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定义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本构,为什么看起来应力逐渐增大,还超过屈服强度?

周老师,您好,定义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本构,为什么看起来应力逐渐增大,还超过屈服强度?[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被浏览
    1485
  • 被关注
    1
  • 周炬
    传道、授业、解惑,仅此而已!

    答:理想弹塑性本构即为材料过屈服点进入塑性变形之后,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为0,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弹塑性本构,常用于对模型塑性进行估计。

    既然在塑性段应力应变斜率为0,为何在后处理应力结果图还呈现应力逐渐增大的趋势。

    首先,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表现为屈服点之前为弹性变形,屈服点之后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即过屈服点之后,材料依然存在弹性变形,可以在后处理弹性应变中查询。现实工程中有非常明显的例子,钣金件在标准90°凹模中冲压成型,当钣金件取出后,其成型角度一定大于90°,这就是其释放弹性变形的结果。

    其二,模型屈服并不只是单轴应力达到屈服的表现,而是各应力分量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所表现的状态。或言之,屈服是一种实际模型的多轴应力状态与单轴应力状态的转换形式。可以读取计算结果的三个主应力,采用

    1561633021(1).png

    计算,会发现等效应力始终为之前在材料本构所定义屈服强度250MPa。

    还没有评论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