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列车全自动灵活编组应用方案探讨

13天前浏览71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列车在线灵活编组技术,该技术可自动调整编组数以适应客流需求。上海16号线已实现该技术,北京3号线将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在线联挂解编。该技术获中国专利银奖,被认为是可行、高效和安全的。胡荣华等专家研发关键技术,尽管虚拟编组技术面临挑战,但全自动机械联挂被认为是更成熟、可靠的方案。

通过列车编组灵活的调整是应对城市轨道交通潮汐客流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上海16号线已实现了ATO在线联挂解编载客运营,在建的北京3号线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在线联挂解编,相对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效率显著提升。

在线灵活编组技术经过了长期的研发和验证并最终投入了工程化应用,有关成果也于近日获得了“中国专利银奖”荣誉点击链接查看详细介绍)。下面的文章将对列车全自动灵活编组技术的应用方案做简要的阐述。

在线灵活编组的定义

为了对在线灵活编组有更准确的认识,我们不妨先了解几个概念。灵活编组过程中,信号系统将列车分为列车编组和列车单元,定义如下:

列车单元

列车灵活编组中的最小列车组成,列车单元不能再进行解编。

列车编组

由1个或多个列车单元组成列车编组;由1个列车单元组成的列车编组称为“小编组列车”;由多个列车单元组成的联挂列车称为“大编组列车”或“联挂列车”本文称之为“联挂列车”。

激活列车单元

被激活端驾驶室的列车单元,由ATU(激活列车单元)负责控制联挂列车的运行。

非激活列车单元

未被激活端驾驶室的列车单元,不参与列车运行控制,其输出被车辆旁路。

 

a)小编组列车 

 

b)联挂列车

列车在线灵活编组是指在正线/车辆段的特殊区域,信号系统根据运营计划自动控制运营列车改变其编组数,以适应在不同运营时段、不同线路区段的运力差异需求。联挂列车通过全自动车钩贯通CC和列车的输出和输入信息,将联挂列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列车控制平台进行管理。联挂列车运行时,所有CC均保持工作状态。由作为激活列车单元的头车控制联挂列车运行,并向列车发送控制指令;非激活列车单元(尾车)的控制指令将被旁路。

列车全自动灵活编组运营

列车在线灵活编组运营时,信号系统需具备在线调整列车编组数及满足不同编组列车在线混跑要求的功能。信号系统根据当天运营计划自动控制列车在车辆段或正线的特定位置改变其编组数,自动控制2列n节小编组列车联挂,形成1列n+n节的联挂列车,以替代2列n节小编组列车在线路上运行。反之,也可将1列n+n节编组的联挂列车解编为2列n节小编组列车。解编后的2列小编组列车分开运营,以实现运量和运力的最佳协同。全自动联挂和解编的过程如下:

01

全自动联挂

ATS系统将联挂任务编入当天运营计划,信号系统自动控制列车运行至正线特定区域执行联挂作业。联挂作业完成后的联挂列车将作为1列新的列车编组,自动投入正线运营。

列车自动联挂作业包括了:办理被挂列车至联挂区域进路、被挂列车运行至联挂区域;办理去联挂列车进路、下发去联挂指令;ZC提供去联挂列车移动授权;列车联挂并自动配置编组数据;联挂列车按计划投入运营等步骤。我们可以通过北京3号线全自动在线联挂的实验室测试回放观察这一过程。

02

全自动解编

ATS将解编任务编入当天运营计划,系统控制联挂列车运行至正线特定区域后自动解编为2列小编组列车,分别投入运营。

列车自动解编包括了:自动运行至解编区域停车;按计划下发解编指令;解编并自动配置新列车编组数据;按计划投入运营等步骤。我们可以通过北京3号线全自动在线解编的实验室测试回放观察这一过程。

联挂列车编组管理

在全自动灵活编组过程中,需要信号设备实时对联挂状态、编组信息、AP防护包络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在线联挂解编安全而可靠的执行。

01

联挂状态检测

为安全实施列车联挂/解编作业,确保列车联挂后的运行安全,CC需对联挂列车进行安全、可靠识别和实时监督。信号-车辆接口信息中,在每个列车单元的两端均增加了安全信息,用以采集每个驾驶端的联挂状态。

 

其中:

ACS1

本端单侧是否为联挂状态,“0”表示本端联挂,“1”表示本端非联挂;

ANCS

本端单侧是否为非联挂状态,“0”表示本端非联挂,“1”表示本端联挂;

ACS2

相邻列车单元远端是否为联挂状态, “0”表示与本端联挂的另一列车单元的远端车钩已联挂,“1”表示与本端联挂的另一列车单元的远端车钩未联挂。

CC根据每个驾驶端的联挂状态(ACS1/ANCS)和电钩连接状态(ACS2),安全识别地识别列车为“小编组列车”或“联挂列车”。

02

联挂列车编组识别

CC和ZC共同协作,以安全、可靠地识别列车的编组数,这是授权联挂列车运行的关键。CC和ZC都需要对联挂列车的编组状态和编组信息进行计算:

CC根据各列车单元对应的车载控制器识别号及Cab端的联挂状态,计算联挂列车的联挂编组状态;

ZC根据各列车单元Cab端的联挂状态和AP位置,计算联挂列车的联挂编组信息。

联挂编组状态和联挂编组信息中任一信息有效时,联挂列车都可以保持以CBTC模式运行,正常情况下:

头车CC采用其计算得到的联挂编组状态来识别联挂列车。若头车CC对列车联挂编组状态的识别不成功,则采用ZC计算得到的联挂编组信息识别来联挂列车。

ZC根据头车CC计算得到的联挂编组状态来识别联挂列车,并计算移动授权。若ZC收到头车CC计算得到的联挂编组状态无效,ZC则根据自己计算得到的联挂编组信息来计算移动授权。

若CC、ZC的计算结果都不可用时,CC将仅授权列车RM模式可用。

03

联挂列车的多防护包络(AP)

联挂列车各列车单元的CC同时工作,并和轨旁系统保持通信,对应的AP相互独立,即联挂前后各列车单元的CC与轨旁系统的通信方式没有发生变化,且在联挂/解编过程及后续投入正线运营的过程中,各列车单元的车载控制器识别号均保持不变。通过该方式,可确保ZC和CC能快速适应列车编组数目的变化,减少列车联挂/解编的作业时间。

 

结语

本文从列车自动灵活编组运营的功能需求入手,将灵活编组技术和全自动运行技术结合,分析了列车自动灵活编组运营的关键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实现方式,机械联挂技术成熟,具备可实施性、高效率和安全性。

近年来,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机构和集成商开展了虚拟编组的研究(最早在2000年由BOCK等人提出)。该技术实现前提是需要确保任何情况下前车制动不超过给定的“最大制动减速度”,同时后车制动不低于“紧急制动保障率”,这也是20多年来一直困扰虚拟编组技术商业运用的关键因素。同时,站台长度的匹配、编组进站后的客运组织、运行效率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从现阶段来看,以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方式实现在线机械联挂是相对更成熟、可靠、高效的方案。

作者简介

   

胡荣华

高级工程师,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技术经理,长期从事城轨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工作

来源:轨道车辆技术
轨道交通汽车通信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20
最近编辑:13天前
轨道车辆技术
硕士 传播轨交知识,结交天下好友
获赞 73粉丝 117文章 367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