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暗视觉和明视觉 | RP 系列激光分析设计软件

25天前浏览28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人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视觉模式:暗视觉和明视觉。暗视觉主要依赖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高,但无法识别光谱信息,导致所有物体呈现灰色。明视觉则由视锥细胞主导,适用于高光照水平,负责色觉和亮度测定。动物的眼睛结构也有所不同,如猫眼的视杆细胞比例更高,提高了低光敏感度但降低了色觉敏感度。光度函数描述了眼睛对光谱敏感度的变化,暗视觉和明视觉的峰值均位于绿色光谱区。

正文

眼睛的光谱敏感度:暗视觉和明视觉

                         
:                          

人眼的视觉基于四种不同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三种视锥细胞(L、M和S视锥细胞)。取决于可用的光水平(更准确地说,入射光光亮度),大脑使用不同的感光细胞来确定所见物体的亮度。

暗视觉

                         
                         

在夜里,看到的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

这是因为视杆细胞含有“视黄醛的感光细胞”,它比视锥细胞而言对光敏感得多,因此用于低光照水平下的视觉,例如在夜间,光线很微弱,视锥细胞几乎不传递任何有用的信号。

因为眼睛只有一种类型的视杆细胞,所以它无法获得任何光谱信息:它无法“知道”哪些光源是由绿光产生的(视杆细胞对绿光最敏感),哪些光源是由红光或蓝光光谱区产生的(例如,视杆细胞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可接受光强相应较高)。因此,在这种视觉模式下,叫做暗视觉,所有物体都被感知为灰色,一种中性色的感觉。

图1: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51年)的暗视响应函数。数据来源:伦敦大学学院色彩与视觉研究实验室,发光效率函数。

如果接收的光亮度低于 10-3 cd/m2 ,就会出现纯暗视觉。在突然看到更亮的光线后,眼睛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光线条件——完全适应可能需要大约 30 分钟。因此,只有在这段时间之后,人才能开始在黑暗中看到一些东西。"

明视觉

                         
                         

视锥细胞在较高的光照水平下起作用,它们主要负责色觉的识别,也用于测定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亮度。这种模式被称为明视觉。

纯明视觉的亮度可以接受至少几 cd/m2 的值的情况。还有一种中间状态,称为中视觉,它是一种暗视觉和明视觉的结合。

图2: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光视反应函数。数据来源:伦敦大学学院的色彩与视觉研究实验室,发光效率函数。

动物的不同视角

                         
                         

很多动物的眼睛与人类的眼睛有很大不同。例如,猫眼的视网膜含有更大比例的视杆细胞受体,从而提高了在低光照条件下的敏感度——但代价是大大降低了敏感度色觉,即它是双色的而不是三色的。

光度函数

                         
                         

对于暗视觉和明视觉,都有描述眼睛的对光谱敏感度的光度函数。暗视觉响应的峰值大约在 500nm 的波长范围处,而最大明视觉响应在 555nm 左右。它两的最大值都在绿色光谱区。

来源:武汉墨光
ACT非线性二次开发半导体光学SYNOPSYSASAPAPEXRP 系列光学仪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1
最近编辑:25天前
墨光科技
光学让世界走得更远
获赞 283粉丝 174文章 737课程 25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