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川大顶刊丨选区激光熔化AlSi7Mg合金的超高周疲劳和超低速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14天前浏览1131

摘要

正文

近日,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了激光增材制造AlSi7Mg合金的超高周疲劳和超低速裂纹扩展行为,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 “Ultra-high cycle fatigue and ultra-slow crack growth behavior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AlSi7Mg alloy” 发表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Integrity》上。

Graphical Abstract

           
金属增材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打印结构成形过程中涉及工艺参数众多,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材料内不可避免产生气孔和未熔合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材料的长寿命疲劳性能。本文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成形的AlSi7Mg合金先后进行了恒幅和变幅超声加速疲劳试验,对其超长寿命疲劳行为下的裂纹萌生特征和超低速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            
           

引用格式: Q. Zhao, X. Li, J. Hu, Y. Jiang, K. Yang, Q.Y. Wang. Ultra-high cycle fatigue and ultra-slow crack growth behavior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AlSi7Mg allo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2024, 15(2): 382-407.

本文使用光学显微镜和EBSD技术观察了材料各向异性的微观组织,然后利用CT技术扫描试样内部的三维缺陷特征并进行统计(图1)。          

图1 SLM AlSi7Mg合金的CT扫描结果          
使用超声疲劳试验机对AlSi7Mg合金进行恒幅疲劳试验(应力比为-1,应力范围70MPa至122MPa),得到了105-109次循环的高周、超高周疲劳数据(图2);疲劳试验结束后,通过SEM观察所有失效试样的断口形貌,分析了AlSi7Mg合金在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状态下的裂纹萌生特征,量化了裂纹源在缺陷类型、位置和尺寸方面的疲劳敏感性水平,提出了基于缺陷尺寸的表面、内部裂纹诱发失效的疲劳设计方法(图2)。基于恒幅疲劳试验结果,开展了两步变幅疲劳试验,得到带有“树木年轮状”标记的断口形貌;由于不同应力幅值加载下裂纹的扩展形貌存在着一定差异,基于这一特征估算出不同应力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图3)。                      

图2 SLM AlSi7Mg合金在R = -1时的S-N数据和疲劳设计方法            

         
         

图3 带有“年轮标记”的两步变幅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图及对应的超低速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论文主要结论及展望如下:

(1)增材制造铝合金的晶粒尺寸远低于传统铸造材料,尤其熔池边界处易出现细小晶粒,试件内部缺陷的球形度随着等效直径增大而减小;

(2)SLM AlSi7Mg合金不存在传统的疲劳极限,表面和内部缺陷引起的两种疲劳失效模式,其竞争关系导致了高周和超高周区域的两条独立S-N曲线,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夹杂物和未熔合缺陷;

(3)裂纹萌生区的最大缺陷主导了该合金的疲劳失效,缺陷类型、尺寸和位置的疲劳敏感性依次增大。

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后续增材制造铝合金材料疲劳性能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声明: 仅供学习交流如涉版权问题请留言          
     
来源:增材制造硕博联盟
ACTAdditiveSLM疲劳光学航空航天增材铸造裂纹理论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9
最近编辑:14天前
增材制造博硕联盟
硕士 聚焦增材制造科研与工程应用,致...
获赞 116粉丝 55文章 50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