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技术分析系列

6月前浏览2771

摘要

梅龙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塌方引发关注,岩土工程技术分析显示,原因可能是裂隙水及回填路基排水不畅导致空隙水压力增加。公众和专业人士提出多项建议,包括避免EPC模式滥用、重视地形和排水设计、加强截排水工程、优先投入监测资源、关注特殊地形设计、重视水对路基路床的保护、加强工程质量及监控监管等。这些建议旨在从技术角度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强调设计、施工、监测和养护的综合重要性。


正文


1.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事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深度关注,《计算岩土力学》从岩土工程的技术角度逐步探索了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的讨论确实无意谈及任何一方的责任,只是想从技术的角度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可能的破坏原因是山体内本身赋存着大量裂隙水,而整个路基都是回填起来的,道路最外侧的填土厚度差不多有8m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道路中心的塌方深度大约为8m~9m),适逢4月份的暴雨季节,地下水不能快速排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空隙水压力,然后把整个路基向外推下去。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1)---道路和地形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2)---降雨对路基边坡可能的影响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3)---破坏模式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4)---边坡支护的演化以及残积土的工程特性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5)---路基和边坡模型校准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6)---变形监测的有效性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7)---自由表面流和排水设施
  • 梅龙高速路基边坡塌方分析 (8)---成灾机理分析及教训 (一位岩土工程师的自白)
  • 降雨诱发的边坡破坏 | 边坡塌方分析(7)的留言精选

2. 集思广益

(1) EPC模式用的太滥了!改变地貌,只堵不疏,山谷的水冲刷下来就是明显的安全隐患。

(2) 地形上判断是对的,一沟一涵,设计上没做到,基底也没做特殊处理,上部积水形成渗流,导致路基坍塌。在公路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只是没发生事故,没有引起重视。

单从航拍图上看的,原来这个还岀现过险情?还专门应急处置过?那这就完全是人为原因导致,如果处置放案是削坡后混凝土护面护坡,那这个方案就是个完全错误的方案,岀过险情,证明另一幅边坡排水肯定已有问题,路床富水过高,下面设挡墙也没用,必须先截渗水,排山上的雨水,找问题好办,去另一幅山上或边沟找一下就知道了,绝对有漏水侵蚀路基的通道。就看是谁的原因,一个也跑不了。

(3) 老老实实地做好截、排水工程措施才是关键。

(4) 监测也只能是重点部位监测(资源有限,没法很理想的把所有要素都纳入监测范围)。就是这次梅龙高速路基边坡破坏的地方,投入监测资源也肯定是优先投入到左边路基填方段。

(5) 说的对,客观讲其实就是一个偶发性灾害。几十万公里高速路,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基本不可能从根本杜绝。就像山区泥石流一样,你能杜绝吗?不用过分解读,是谁的责任。对于大自然灾害,谁都不想,但是能做的却很少。

(6) 路床预留位置国家有统一规范要求。但是特殊地形设计考虑不周,没有深入研究勘探山凹汇流路径,如果汇流路段架桥或者预埋管函,在或者截断,引流靠山体一侧加深排洪沟渠。

(7) 归根到底是水影响,怎么考虑水和路基路床的保护影响因子,是后续道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要辩证,要去多路段采集数据。

(8) 觉得工程质量不容疏忽,一点小失误就将造成毁灭性的大灾难,另对高速公路的监控监管力度也大薄弱了,觉得应该全程有录像实时监控,这方面北方好多省份都做到了,南方经济相对发达却疏忽了,两个小时才发现。

(9) 监测到位不如防护技术措施到位。公路也好,铁路也罢,既然不想采用隧道方案以减少投资,沿山边走必然面临边坡溜坍问题,高边坡有时就必须考虑高挡墙或抗滑桩技术方案。南宁至昆明普速铁路通过八渡南盘江岸古滑坡地区,从江边坡脚至铁路站场等,就采用了多层次抗滑措施,如抗滑桩、锚索等。2000年以后,采用地质雷达探明滑动层位置,对局部边坡采用4m*4m*40m(深)抗滑桩加固,彻底解决了边坡不稳定问题。本次公路事故地段,如果当初设计设置有超深度抗滑桩,或者坡脚有稳固挡墙,事故也许就不会出现了。

(10) 基石这种情况在测量评估的时候就有结果的。

(11) 水和土的侧向压力。

(12) 支护措施不力,维护补强失效。说穿了就是工程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养护措施没有积极应对。

(13) 质量与公路维护关系极大,是造成崩塌的原因。公路排水不良,公路面破烂漏水渗水,下侧路基被山水冲也是存在问题所在。

(14) 大多数工程事故都是由于水的作用。

(15) 道路养护有责任,没有及时处理与及加固,造成重大事故以及人身生命的危险,这样就属于承建商,道路养护都有责任。

(16) 一方面未重视提高填土水稳性,一方面未重视地表排水工作。

(17) 一,半填半挖或公路改建扩宽,都有这些开裂或路基路面沉降、坍塌的风险,二,接触面的处理,原坡面按规范处理成台阶,填土选透水性材料分层压实(每层不超过30㎝),填土边坡做好防护(如抗滑桩、挡土墙、坡面防护)三,完善排水系统,纵向排水沟,集水用涵洞排放。

(18) 非饱和土理论+现场监测来预测(判)定残积/风化土边坡思路是正确的,但目前对土壤饱和度或湿度的现场监测貌似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手段(这比饱和土的渗流监测难多了,饱和土的水压力监测很多时候都不太成功)。


来源:计算岩土力学
岩土理论水工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25
最近编辑:6月前
计算岩土力学
传播岩土工程教育理念、工程分析...
获赞 147粉丝 1059文章 1782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