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当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去做项目管理

6月前浏览3853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作者通过阅读《认知觉醒》和《只管去做》两本书,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曾感觉被社会项目束缚,认为自由与计划对立,但辞职后发现真正的自由需要有清晰目标和规划。认识到学习应是工作的一部分,而非仅在下班后进行。书中故事启发作者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提高效率。作者认为,将人生视为项目,明确规划,是实现自由的途径。这段思考和转变虽可能影响简历,但为作者带来人生亮点和心态转变。


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叫《认知觉醒》,是从脑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工作中遇到让人头疼的问题的,另一本叫《只管去做》,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书籍。这两本书把我最近混乱的思绪重新梳理了一遍,也让我对于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数项目嵌套中的社会,大到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到企业战略规划,小到工作中的每个项目。从小到大,似乎都有人为我们制定好了项目,从义务教育到婚丧嫁娶,我们不用选择就已经身处项目推进之中,所以往往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项目的意义。

对于我,这些项目曾意味着束缚,自己就像被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呼啦圈套住,向四面八方拉扯,要交的作业,各种考试,成家立业的社会时钟,每个项目都有它的节点,即使每个都在节点之前按时完成,仍然有种被捆绑而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掌控的恐惧感。

之前看考过PMP的人说,学了项目管理,看什么事情都像在做项目。这让当时的我感到恐慌,似乎这样的话身上的呼啦圈又会多很多。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曾经认为自由与计划是水火不容的两端。

01 自由本来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不能决定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呢?

这样的思绪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到达了极值,我决定跳出职场跳出社会时钟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辞职后,我终于有了一大段可以自己掌控的时间,我以为自己终于能自由了,可以脱离那些大大小小的计划,摆脱周报日报打卡了,甚至为此付出了失去五险一金的代价。

但是做着做着,我发现如果不是纯粹地躺平,那么想象中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上班时想摆脱的事情开始一点点自己找回来了。因为我想做的事情很多,读书写文章录播客剪视频,每件事情都不想随便做做,但又怕顾此失彼,于是乎开始给自己写任务清单,后来每天一睡觉就忍不住反思自己做的事情,迸发出很多灵感和感悟,怕自己忘了,又开始写日报。。。

看着清单上一项项被划掉的任务,我终于明白了,之前的焦虑其实是因为自己缺乏清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抱着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的心态,生活在他人的安排中才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掌控感。

那种看似无拘无束的状态只适合不想去远方的人,而想去远方却没有导航实际上会让人在旷野中迷失方向。

自由,本来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02 光明正大去学习

以前上班时,我还是有一种学生思维,总觉得我应该创造价值,而学习是工作以外的事,只有下班后才能学。

这导致我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会非常紧张,我觉得自己懂得太少,成长太慢,然而我却不敢去学习,即使是和工作相关的知识。看到别人的屏幕上不是代码就是专业软件,我就觉得自己如果找一本书学习是在浪费老板的工资,显得我很闲。即使我内心的想法是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专业的人,却只敢把项目文档放在桌面上,然后不时去瞟几眼产品、用户体验、智能制造相关的知识,这样学习的效率很低,自己也很累。

就像有人点评东北官员和南方官员一样:东北是法律没写能做的一律不敢做,南方则是法无禁止皆可为。

因为公司没说上班时可以学习相关知识,我就总觉得自己学一些东西是在违规,总是没办法踏实和安心。

可是读了这些书以后,我发现很多成功的职场人士,其实把日常的学习和锻炼都安排到了工作日常中,他们在工作效率下降时,就给自己一段空余时间来换换脑子,学一些项目以外的知识或者活动下身体,既没有耽误工作,个人的成长也有了很大进步。

而我在学习焦虑的一大原因,其实是没有把学习这件事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并融入到日常计划中,总是在忙工作的的同时惦记着学一些知识,无法进入心流。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尽管很久以前就了解过“四象限法则”,却并没有真正应用过,反思自己之前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对不同的目标缺乏明确的划分,项目任务肯定是紧急重要的,而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这些事情则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长期目标,在时间宽裕的时候,完全可以留出一定时间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不必像偷鸡摸狗一样。

03 送你一个小目标

对于目标划分,两本书也都提到了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明确的小目标。

之前在工作中,总是会定一些不明确的目标。比如领导让我去学习数字孪生,我就从网上找来一大堆PPT和文章,每天在那里看啊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算学到什么程度,有哪些知识盲区,容易陷入到一种低效努力中。而现在如果让我再去学的话,我会把它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学习数字孪生的概念和定义、市面上产品调研、采用哪些技术路线、市场格局等等,并且对每个目标要有明确的输出,确保我真的学到了。

对于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规划也是一样,如果总是盯着那个宏大遥远的愿景,却没有把每一个小目标真正地明确,很容易就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不知道自己是马上要到山顶还是依然在山脚下徘徊不前。这种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带给人的踏实感,可以大大减少无谓的精神内耗。

《只管去做》配图

某个伟人说过,多数人为了放弃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我以前总以为自己是个思考很多的人,但是实际上想的都是远方的事情,却忽视了脚下每一步路应该怎么走,很多看似很近的目标,实际上也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

04 最后

在gap的这段时间里,我的观念和认知被不断地推翻和重塑,虽然这段gap可能会成为我简历上的污点,却会是我人生中的亮点。

跳出职场后,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反而更加理解了职场中的种种。这段空窗期,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类型的人,读了更多的书,认知范围不断被拓展,也让我有时间去回顾和反思过去的经历,想到自己种种任性的行为,实际上大都是认知不足导致的钻牛角尖。

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个项目,明确自己的规划,实际上并不是束缚住了自己,因为自由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想明白这些事情后,我的心态更平和了,对很多以前觉得不能接受的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有了一次不小的蜕变,虽然达不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但会是一个更合格的“社会人”了。

来源:工业软件产品分析
数字孪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9
最近编辑:6月前
石寒ColdStone
让制造业从业者过上舒适的生活
获赞 12粉丝 1文章 3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读书笔记:产品经理如何与设计沟通

传统上,B端软件常常为了满足定制化和灵活性的需求,而不得不牺牲掉优雅的用户体验。尽管这在过去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如今,新一代的企业级软件用户(如我们这一代)已经在智能手机以及众多设计精良的APP和网页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身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渴望更加美好的数字化生活体验。在软件公司中,产品经理与设计师之间的紧密合作程度,往往决定了用户体验是平淡无奇还是令人眼前一亮。产品管理、设计以及开发这三个角色,宛如打造卓越产品的三位关键掌舵人。产品管理负责深入理解客户痛点与市场机遇;设计则凭借丰富的人机交互知识,精准识别用户问题;而开发则为整个研发流程注入实际的操作要求,如资源和技术限制等。没有对客户问题和市场机会的深入了解,设计和开发可能会迷失方向,导致功能开发失误。同样地,如果缺乏对用户问题及其使用软件的深入了解,那么解决方案可能会显得笨拙甚至无效。而若没有工程范式的支撑,软件的开发进程将可能陷入无尽的困境。因此,这三个角色在打造卓越软件产品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01如何让设计参与进来与设计团队合作的头等大事是确保他们明晰项目的方向,并对产品策略和路线图有深入的了解。清晰地传达你对产品的期望,以及何时需要设计团队的介入,有助于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优秀的设计需要时间来酝酿和完善。设计师也需要时间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们会接触用户,寻找解决类似问题的创新方法,以及创建用户画像等。如果直到最后一刻你才告诉设计团队有一个新项目需要他们协助,可能会导致设计过程非常紧张,他们也可能错过重要的背景信息。除了给予设计团队研究和准备用户问题的机会,你也应该明白:让设计师参与产品研发,你就获得了一个能够推动创新的强大伙伴。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和义务成为像你一样的市场专家,但优秀的设计师绝对是机构中极具创意的思维力量。结合你深厚的市场专业知识和他们对用户和工作流程的专注,这将能产出你在职业生涯中影响深远的创新成果。让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开发过程还有另一个优势:在产品完成之前,你有机会获得反馈,并进行设计迭代。我们建议你不仅定期与设计团队开会,评审他们的作品,在必要时还可以临时召集会议。很多时候,作为产品经理,你掌握的市场或客户洞见可能在早期设计阶段还未出现,但这些洞见对于确保产品研发的正确方向是至关重要的。02与设计师沟通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产品经理拥有客户,设计拥有用户,若果真如此,产品购买和使用两者之间的鸿沟该如何填补,就成了你跟设计团队沟通、解决的最重要的事项。如何保证产品管理和设计之间的交流渠道开放、明确?下面介绍一些方法:1.为产品设计确立核心原则,并以此协调各团队向目标前进在软件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有新颖的想法,但有时可能会偏离产品的核心价值和业务方向。因此,确保设计师理解项目的商业价值,并设定明确的设计原则,对于确保团队的一致性和避免偏离目标至关重要。定期回顾这些原则,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可以帮助设计师始终保持正轨。一位企业级软件公司的高级设计师表示:我们需要明确理解项目的商业价值,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同时,我们需要共同制定一套设计原则,作为团队前进的指引。当遇到分歧时,这些原则可以为团队提供共识的基础。2.让设计师的思路先往前飞五年,但一定要将其收回到接下来六个月的事设计师们往往都是梦想家,他们的大脑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将各种想法巧妙地串联起来,为创新带来无限的可能。然而,有时候他们可能会过于热衷于这种创造性的思维,以至于将明确的设计需求(如“让我们的软件安装更加便捷”)误解为对整个平台的彻底重塑。为了平衡这种创新与实际需求的关系,我们应该在鼓励他们自由探索的同时,也要设定明确的截止日期,以确保他们能够迅速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他们注意时间的紧迫性,并允许他们在追求短期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不妨碍对长期方案的探索。这样,我们既能够保证新功能的及时推出,又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师们的创造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避免说一个想法很糟糕,而要提出一个更好的想法设计,尤其是用户体验设计,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正因为如此,对待设计团队的想法时需要特别小心。一位设计经理曾经分享过他的经验,在研究生阶段,教授要求每位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批评,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承受能力,教导他们不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作品。然而,并非所有的设计师都经历过这样的训练,所以长期拒绝他们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满甚至怨恨。为了更有效地提供反馈,你可以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否定。通过提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你可以帮助他们改进设计,同时也能维护团队的和谐与合作。委婉地表达你的观点,并强调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将有助于建立更加积极的沟通氛围。4.你认可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不仅仅是画图大师,将该想法传递给设计团队设计师们并不希望被视为仅仅是画原型的画匠,他们深知设计用户体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缺乏背景信息或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仅仅修改按钮颜色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也有一套自己的专业工具,工作流、记忆、用户画像、可访问性、意图和待解决的问题等概念是他们必备的工具。当你与设计师交流并提供反馈时,要确保传达出你对这些设计方法的重视。将这些专业术语融入到与客户的讨论中,让设计师明白你了解并认同他们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团队共同设计产品的过程中,确保每一次对话都涉及到这些概念,这样设计师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实际需求的用户体验。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和挖掘用户需求,将有助于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产品体验。尊重和理解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他们的技能和创造力,将为产品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来源:工业软件产品分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