栗子:·图你啥?你合作的客户为什么想来找你,除了你自己的优点以外,他的诉求是什么?刚才自知的连环问其实都可以再映射回到对面,好好想想整理一下。如果两边连这些东西都互相理解不了,那对接交流永远会停在水面上,打三五年交道也是白搭。·他是谁?你要合作的雇主/客户等目前的状态为何,他们是如何运行的,目前有什么事情/顾虑?——在这里注意一条,尽量去理解人家的思路,不要把自己的逻辑去套人家,那叫一厢情愿。而且我觉得尤其是在你是合作中的相对弱势一方,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待提升方面的时候,还不愿意去深入了解理解对方,还拿着自己的观点去套去硬套对方去分析,真的是……我不评论了。·谁来抢?这个项目的竞争者的情况如何,敢不敢把自己放在台秤上和这个竞争者仔细分析对比一下看看互相的优劣势 ?在合作方眼里,你和你的对手相比如何?可能会让合作方怎么做选择?·得问你以为,别老我以为——以及和第一点的结合关联:你觉得自己的优点,在对面的人眼里是不是?假设对面的人一定程度上站在了比你更高的信息高地上,那更大概率的是需要你去谦虚的去问对方一些具体的看法,而不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啊我有ABCDE的优点你一定要注意啊,孰不知其实人家之所以还愿意和你聊其实都是因为你的FGHIJ还可以,ABCDE人家很可能压根就没看上,你还在这不停的卖力的宣传人家没看上的点。就很尴尬。 图片摘自《武林外传》3)相互:对于关系与环境的认识这一条可以理解为基于以上两条的一个概括,对于关系的动态发展的理解,以及对于更大环境的一个了解。这块的东西,很多其实就是各种商学院/战略/管理公 众号上抄过来的,不过我觉得结合行业的具体的情况来看,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看清楚大环境:比如你要融资,2021年12月和2022年12月是一个样的状态吗,能要一样的估值吗?看看特斯拉的股价自己体会一下。顺便引申一下,你客户的情况现在如何?需要供应商如何配合,需要什么,你可以提供什么?再比如你要找工作,同样现在与躁动的21年年中也是完全不同的状态。·此一时彼一时的事多了,比如:这两年的材料供应链,一下子就成了爷爷,因为一下子变成卡脖子的了呀。锂矿,前几年大家都不投,现在就高攀不起,而且这玩意供需变化要的缓冲时间还长,这两年除非需求变化比较明显(比如:乌鸦嘴一下明年一下子新能源车市场不好了),那可能近期没法大降(不过近来需求侧似乎有些变化的可能?不把话说死,走着看先)。·不要刻舟求剑:你当然有可能之前很优秀,成功过,误把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当作核心参考一直用下去,可能麻烦就大了。别忘了那个故事:大家来到顶层是因为坐了电梯,不是因为你在电梯里俯卧撑和高抬腿跳。而且还要考虑到一点,当年的中国发展相对粗放,很多路子可以行的通,但是以后整体会越来越“卷”,产业升级的路线又是新能源行业的必经之路,你不搞的精细点,想成功突围,难的。总之:正确审视好行业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你要是有稀缺,恭喜,你要是走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上,恭喜。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嗯,可能对于未来来说,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4)机会与运气这个都不用太具体的进一步提炼或引申了,本身就够直白清楚。那稍微扩展和具体化一下。·正巧得有坑:有时有人/有的企业就是运气好,想干成一个项目的时候,客户正好有个合适的机会就来了,而如果这两年人家客户就是不开项目,你就只能干瞪眼。不是因为你不优秀,就是因为此时没坑。以及这个对于个人求职其实很多时候甚至更适用——对面满了,就是你专业对口我又咋招你?以及想切换赛道的人,更要考虑好这一点,如果对面招不到特别合适的人又急需,才可能退而求其次,才会给你来边学边干提供机会。话说近来有不少想转行的人来问我怎么转,可说你说我哪知道你身边有什么具体的机会呢?还是得靠你自己去积极的找。·平常心对待:当然想下海的时候,想冒险的时候,谁都憧憬着挣大钱走上人生巅峰,但是真出来干才知道,冷暖自知,有的人就是运气好,有的人就是点背。我想说的是,挣到了不要得瑟,没挣到也没有关系,过好每一天,乐观开朗点,日子怎么过不是过呢?·要保持积极:还是一开始说的,如果你积极,不见得一定会有好机会,但是起码来的时候你可以把握住。但是你天天丧的一笔,那就是机会来了你肯定也拿不了。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都是一样:坚持学习,拥抱变化,时刻了解外部,伺机而动,在不断自我提升中去寻找发展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小结22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不管怎么样,明天的可能性永远是其最有魅力的体现,而对于我们来说,为了未来不断努力奋斗,在行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中国的产业发展能贡献一份力自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相对应的行业也不会亏待各位)。而对于个人,组织,如何可以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呢?希望本文这点鸡汤可以对你有些启发。声明本人完全只来自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企业、组织、机构的立场。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