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真的轻,铝板的回弹真是大,本文先对钢板和铝板做了粗略的对比,然后对其硬化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做了论述,最后简单概述了铝板的回弹控制策略。铝板回弹问题是公认的冲压行业难题,本文只是做科普式论述,不做具体案例的细化应对措施阐述。
钢板和铝板是目前汽车覆盖件中常用的两种材质。那么二者有哪些差异呢,让我们从以下维度做一下粗略对比,其中密度和耐腐蚀性对整车性能有利,强度较低和弹性较好为冲压带来难度。
对比维度 | 铝板 | 钢板 |
---|---|---|
密度 | 较低,约2.7 g/cm³ | 较高,约7.8 g/cm³ |
强度 | 相对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1.0厚度5系铝1.86,6系铝1.81) | 较高,尤其是在含碳量适中的情况下,延伸率(0.8厚度某钢2.15) |
耐腐蚀性 | 良好,表面可以形成氧化膜保护 | 一般,需要通过涂层或镀层防护 |
导热性 | 良好,常用于散热器和冷却系统 | 较差,但熔点较高 |
导电性 | 良好,常用于电线电缆 | 较差 |
加工性 | 良好,易于切割、冲压和弯曲 | 良好,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预热处理 |
成本 | 相对较高(4~6美元/千克) | 相对较低(1~3美元/千克) |
硬化曲线是描述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硬化行为的图表,它对于理解材料的成形性能和预测成形过程中非常重要。由于铝板和钢板的材料性质不同,它们的硬化曲线也有所区别。
钢板:钢板的应力应变曲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应变硬化阶段和颈缩断裂阶段。在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遵守胡克定律。屈服阶段开始时,材料出现屈服点,此后即使应力不再增加,应变仍会继续增加,表现为塑性变形。应变硬化阶段中,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即抗拉强度。最后,在颈缩断裂阶段,材料的截面开始减小,应力反而下降,最终导致材料断裂。钢板的硬化曲线则表现出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延伸率,这意味着钢板在达到屈服点后会迅速硬化,变形能力较弱。钢板的硬化曲线通常较为陡峭,这表明在塑性变形阶段,钢板的硬度变化较大。
铝板:铝板的应力应变曲线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但通常不像钢板那样明显。铝板的弹性阶段同样表现为应力与应变的线性关系,铝板的弹性模量约为钢板的1/3,且其屈服点可能不如钢板那么明显。在屈服点之后,铝板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但由于其塑性变形能力较强,其应变硬化阶段可能不如钢板那么突出。铝板的断裂阶段通常伴随着较大的塑性变形,这意味着在断裂前,铝板可以经历较大的变形而不完全断裂。铝板的硬化曲线通常表现出较低的屈服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这意味着在达到屈服点之前,铝板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断裂。铝板的硬化曲线通常较为平缓,这表明在塑性变形阶段,铝板的硬度变化较小。
回弹是冲压成形零件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对于铝合金板冲压成形,对回弹的控制除了现有CAE模拟分析手段外,采用调试与设计的充分联动,通过设计指导模具调试是改善成形回弹、提升零件精度的重要手段。
(1)铝合金板回弹比钢板要大3倍左右,建议主要在拉深工序上控制回弹,尽量避免整形等二次成形,并且要求铝板的工艺补充不要有尖锐的R特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处理铝板开裂问题导致工艺补充变化,从而导致回弹状态发生变化。
(2)调试与设计充分联动,铝材模具调试周期比一般钢板模具周期长1/5,出现回弹较大的情况时,调整补偿量并通过降刻模具,实施模具型面的重新加工、研配,以达到改善目的,对于技术实力较差的公司,经常发生多轮降刻的情况。
(3)铝板模具的型面着色率达到90%以上,调试冲次数增加到一般钢板模具的3倍左右,以充分达到稳定成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