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

6月前浏览6299
导读:本期主要是介绍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主要包括:转速环、预测模型和代价函数。    


图1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一、对MPC进行简单介绍  

模型预测控制( MPC) 又称为滚动时域控制( RHC) ,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是一种从工业过程控制中产生的新型控制算法,实用性较强,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化工、航天、能源等领域。  

一般工业过程中存在多变量耦合、非线性以及不确定性等问题,很难建立准确的模型。因此,采用经典PID 控制器或者是一些传统的控制算法所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PC 最突出的特点是“边走边优化”,且对模型的精确性要求较低,因此能够有效地用于复杂对象的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电气传动系统中时,可分为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CCS-MPC)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 FCS-MPC) 。两者的主要区别: ( 1) 优化方式不同。CCS-MPC利用数学工具对价值函数求最优解得到最优控制量; FCS-MPC 利用变换器的离散性和有限性,遍历电压矢量,价值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即最优控制量。( 2) 作用方式不同。CCS-MPC 中控制量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 PWM) 方式作用于系统; FCS-MPC中控制量直接作用于系统。与CCS-MPC相比,FCS-MPC 将目标优化和开关状态决策过程优化成一步,且具有概念简单、适用范围广、约束和非线性易纳入价值函数等优点,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MPC常见的几种控制  

MPC根据代价函数中的控制变量不同,分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和模型预测磁链控制MPFC等。  

三、MPCC实现的过程  

四、MPCC仿真系统的搭建和仿真波形分析  

图2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仿真    
(a)MPCC
(b)FOC
图3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整体仿真波形变化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MPCC控制下的转速跟随效果优于FOC控制,超调小且突加载、突减速时的性能更好。转矩脉动和电流谐波也相对较小。  
(a)FOC

(b)MPCC

图4励磁电流isd波形变化情况    
(a)FOC

(b)MPCC

图5励磁电流isq波形变化情况    
从图(4)和(5)可以明显地看出,MPCC控制策略下轴电流的动态和稳态性能都优于FOC控制策略下的轴电流。  



来源:浅谈电机控制
非线性系统仿真航天汽车电力电机PFC传动控制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0
最近编辑:6月前
清风烈酒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44粉丝 1文章 3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离散域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电流调节器设计

导读:本期文章主要介绍离散域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电流调节器的设计。通过与传统的线性PI调节器仿真验证分析,离散域下设计的电流调节器削弱了d、q之间耦合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一、引言图1-1传统线性PI调节器控制框图传统矢量控制中线性PI调节器的电流内环分别采用d、q轴两个独立的控制环,受到环路间存在交叉耦合项、控制器离散化处理时产生的误差、数字控制系统延时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该耦合项与同步角频率成正比,使得传统的线性PI调节器不能完全实现独立设计,从而导致交流电机的控制精度受到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大都采用数字控制系统,传统方法基于连续域设计的调节器,最终还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不可避免地引入误差。同时数字控制系统存在一拍延时,进一步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二、离散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传统的线性PI调节器将电流内环分离成d、q轴两个控制环,由于环路之间存在交叉耦合项导致不能实现完全独立设计。而复矢量调节器将d、q轴电流环当成一个整体,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和参数鲁棒性。2.1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图2-1IPMSM复矢量数学模型从图(2-1)可以看出,通过复矢量的表示方法,IPMSM在同步坐标系中的d、q之间的耦合以电机模型极点的虚部形式来体现,虚部的大小与同步角频率有关。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实现电流环高性能控制的关键。根据图(2-1),在静止坐标系中IPMSM模型可以由下面简单的电阻/电感复矢量传递函数来表示:2.2离散域下电流调节器的设计为了在离散域内对电流调节器的设计和性能进行分析,对IPMSM在离散域内的建模至关重要。将上式所示的物理系统转换到离散域内的通常做法是将逆变器作为一个理想的零阶保持器,则在静止坐标系中感应电机模型在离散域内的表示为: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得到:将上式转换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差分方程,然后得到旋转坐标系中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在离散域中的传递函数为:引入直接离散的复矢量电流调节器,通过在离散域内直接对电流调节器进行设计,使离散电流调节器的零点与离散的电机模型的极点对消,避免了由离散化导致电流调节器性能的偏差。图2-2离散域调节器的控制框图三、仿真建模与波形分析图3-1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图3-2传统线性PI电流调节器(1400rpm)从图(3-2)可以发现:由于d、q轴之间存在交叉耦合,在高速区域时d、q轴电流的纹波较大。由于d、q轴存在耦合,重构的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也随之劣化,如图(3-3)所示。图3-3重构的电压(静止坐标系下)图3-4离散域下PI电流调节器(1400rpm)从图(3-4)可以发现:d、q轴电流的纹波明显减小,耦合关联程度降低。重构的电压也趋于正弦。图3-5重构的电压(静止坐标系下)四、总结把d、q轴当成一个整体,在离散域下建立电流环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数字控制系统的一拍延迟来直接设计离散域电流调节器。通过仿真对比验证,采用优化设计的电流调节器,d、q轴电流动态响应快且没有超调。削弱d、q轴之间的耦合,大大提高了整体控制性能。来源:浅谈电机控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