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全国性仿真赛:2024第四届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报名倒计时)

18天前浏览1196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习近平在“国家工程师奖”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仿真秀平台联合发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技能发展工作组、中国发明协会指导的全国性仿真类赛事。大赛筹备于2020年中国工业软件元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3000+人次参与大赛及相关活动。大赛旨在促进工程仿真领域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交流和生态体系建设,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为工业软件的“第二个一百年”添砖加瓦。

一、赛事简介基本信息

赛事名称:工程仿真创新设计

赛事组别:

团体赛: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企业组

个人赛:学生组、工程师组

大赛官网:https://www.fangzhenxiu.com/competition/

二、赛事日程

2024.04.11-2024.05.15报名通道开启

2024.04.11-2024.06.20初赛作品提交

2024.04.11-2024.07.20初赛作品交流

2024.07.01-2024.07.20 初赛作品评审

2024年8月上旬 全国总决赛(地点待定)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参加

三、竞赛流程

大赛考核参赛队伍在工程问题-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间进行合理转换与分析的能力,在专业理论、算法模型、行业背景、工程方法、软件操作或开发、技术方案或架构及作业协同等领域的知识和创新设计能力。大赛的考核内容有利于提高参赛选手对仿真标准、仿真规范、仿真流程、知识工程的理解程度,并进一步普及数字孪生体的概念。
(1)团体赛:
初赛:不限主题,线上提交作品。
决赛:指定主题,线下竞技、答辩(答辩室抽签,答辩顺序按报名顺序倒排)。
(2)个人赛:
报名:无初赛环节,报名即可参赛。
决赛:指定题目进行网格划分,线下比拼。

四、竞赛形式

4.1.团体、个人赛

(1)团体赛:各参赛队伍需代表其所属单位报名参赛。参赛队伍分为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企业组(含校企联合),各组独立排名。每支参赛队伍可配备1-3名参赛选手,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可配备0-2名指导教师,企业组可配备0-2名指导教练,共同参加比赛。每支参赛队伍的第一选手将作为领队,与大赛组委会进行对接联络。
(2)个人赛:参赛队伍分为工程师组和学生组,各组独立排名。参赛队员本人与大赛组委会直接进行对接联络。
团体赛和个人赛时间不冲突,竞技内容不同,团体赛成员均可同时报名参加个人赛(报名人数限制在500人以内,人数统计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

4.2.线上线下相结合

(1)团体赛:报名、初赛作品提交均在本届赛事官网进行,决赛竞技、决赛答辩将在线下举办,具体地点待定。
(2)个人赛:报名在本届赛事官网进行,决赛竞技将在线下举办,具体地点待定。

4.3.参赛报名

(1)团体赛为免费赛事,无报名费用,因参赛产生的食宿、差旅、软硬件及耗材等费用由参赛方自行承担。
(2)个人赛为付费赛事,报名材料费200元,因参赛产生的食宿、差旅、软硬件及耗材等费用由参赛方自行承担。(材料费包含报名服装等物料及仿真在线课程)

(线下决赛竞技环节)

五、竞赛要求

5.1.参赛人员

5.2.资格审查
参赛队伍需按要求填写提交大赛各类相关材料,各参赛单位自行负责本单位参赛队伍成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参赛队伍人员应始终与提交参赛的信息保持一致,并在各个比赛环节进行确认。
团体赛中,高职组(国赛)、本科组、研究生组可提供学生证、校园卡等进行资格证明;企业组可提供工牌照片、工号等进行资格证明。
个人赛中,学生组可提供学生证、校园卡等进行资格证明;企业组可提供工牌照片、工号等进行资格证明。
5.3.队伍变更
参赛队伍报名确认后不得随意变更。如在大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因故无法参赛、人员替换、人员补充(需有相应名额剩余)等情况,需由参赛队伍所属单位出具书面申请说明,并于决赛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经核实后确认变更。若参赛队伍整体无法参赛,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5.4.初赛作品要求
(1)团体赛:
参赛队伍不可直接使用过往公开赛事中已参赛的方案或作品,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修改或重新设计后提交参赛。
参加“2024年北京市第二届虚拟仿真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队伍,且符合本赛事其它要求,可直接入围决赛。
竞赛作品需按大赛相关要求整理准备,使用指定PPT模板,且作品中不得包含参赛队伍的单位、人员及其它可能泄露参赛队伍信息的内容。
 (2) 个人赛:
报名后直接参加线下竞技环节。

六、奖项设定

(1)团体赛:
以参赛队伍决赛成绩为依据,设一等奖占比10%,分别颁发金牌及证书;二等奖占比20%,分别颁发银牌及证书;三等奖占比30%,分别颁发铜牌及证书;其他选手颁发优秀奖证书;
获得一等奖、二等奖队伍的指导教师/教练颁发优秀指导教师/教练证书;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单位颁发最佳组织奖证书及奖牌;获得二等奖的参赛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及奖牌;
设立竞赛支持奖、突出贡献奖若干名,颁发给各竞赛平台支持单位、竞赛承办单位,按类别颁发证书、奖牌;
设立优质互动奖,每个组的优质评论中抽取5位幸运用户,赠赛事纪念品。
(2)个人赛:
以参赛选手线下决赛成绩为依据,按网格质量等技术要求评出:一等奖颁发证书,其中前30名颁发奖金;二等奖颁发证书;三等奖颁发证书;
个人赛奖金根据报名情况公布。

七、报名入口

选手路径(推荐):加入赛事交流群→通过官网报名→填写参赛需求问卷
(1)赛事交流群:QQ594212645(提供参赛相关答疑)
(2)大赛报名官网:
https://www.fangzhenxiu.com/competition/
(3)参赛需求问卷:
https://peraglobal.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saEwBnvS0e5llCZqtG8iQd
商务合作:010-52167840 / 13716929211

八、历届赛事回顾

历届合影

2023第三届合影
2022第二届合影(部分线下)
2021第一届合影(全部线上)
▎ 联系与反馈
仿真技术支持、渠道合作、赛事咨询、实习生招募
微 信:JishuYXL
邮箱:ose@fangzhenxiu.com
(完)
来源:仿真秀App
理论材料知识工程数字孪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4
最近编辑:18天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298粉丝 20568文章 3219课程 207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