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深探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反电势差异、涡流损耗与定子槽数的优化之道

10天前浏览640

前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越的调速性能而广受青睐。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们经常需要面对一个挑战:如何在仿真与测试之间建立准确的桥梁。本文将从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势测试值与仿真值差异的原因分析入手,深入探讨永磁体涡流损耗的影响以及定子槽数的选择,旨在为电机设计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01#

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势测试值与

仿真值差异有哪些原因?

在进行永磁同步电机的测试与仿真时,工程师们时常会面临反电势测试值与仿真值不匹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梳理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磁钢装配间隙的忽略

永磁同步电机磁钢装配到磁钢槽时,上下两个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这间隙根据电机大小的不同,通常在0.15到0.3mm之间。对于小型电机,这个间隙可能占气隙长度的10%或更多,对反电势的影响也相应达到10%左右。因此,在仿真建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间隙的影响。

2

温度因素的差异

测试反电势时通常是在冷态条件下进行,但在实际电机运行过程中,磁钢的温度可能随负载和工作时间而变化。因此,在仿真反电势时,必须确保正确设置温度条件,特别是当进行负载分析时,应使用正常额定运行温度。

3

剩磁值的设定

磁铁的剩磁值是一个范围,但在仿真中往往被设定为固定值。为了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应将永磁体的剩磁值设置为一个参数化变量,并在磁钢厂家提供的剩磁上下限范围内进行扫描。只要测试出的反电势在仿真扫描范围内,即可认为剩磁对反电势的影响已被合理考虑。

4

网格与步长的设置

仿真中的网格和步长设置对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对于气隙部分,建议至少设置两层以上的网格。步长方面,推荐每个电周期至少采用100个以上的仿真周期,以确保仿真的精度。

5

模型简化和实际结构差异

当采用二维有限元模拟时,通常会忽略电机的端部效应。然而,在实际电机中,特别是当电机模型较为扁平时,这种简化会导致较大的误差,使得实测结果偏小。此外,永磁同步电机中磁钢和转子铁芯可能存在不等长的情况,这需要在仿真中对磁化曲线进行修正,以更准确地模拟实际情况。

02#

何时应特别关注永磁体的涡流损耗?

永磁体由于具有一定的电导率(通常处于10^5量级),以及电机中不可避免的谐波影响,会在其表面感应出涡流并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源于涡流,而非磁滞。

虽然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对电机效率的影响不是首要因素,但它会直接导致永磁体温度升高。在极端情况下,过高的温度甚至可能引起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特别关注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呢?

1

 对于分布绕组电机

当定子槽口宽度与气隙长度的比值超过2.5时,需要特别留意。因为较宽的定子槽口更容易产生涡流损耗,特别是在扁线电机中,由于定子槽口尺寸通常较宽,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2

对于集中绕组电机  

由于其定子磁势谐波含量较大,当电机功率较高或转速较快时,涡流损耗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更加关注涡流损耗,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为了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和永磁体的安全性,通常建议将永磁体的涡流损耗控制在电机功率的0.5%以内(有效的措施是磁钢分段)。如果需要准确计算涡流损耗,可以采用有限元法;若只是进行初步估算,则可以采用解析法。

               

 永磁体不同分割方式转子总涡流损耗

03#

如何选取合适的定子槽数?

在电机设计中,定子槽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电机的电磁性能、散热能力、工艺、成本以及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定子槽数会导致不同的极槽配合,进而产生不同的电机性能。

以8极永磁同步电机为例,我们将分别探讨8极48槽、8极72槽、8极9槽和8极12槽这四种常见的极槽配合,以期为大家在选择时提供启发。

1

分布绕组:8极48槽与8极72槽    

这两种极槽配合主要用于功率电机,也就是驱动电机或动力电机,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设备或机械运转。

▶   8极48槽 :这是一种常见的极槽配合。在相同的转子冲片或同等优化的前提下,它的性能表现相对均衡。

▶  8极72槽 :相比于8极48槽,72槽电机的反电势波形THD、齿槽转矩、转矩脉动、永磁体涡流损耗以及振动噪声都会更小。此外,绕组分散的布局增加了绕组与铁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然而,72槽电机也有其缺点,如槽的绝缘材料用量增加导致工时和电机制造成本上升,以及定子齿变窄对冲模制造和使用的不利影响。

2

集中绕组:8极9槽与8极12槽  

这两种极槽配合主要用于控制电机,即用于精确控制转速和位置的电机,如伺服电机。

▶  8极9槽 :在相同的转子冲片或同等优化的前提下,9槽电机的反电势波形THD、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都会比12槽电机小。此外,它的扭矩密度和效率也相对较高。但是,9槽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和振动噪声较大,明显超过12槽电机。

▶ 8极12槽 :虽然它在某些指标上不如9槽电机,但它在永磁体涡流损耗和振动噪声方面表现更优。

综上所述,在选择定子槽数时,需要根据电机的具体应用场景、性能要求和成本预算来综合考虑。˙

总结

电机设计与测试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希望本文的分析与讨论能为电机设计工程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来源:电动新视界
振动汽车新能源理论电机材料NVH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6
最近编辑:10天前
电动新视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信息分享,新...
获赞 87粉丝 91文章 136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