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氢燃料汽车型式认证法规中的渗透测试:在 JRC-GASTEF 设施的分析和测试经验

6月前浏览10461

摘要:

     本文对现行氢能汽车车载储罐型式认证法规中规定的渗透测试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是从测试制定者的角度进行的,涉及渗透测试执行的准备。本文描述了根据适用的标准和法规进行渗透测试所需的仪器和设置。测试开始时的储罐条件、渗透室的配置、测试持续时间或要报告的渗透率都是法规中没有明确定义的方面。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进行渗透测试时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克服这些挑战的可能解决方案,旨在支持测试制造商并帮助制定渗透测试指南。

关键词

   渗透测试;车载氢气罐;法规;指南


介绍


       汽车中的压缩氢气容器和部件。这些标准和上述法规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氢燃料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车载储氢系统。目前,道路车辆的首选存储选择是压缩氢气。通常使用两种类型的复合材料包裹增强容器,即 3 型和 4 型储罐。 3 型是带有金属内衬和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制成的外包装的储罐。对于4型储罐,内衬由塑料材料(例如聚乙烯或聚酰胺)制成。法规[ 15、17 ]以及标准[ 20、21 ]要求进行一系列测试,以验证储罐设计的合格性和储氢系统性能的验证。其中之一是渗透测试,旨在评估氢气罐的渗透率,确定存储系统批准的最大渗透率。


      渗透是流体可以迁移穿过固体的物理现象。渗透率通常定义为原子通过支持压力差的材料的稳态扩散传输[ 22 ]。渗透首先取决于流体在固体中的溶解度,然后取决于其在固体中的扩散,如[ 23 ]中所述。渗透不仅受到流体和固体材料性质的影响,还受到温度或压力等其他参数的影响,如[ 22 , 24 ]所示。

       氢气的分子尺寸小,有利于氢气渗透穿过密封材料,再加上其可燃性极限较低(空气中的 H 2为 4% ),因此从安全角度来看,储罐中氢气渗透的分析非常重要。特别是渗透性与 4 型储罐设计相关,因为塑料材料比金属材料表现出更高的氢气渗透性。如果氢气渗透率太高,可能会形成氢气浓度超过可燃/爆炸极限的气氛,特别是在车 库等密闭环境中

     法规和标准中描述了渗透测试的要求,但是,没有关于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测试以可靠地测量和计算渗透率的指南。如果采用通用的测试方法,将有助于此类测试的执行,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并允许比较不同压缩氢气罐设计的渗透率。

      必须指出的是,缺乏描述复合材料增强容器的实验设置和氢渗透测试结果报告的出版物。据作者所知,只有两份报告[ 25、26 ]提供了此类渗透测试的信息和结果。在[ 25 ]中,渗透测试根据SAE J2579[ 21 ]进行,而在[ 26 ]中,测试程序遵循UN GTR No.13[ 17 ]。两份报告都包含实验设置、测试方案和结果的描述,但没有给出如何执行测试的具体指导。 [ 25 , 26 ]中描述的测试结果表明,3 型储罐的渗透率比 4 型储罐低一到两个数量级,证实了这些测试主要针对 4 型储罐的相关性。

      本文展示了在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 (EC JRC) 气罐测试设施 (GASTEF) 进行的渗透测试活动的实验设置和结果 [ 27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有关此类测试性能的专业知识,以支持测试设施以及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本文件中介绍的渗透测试是根据 (EU) No 406/2010 [ 15 ] 法规进行的,因为该法规是测试活动进行时有效的法规,本文的分析重点是 (EU) No. 406/2010 [15]。 406/2010,即使已被废除。必须指出的是,(EU) No 406/2010 法规中的测试要求与当前适用的标准 ISO 19881:2018 [ 20 ] 中描述的测试要求非常相似。因此,对(EU) No 406/2010法规分析得出的大部分结论也适用于ISO 19881:2018,并有助于该标准的持续修订。


根据法规 (EU) No 406/2010 和 UN GTR No. 13 的要求进行渗透测试

       氢动力车辆车载压缩储氢系统必须通过不同的测试才能在欧盟获得最终认证,这些测试反映在实施法规 (EC) No 的法规 (EU) No 406/2010 [ 15 ] 中。关于氢动力机动车辆型式认证的第 79/2009 号法规 [ 14 ]。根据法规(EU)No 406/2010 [ 15 ],渗透测试的要求为:

容器应按以下顺序进行测试。

  • 氢气加压至标称工作压力(NWP);


  • 置于 15 °C ± 2 °C 的封闭室中,监测渗透情况 500 小时,或直至稳定状态行为保持至少 48 小时。


  • 稳态渗透速率应小于每小时每升容器内容积的氢气6.0Ncm 3 。


  • 该测试仅适用于4型储罐。



       ISO 19881:2018 [ 20 ] 中描述的渗透测试与 (EU) No 406/2010 [ 15 ]非常相似。仅适用于4型储罐,要求将容器内充入氢气至标称工作压力(±1MPa),并置于15℃±5℃的密闭容器中。如果容器渗透速率稳态为每小时每升容器内容积小于6.0Ncm 3氢气,则测试通过,与 (EU) No 406/2010 不同的是,在 ISO 19881:2018 中,测试应持续进行,直到测得的渗透率达到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基于至少 3 个连续读数,间隔至少 12 小时且在前一个读数的 ±10% 范围内。

        对于 UN GTR No.13 [ 17 ],渗透测试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作为验证预期道路性能的测试序列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泄漏/渗透测试适用于 4 型储罐和 3 型储罐。 UN GTR No.13渗透测试进行如下:

图1 根据 UN GTR No.13压缩氢气罐型式认证的测试顺序 资料来源:ECE/TRANS/180/Add.13 [ 17 ]。


        每组250个气压循环后进行测试(见图1)。存储系统在标称工作压力 (NWP) 的 115% 下完全充满氢气,并在密封容器中保持在 ≥ +55 °C 的温度下,直至达到稳态渗透或 30 小时(以较长者为准)。测量由于存储系统的泄漏和渗透而产生的总稳态排放率。在这些测试条件下,压缩氢气存储系统的最大允许氢气排放量为每升存储系统水容量46mL/h。

        最后,SAE J2579-燃料电池和其他氢能汽车燃料系统标准[ 21 ],结合了UN GTR No.13[ 17 ]的渗透测试条件(55°C 下115% NWP),测试持续时间为ISO 19881:2018 [ 20 ](基于至少 3 个连续读数(间隔至少 12 小时且在读数的 +10% 范围内)达到稳态)。

(EU) No 406/2010 法规和 UN GTR No.13 渗透测试的比较

        这两项法规中渗透测试的目的是确保经过认证的车载储氢罐不会在密闭空间内积聚危险浓度的氢气。然而,每个法规的测试描述和允许渗透率的最大限制是不同的。要了解这些差异,有必要分析每项法规背后的基本原理法规 (EU) No 406/2010、UN GTR No.13 以及标准 ISO 19881:2018 和 SAE J2579 [ 21 ] 中渗透测试的定义遵循欧盟委员会卓越网络“HySafe”(2004-2009 年)提供的提案)。该提案的基本原理基于 InsHyDe 项目子任务 IP1.3 的结果。 P.亚当斯等人。 [ 28 ]总结了InsHyDe结果,描述了所考虑的不同场景以及假设,以估计道路氢车辆的最大允许渗透率。在定义这些场景时,考虑了要存储的氢气数量、氢气容器的尺寸或主要车辆尺寸等方面。不同场景中还包括与限制空间(例如车 库)相关的参数,例如尺寸、通风率或环境温度。一旦获得允许的最大氢气浓度,就进行最大渗透率的计算,定义最坏的情况。 [ 28 ]中提出的工作确定了最大允许氢气浓度为 1%(按体积计)(空气中氢气的可燃下限为 4%)。下面列出了最坏情况的假设。

  • 渗透的氢可以被认为是均匀分散的。


  • 停车位的自然通风率为每小时 0.03 体积换气量。


  • 储罐材料的最高长期温度为 55 °C。



         对不同车辆尺寸进行最大渗透率的计算;大型、小型和微型汽车。每种车辆尺寸都指定了存储量、停车位量和车辆量。表 1总结了所考虑的值。

       渗透性受温度影响,因为较高的温度会增强氢通过聚合物材料的渗透性[ 29 ]。最坏的情况是材料长期温度为 55 °C。由于型式认证测试在 15 °C 的温度下进行,因此在计算最大渗透率时要考虑修正系数。对于在 15 °C 温度下进行的测试,应用修正系数 4.7 将渗透率从最大持续材料温度 (55 °C) 转换为测试温度。在估计最大允许渗透率时还考虑了容器的老化情况。 P.亚当斯等人。工作[ 28 ]认为新储罐的渗透率低于旧储罐。由于渗透测试应该在新储罐中进行,因此使用 2 进行修正,以代表储罐寿命结束时的最坏情况。根据[ 28 ],最大渗透率可以按照等式(1)计算。

其中 MAPR 是给定测试温度下的最大允许渗透速率(mL/hr/L 水容量),C %是稳态氢气浓度(体积%),Q a是空气流量(m 3 /min) ,V为储氢水容量(L),f a为老化因子,ft为试验温度因子。根据 P. Adams 等人的说法,最大允许渗透率的最严格情况。 [ 28 ]是“大型汽车”场景。考虑到测试温度为 15 °C,在此情况下获得的值为 6 Nml/h/L。这是 (EU) No 406/2010 [ 15 ] 中指定的渗透测试期间最大允许渗透率的值。

      GTR No.13 [ 17 ]背后的基本原理也基于 P. Adams 等人提出的工作。 [ 28 ]。与 (EU) No 406/2010 类似,渗透率限制的定义是为了避免氢气浓度达到按体积计算的可燃下限 (LFL) 的 25%(即空气中的 1% 氢气)。它还将高温 (55 °C) 和低空气交换率(每小时 0.03 体积空气交换)视为最坏的情况。尽管两个法规的最大允许渗透率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相同的工作,但所做假设的一些差异导致每个法规中最大允许渗透率的值不同。这些差异可以在表2中看到,其中收集了两个法规中确定最大允许渗透率的相关参数。

       由于 UN GTR No.13 中的渗透测试是在 ≥+55 °C(最坏情况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不需要像[ 28 ]中那样包含因温度引起的修正系数。此外,UN GTR No.13 认为最坏的情况足以涵盖储罐老化对其渗透率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根据UN GTR No.13计算最大允许渗透率时不考虑[ 28 ]中描述的老化修正系数考虑到上述所有条件,UN GTR No.13规定的渗透测试中的最大允许渗透速率为46 mL/h/L,而(EU) No 406/2010 [ 15 ]中为6 mL/h/L。 


UN GTR No.13 局部泄漏测试

       (EU) No 406/2010 [ 15 ] 和 UN GTR No. 13 [ 17 ]中规定的渗透测试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在后者中,如果渗透率高于 0.005 mg/s (3.6 Nml/min)测量后,必须进行局部泄漏测试。这一附加要求是基于这样的可能性:在渗透测试期间,测得的氢气来自罐上的局部泄漏,而不是来自罐壁的渗透。如果这种局部泄漏足够大,它可能会产生持续的火焰,从而削弱材料并随后导致密封性丧失。与最大允许渗透率的定义相同,在确定局部泄漏的最大允许氢气流量时,会考虑最坏的情况。根据[ 30 ],在燃烧器配置中维持火焰的最低氢气流量(被认为是最坏的情况)是0.005 mg/s。为了将局部泄漏的最大允许氢气流量值转换为渗透率的测量单位(ml/h/L),有必要知道所测试的储罐的容积。如果以最大允许渗透率原理中考虑的最大体积(即330L)为参考,渗透率高于0.65Nml/h/L将导致进行局部泄漏测试。另一方面,如果使用 36 L 的储罐进行测试,则应针对渗透率高于 6 Nml/h/L 进行局部泄漏测试。

根据法规 (EU) No 406/2010 和 UN GTR No.13 执行渗透测试。技术挑战和观察

        (EU) No 406/2010 [ 15 ] 和 UN GTR No.13 [ 17 ]法规中制定的渗透测试协议可能会给测试执行者带来一些技术挑战,因为某些要求可能不容易实现。此外,某些条款需要额外澄清。尽管本节中介绍的分析重点是按照 (EU) 第 406/2010 号法规实施渗透测试,但也关注了按照 UN GTR 第 13 号规定测试可能遇到的挑战。

渗透测试期间罐体的荷电状态

         ISO 19880-1 [ 31 ]中定义的充电状态 (SoC)是指示储罐填充水平的参数。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其中 ρ(P,T) 是压力 P和温度 T下罐内气体的密度,ρ(P NWP ,15 °C) 是参考密度,在15 °C 和罐的标称工作压力 (P NWP )。因此,当气体密度等于标称工作压力和 15 °C 下的气体密度时,储罐被视为 100% 充满。

 


根据 (EU) No 406/2010,储罐必须在标称工作压力下填充。考虑到不同的填充模式(例如填充时间或气体预冷温度)将导致不同的最终气体温度[ 32 , 33 ],因此,最终气体密度(它表示SoC),法规(EU)406/2010要求离开渗透测试期间罐内压力及其填充水平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EU) No 406/2010 要求将储罐放置在 15 °C ± 2 °C 的封闭密封室内。这些说明可能建议渗透测试期间储罐的充电状态必须为 100%(标称工作压力和 15 °C 下的气体)。这也符合确定最大允许渗透率时所考虑的最坏情况的基本原理(满罐比空罐渗透更多)。


然而,在法规 (EU) No 406/2010 中,压力和温度目标是分离的。首先,达到标称工作压力,然后气体温度将从填充结束时的温度变化直至与渗透室的温度达到平衡。如前所述,填充结束时的气体温度取决于填充模式。该温度与压力一起定义最终的储罐 SoC。因此,对于固定的最终压力(即标称工作压力),填充条件(例如压力斜坡速率)将影响 SoC。因此,由于 (EU) No 406/2010 中既没有给出关于填充模式的说明,也没有给出关于填充结束时的气体温度的说明,所以渗透测试将在未定义的充电状态(和气体压力)下进行。在 UN GTR No.13 中,更好地描述了罐内气体的状况。其中规定“存储系统完全充满 115% NWP 的氢气(满填充密度,相当于 +15 °C 时的 100% NWP,在 +55 °C 时为 113% NWP)并保持在 ≥+ 55°C”。因此,渗透测试必须在SoC为100%的槽中进行。然而,至于欧洲法规,并没有提及填充模式。

渗透室配置

       在这两个法规中,都要求将储罐放置在“封闭的密封室”((EU) No 406/2010)或“密封容器”(UN GTR No.13)中。没有给出关于该渗透室的附加信息或描述。例如,没有指定测试期间填充室的气体的性质或渗透室内部的压力。另外,未指出渗透室的构造。测试人员可以选择“气密”或“流通”配置。在气密配置中,测试期间从储罐渗透的氢气将积聚并与渗透室内已有的气体混合,并保留在渗透室内。相反,在“流通”配置中,气体将不断地循环通过渗透室,收集罐渗透的氢气。“密封”或“封闭”等术语可能导致基于气密室配置的测试台设计。然而,这种配置带来了一些挑战,可能会影响测试的性能以及所获得的结果。

测试时,氢气渗透会在自由体积(腔体内未被储罐和辅助设备占据的体积)内添加气体。在具有气密结构的腔室中,渗透的氢气会增加其内部的压力。压力增加将与氢气渗透速率直接相关,并且还与室内自由体积的大小相关。

考虑到法规 (EU) No 406/2010 (6 Nml/h/l) 中的最大允许渗透率,并且根据该法规,渗透测试可能持续长达 500 小时,内部容积为 36 L 的储罐(小尺寸)在渗透测试中可以渗透近 108 L(约 9 g)的氢气(并且仍然通过测试)。例如,如果渗透室的自由体积等于测试期间渗透的氢气体积(108L),则室/容器内的气压将增加两倍,这种压力增加可能会损害室/容器的密封,从而使部分渗透的氢气在被纳入渗透率的计算之前离开室。必须提醒的是,气体渗透过程中传质的主要驱动力是进料(罐内的气体)和渗透物(渗透室中的气体)之间的分压差[ 34 ]。因此,腔室内部的压力增加将减小罐内的氢气与罐周围的氢气之间的分压差。分压差的减小足以影响渗透率。

        除了压力增加之外,在具有气密配置的腔室中进行渗透测试期间氢气的积累可能会增加腔室内的氢气浓度,最终达到高于较低可燃性水平 (LFL) 的值,从而造成不安全的情况,特别是当测试后打开腔室。为了确保氢气浓度低于 LFL(空气中 4% H 2),渗透室内的自由体积必须至少比测试期间罐渗透的氢气体积大 24 倍。

      上述挑战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足够大自由体积的渗透室来解决,以减少氢气积累对压力和氢气浓度的影响。然而,这可能导致渗透室的尺寸太大而不实用。此外,建议在测试前使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填充腔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打开前对其进行冲洗,特别是在存在氧气的环境中。此类做法将有助于避免渗透测试过程中因氢气积聚而出现不安全情况。

       具有“流通”配置的腔室将限制上述挑战,因为氢气不会积聚在腔室内部。此外,“流通”配置可以更好地复 制确定最大允许渗透率时假设的情况(参见法规 (EU) No 406/2010 和 UN ECE GTR No.13 中渗透测试的比较部分)。然而,这种配置也可能给测试执行者带来一些挑战。由于我们的测试设施中使用的渗透室基于“流通”配置,因此稍后将在描述 GASTEF 中的仪器设置和渗透测试执行时讨论其挑战。

渗透测试的持续时间

       渗透测试的持续时间在测试开始时未知。根据 (EU) No 406/2010,测试在 500 小时后或稳态行为保持至少 48 小时后完成。同样,UN GTR No.13要求测试持续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最短测试持续时间为30小时。

       这两个法规都提到了稳态渗透率,但是,这些文件中没有提及定义稳态的条件,因此,稳态的定义留给测试执行者的判断。鉴于缺乏定义,如果测试按照 (EU) No 406/2010 进行,测试执行者可能会决定进行 500 小时测试,而不是根据稳态条件完成测试(这可能导致一个更短的测试)。然而,如果测试按照 UN GTR No.13 进行,则测试执行者必须确定何时达到稳态并定义测试最终确定的标准。渗透测试中稳态的定义可以在 ISO 19881:2018 [ 20 ] 中找到。其中,渗透测试的稳态被定义为“至少 3 个连续读数,间隔至少 12 小时,且在前一个读数的 ±10% 范围内”。 SAE J2579 [ 21 ]中也找到了渗透测试中稳态的相同定义。如 ISO 19881:2018 中所述,基于相对差异的稳态定义可能会导致渗透率非常低的储罐的测试持续时间更长。在这些情况下,渗透率的微小变化可能仍高于 ISO 19881:2018 中提到的读数之间 10% 的限制变化,而在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类似甚至更高的变化将落在 10% 限制以下。[ 26 ]中也指出了 UN GTR No.13 中缺乏稳态定义,其中 Dixon 和 Smutny 在他们的测试活动中使用了 SAE J2579 给出的定义来识别稳态。

渗透率的计算

     法规(EU) No 406/2010和UN GTR No.13要求在渗透测试期间测量储罐的氢气渗透率,以确保不超过最大允许渗透率限制。在 UN GTR No.13 [ 17 ] 中,渗透速率以 ml/h/l 为单位,而 (EU) No 406/2010 则规定渗透速率是根据正常条件 (Nml/h/l) 计算的。正常条件是指温度为 20 °C、压力为 1.01325 bar。必须记住的是,根据 (EU) No 406/2010,测试期间渗透室的温度应为 15 ± 2 °C,但没有给出有关渗透室内部压力的信息。根据渗透室的配置,渗透速率的计算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仪器。除了用于监测室内氢气浓度变化的氢气检测器或气体成分分析装置(例如色谱仪)之外,在“气密”配置中,还需要确定室内的自由体积来计算渗透率。除了氢气监测之外,“流通”配置还需要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在“流通”配置中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和仪器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法规中并没有明确应报告哪个渗透率值。例如,法规 (EU) No 406/2010 规定稳态渗透率必须低于 6.0 Nml/h/l,并定义了渗透率结束时的三种可能情况。渗透测试。这些场景可以是: 1) 测试结束时的渗透率在 48 小时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条件; 2) 渗透率在 500 小时测试后处于稳态条件,3) 渗透率在 500 小时测试后达到非稳态条件。测试执行者可能会发现很难选择要报告的正确渗透值。此外,如前所述,缺乏达到稳态条件的定义,使得稳态渗透率的确定具有挑战性。在第一种情况下,测试执行者可以选择报告过去 48 小时的平均渗透率值,或者报告在测试结束时确定的值。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但此外,可以考虑稳态条件下的所有时间(而不仅仅是 48 小时)对渗透率进行平均。在第三种情况下,测试执行者可能会选择报告渗透率的最后确定值,因为尚未达到稳定状态,尽管考虑了法规 (EU) No 406/2010 渗透测试的基本原理,该值还可以报告考虑整个测试持续时间的平均渗透率。当型式认证测试中储罐的渗透率接近最大允许限值时,缺乏关于报告哪个渗透率值的明确指导可能尤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报告的渗透率值可能低于其中一种情况的允许极限,而对于其他情况,该值可能高于最大允许极限。

 

GASTEF 渗透测试实验装置的描述

本出版物中描述的渗透测试是在 JRC 储气罐测试设施 (GASTEF) 进行的。该欧盟委员会测试设施的详细描述可以在[ 22 ]中找到。根据 (EU) No 406/2010 和 UN GTR No.13 法规,在渗透测试期间将储罐放置在封闭的密封室内。 GASTEF 渗透室基于 STORHY 项目框架中开发的设计 [ 35 ]。它由一个铝筒和两个相同材质的盖组成,其设计及尺寸如图2、图3所示。每个盖都有一个中心孔,可容纳水箱的突出端凸台。在盖子上钻了额外的孔,以允许连接外部设备,例如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图2 .准备在 GASTEF 中进行测试的渗透室(左),用于确保渗透室密封性的环氧树脂(右)。



图3 .用于渗透测试的仪器设置,其中储罐被封装在腔室中。


该室通过六根带有螺纹端的杆封闭,该杆连接两个盖子。放置在每个盖上的专用凹槽中的 O 形圈可确保在拧紧螺纹端连接杆时腔室的圆柱形部分与盖之间的密封性。水箱的每个凸台上都放置了一个额外的 O 形圈,以避免通过盖子的中心孔泄漏。此外,突出的水箱凸台与盖子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环氧树脂,以避免任何泄漏(见图2)。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这种渗透室设计,渗透室的尺寸由待测试的罐的尺寸给出。因此,如果需要测试更大直径或不同长度的罐体,则需要建造新的渗透室。


如图3所示,渗透室和罐体均配备有一系列传感器(温度、压力和氢气浓度)和两个质量流量控制器。该设备用于按照 中描述的方法计算被测储罐的渗透率。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一根热电偶(TC-T) 用于监测罐内氢气的温度变化。它是在导向装置的帮助下从后侧(与气体入口相反)引入的。热电偶 TC-PC 测量渗透室内的气体温度。


位于罐后部的压力传感器(PT-T)监测罐内气体的压力,如图4所示。它的量程为 0 至 1000 bar,精度≤量程的 0.1%。附加压力传感器(PT-PC) 用于监测渗透室内部的压力。该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为 1–10 bar,总精度为范围的 ±1%,温度范围为 -10 °C–50 °C。

      

    热电偶 TC-T 与 PT-T 组合用于监测罐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变化,特别是在灌装过程中,而 PT-PC 和 TC-PC 用于监测罐周围气体的状况正在测试的坦克。为了计算罐渗透率,需要监测渗透室内的压力和温度。此外,还需要监测渗透室温度,以确保测试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渗透室设计允许“气密”和“流通”配置,并且在第一种方法中,考虑使用“气密”配置的渗透室。然而,由于腔室内的自由体积较小(约 16 L),因此决定更改为“流通”配置。因此,该装置中包括两个质量流量控制器,用于调节和测量进入(MFC 输入)和离开(MFC 输出)渗透室的循环气体的流量。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入口气体流量范围为0-700 Nml/min,而出口气体流量可控制在0-3000 Nml/min范围内。

从图3中可以看出,气体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渗透室的相对侧。这种构造有利于气体循环通过整个渗透室,减少了气体优先路径的可能性,该优先路径可能导致氢气在循环气体未到达的渗透室区域中积聚。


三个氢气传感器(HS-1、HS-2 和 HS-10)用于确定离开渗透室的气体中的氢气浓度。这些氢气浓度值将有助于计算被测储罐的渗透率。这些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导率。由于渗透率在测试开始时未知,因此每个传感器都配置(遵循制造商指示)以在特定的氢气浓度范围(氮气中的 0–1%、0–2% 和 0–10% 氢气)内进行测量),以确保测试过程中氢气浓度的准确测量。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选择不仅基于适用性,还基于商业可用性。


压力、温度传感器、氢气传感器和质量流量控制器在测试活动之前进行了校准。校准程序在[ 36 ]中描述。


如前所述,法规中没有任何关于渗透室内部气体压力的说明。在此处介绍的测试过程中,渗透室中的压力为 1.5 bar,以确保没有外部气体进入渗透室。


出于操作和安全原因,渗透室放置在套筒内,如图2(左)所示。套筒用作环境室,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保持设定温度。因此,渗透室温度控制是通过加热(或冷却)渗透室周围的气体(即套筒温度)来实现的。此外,它有助于收集从渗透室冲洗的气体或来自渗透室的任何泄漏。收集在套筒中的气体以安全的方式被冲出测试设施。


为了防止在渗透测试过程中通过进气管线从储罐泄漏,常开阀门,在套筒外侧的进气管线中安装了。当储罐填充过程完成时,该阀门关闭,并保持关闭状态,直到渗透测试结束。


表3显示了渗透测试期间记录的数据信号的完整列表。数据采集通过两个 MTL 系统(每个 8 个通道)和一个 Mini-8 系统(32 个通道)进行。数据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6秒。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图4描述了渗透测试期间具有“流通”配置的渗透室中的情况。从储罐渗透的氢气(即渗透率 QH2,in)要么被引入渗透室(QN2,in)的氮气冲走(QH2,out),要么积聚在室内未被渗透室占据的体积中。储罐、管道和测试设备(VF,即自由体积)。因此,渗透的氢气可以如等式(3)中给出的那样计算,其中QH2,acc表示渗透室中氢气的积累(作为流量)。

因此,知道渗透室中的氢气浓度([H2])、渗透室中气体所占的体积(VF)以及离开渗透室的气体流量(Qout)即可获得渗透速率。然而,从技术角度来看,准确测量气体混合物的流量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当混合物浓度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变化时。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渗透速率,离开腔室的气体混合物流速 (Qout) 可以与单一气体入口流速(QN2,in) 相关,如下式所示。

由于测试开始时腔室充满氮气,腔室内部的氮气量应随着渗透测试而减少(QN2,红色)。该氮气减少量加上氮气入口流速等于渗透室出口处的氮气流速(等式(8))。由于渗透室内氢气浓度的变化量在绝对值上等于氮气浓度的变化量,因此测试过程中渗透室内积累的氢气流量等于渗透室内的氮气流量减少量。因此,分庭:

方程(10)定义了给定时间段(Δt)内的渗透率。假设渗透速率在 Δt 期间保持恒定。然而,在此期间,渗透室中的氢气浓度([H2])和进入渗透室的气体的流量(QN2,in)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提出了公式(11)来计算渗透测试期间的渗透率,其中考虑了这些参数([H2]av和QN2,in,av)在该时间段内的平均值。

在此介绍的实验装置中,入口氮气流速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MFC,见图3)进行测量和控制。使用位于渗透室出口处的三个氢气传感器(HS-1、HS-2和HS-10,也在图3中)测量气体混合物中的氢气浓度。质量流量控制器提供的值以 Nml/min 为单位,因此,根据法规 (EU) No 406/2010 [ 15 ] 的要求,获得体积归一化渗透率 (Ncm 3 /h/l),该值由公式(11)得到的结果应乘以60(分钟/小时)并除以罐的标称内容积(VT),如公式(12)所示。自由体积 (VF) 和罐体积 (VT) 应以 cm 3为单位提供。 

渗透测试过程中选择高流速或渗透室内大的自由体积可能会导致渗透的氢气高度稀释。这将使氢传感器难以检测到它。因此,必须根据预期的渗透率和氢气传感器的氢气检测范围来选择该流量。由于很难预测渗透率,因此使用具有不同检测范围的多个传感器将有助于减少这种渗透率不确定性的后果。

请注意,质量流量计通常提供正常条件下的流量值(例如Nml/min)。为了将渗透率值转换为 UN GTR No.13 规定的 ml/h/l,还需要渗透室的压力和温度。bar) ),按照 (EU) 第 406/2010 号法规的要求。在此条件下,坦克的SoC为 97.6%。这是本文所示渗透测试的目标 SoC。


为了计算充装过程中的 SoC,使用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图 3中的 TC-T 和 PT-T )来获取罐内气体的密度,如下式(2)和[ 37 ]中所述的公式测定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氢气密度。 SoC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例如使用氢气流量计来测量引入罐中的氢气量,或者通过对罐进行称重来确定在填充过程中注入了多少氢气。


在图5中,可以看到在渗透测试的填充阶段罐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缓慢地填充罐以避免氢气温度大幅升高。填充结束时的 SoC 为 97.8%(目标为 97.6%)。总填充过程持续约 53 分钟。图 5中的压降(开始填充后约 40 分钟)是由于控制软件出现问题造成的,控制软件在保持罐内压力 1 分钟后开始排空。随后,此时压力已降至 650 巴,填充过程重新开始。大约 9 分钟后,达到目标 SoC,导致填充结束时的压力接近 790 bar。然后根据渗透测试的要求将保持时间设置为500小时。

图5。渗透测试填充阶段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图6示出了渗透测试期间罐内氢气的压力和温度、渗透室内部气体温度以及罐的充电状态的变化。一旦达到气罐温度和渗透室温度之间的温度平衡(大约 50 小时后),压力和温度保持恒定。

图6 .渗透测试期间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由于操作限制,保存时间在 474 小时(而不是 500 小时)后到期,开始清空储罐。这种减压及其对其他参数的影响也可以在图7图8中看到。渗透测试持续到所需的500小时需要重新调节罐内的氢气压力,如图6所示。

图7 .渗透测试期间氢传感器的响应。


图8 .根据 (EU) No.406/2010 测试期间的渗透率演变


定义稳态行为。因此,决定进行测试直至达到该规定的最大测试持续时间500小时。从图8中可以看出,测试结束时达到的最大值为0.85 Nml/h/l,然而,测试474小时后发生的意外降压事件导致渗透速率突然增加。减压前,渗透速率值为0.78Nml/h/l。无论如何,这两个值均远低于法规 (EU) No 406/2010 规定的渗透率阈值(6 Nml/h/)。


从图8中也可以看出,渗透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分析降压事件前100小时内的渗透率趋势,可以估计渗透率每小时增加0.00197 Nml/h/l。据此,经过3127小时(130多天)的测试就达到了渗透速率限值(6Nml/h/)。如果考虑渗透速率每小时增加 0.00197 Nml/h/l,则 500 小时后的渗透速率将为 0.83 Nml/h/l,而不是 500 小时后测试结束时达到的 0.85 Nml/h/l。减压事件。


通过渗透速率随时间的积分获得已渗透的氢气总量。在本次测试中,渗透的氢气总量为5642 Nml(时间平均渗透速率为0.31 Nml/h/l),按质量计算相当于0.51 g氢气。这个量明显小于通过比较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水箱的 SoC 计算出的量。正如已经提到的,两种方法提供的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SoC 计算中使用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有限。


渗透率的稳态行为已根据 ISO 19881:2018 [ 20 ] 定义进行了分析,该定义要求“至少 3 个连续读数,间隔至少 12 小时,且在前一个读数的 ±10% 范围内”。研究了两种方法来识别稳态。在第一种方法中,每 12 小时读取一次渗透率读数,并与之前的读数进行比较,看看相对差异是否在 ±10% 之内;在第二种方法中,考虑了 12 小时期间的平均渗透率。


在图9中,描绘了渗透率读数之间的相对差的绝对值以及渗透率的演变。图 9中绘制的渗透率基于每 12 小时采集的读数。因此,图 9中渗透率曲线的演变与之前图中显示的渗透率演变略有不同。为了帮助识别何时达到稳态条件,在图 9中用虚线绘制了定义稳态的 10% 限制。

 图9 .稳态条件分析。左图展示了整个测试过程。右图重点关注最后 300 小时的测试。


在测试开始时,可以观察到渗透率读数之间的相对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测试的前几个小时渗透率值较低。根据这种方法,经过 312 小时的测试后达到稳态条件。此时的渗透率为0.42Nml/h/l。


在第二种方法中,所考虑的渗透率读数对应于 12 小时内渗透率的平均值。该读数与前 12 小时对应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该方法的结果也可以参见图9。该方法得到与第一种方法相同的结果,在测试开始后 312 小时达到稳定状态(对应于渗透速率为 0.42 Nml/h/l)。


使用这两种方法,在测试结束(500 小时)之前达到稳定状态(基于 ISO 19881:2018 [ 20 ] 给出的定义)。如果测试在达到稳定状态时停止,则渗透率的值将明显低于 500 小时后结束渗透测试时获得的值(约 50%)。


作为此处介绍的测试活动的最后一步,渗透测试继续运行,但将渗透室内的温度升至 55 °C,以复 制 UN GTR No.13 中指定的条件。测试的第二部分运行了 350 小时。罐内气体温度、渗透室中气体温度、气罐压力和罐充电状态(SoC)的变化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内部气罐温度随着渗透室中的温度而升高。内部储气罐压力相应增加,因为如果储气罐没有泄漏,氢气密度(因此充电状态)应保持恒定。达到的最大压力为 788 bar,等于 NWP 的 113%(UN GTR No.13 要求压力为 NWP 的 115%)。


图10。根据 UN GTR No.13,渗透测试期间压力、温度和荷电状态的变化。


测试的第二部分期间的渗透速率描绘于图12中。除了渗透速率之外,图 11还显示了内部气罐温度和进入渗透室(MFC 中)的气体流量的变化。正如预期的那样,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这种增加,决定将冲洗渗透室的气体流速从最初的 200 Nml/min 提高到 350 Nml/min。其目的是稀释渗透的氢气,避免氢气浓度过高而超出氢气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图11。根据 UN GTR No.13 渗透测试期间的渗透速率演变。


图12。根据 UN GTR No.13 进行渗透测试期间的稳态分析。


 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渗透率非常低的储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因为渗透率的绝对变化较小,需要低于定义稳定状态条件的 10% 限制。未来法规中包含的稳态定义也应考虑这一方面。此外,稳态的明确定义将有助于减少测试时间,从而减少储罐型式批准过程的成本。


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要报告的渗透率值([ 15 , 17 ])。测试执行者可以选择报告测试结束时的渗透率值或测试平均值。当被测储罐的渗透率接近最大允许极限时,这一点可能至关重要。


渗透测试在 JRC GASTEF 设施中进行,首先按照 (EU) No 406/2010 的要求进行,第二步在 UN GTR No.13 条件下继续进行。接受测试的储罐的渗透率远低于 (EU) No 406/2010 和 UN GTR No.13 规定的最大允许渗透率。此外,考虑到 ISO 19881:2018 定义的稳态条件,测试持续时间可能会缩短,因此,渗透率将导致比 500 小时后完成测试所获得的值更低的值(欧盟)第 406/2010 号。按照 UN GTR No.13 方案进行测试期间渗透率的演变与 Dixon & Smutny [ 26 ] 报道的类似。在[ 26 ]中也指出了UN GTR No.13中缺乏稳态定义,其中作者使用SAE J2579给出的定义来识别渗透中的稳态条件。


这里介绍的进行渗透测试的整个过程的分析旨在为测试制定者提供指导和帮助,因为据作者所知,还没有任何出版物包含此类信息,特别建议这样做。

在储罐、连接件和渗透室中进行泄漏测试。考虑对渗透室加压,以避免空气或外部气体渗透。测试前使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填充腔室,并在打开前用惰性气体冲洗腔室。


避免使用SoC来计算渗透率。 SoC 的确定依赖于仪器(温度和压力传感器、质量流量计或称重传感器),其精度太低,无法以所需的精度水平识别渗透率。


一旦残余氢气从渗透室中冲出,或至少在测试开始时罐中残余氢气产生的渗透速率增加后测得的氢气浓度达到最小值,就开始计算渗透速率。


对于具有流通配置的测试装置,应考虑渗透室中可用的自由体积和预期的渗透率来设置通过渗透室的流速,以避免渗透的氢气高度稀释,从而导致氢气测量困难渗透。

使用多个具有不同检测范围的氢传感器来减少渗透率的不确定性。或者使用色谱仪或质谱仪,它们的检测范围比氢传感器更高,尽管它们更昂贵。

由于质量流量计通常提供正常条件下的流量值(例如Nml/min),因此当按照UN ECE GTR No.13进行测试时,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是渗透室中必要的装置,因为渗透率值应为以毫升/小时/升为单位报告。

JRC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渗透测试结果的可复 制性和可重复性以及渗透室温度对渗透测试持续时间的影响。本文来源(Permeation tests in type-approval regulations for hydrogen fuelled vehicles: Analysis and testing experiences at the JRC –GASTEF facility


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Adams复合材料燃烧燃料电池通用汽车爆炸材料物流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1
最近编辑:6月前
气瓶设计的小攻城狮
硕士 从事IV储氢气瓶行业。
获赞 21粉丝 45文章 1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IV储氢气瓶聚合物内胆与金属连接器之间的粘附性增强

摘要由于氢气燃料在清洁和可回收能源中的应用,氢气燃料罐制造的重要性是替代石油燃料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它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塑料内胆,作为氢气逃逸的屏障,以及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层以增强罐体。塑料内胆可以通过旋转成型或吹塑制造。在旋转成型中,金属凸台直接嵌入模具中,并在缠绕步骤之前粘附在聚合物上。然而,在吹塑中,金属凸台焊接到内胆聚合物上。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旋转成型显示出更好的反馈,因为它具有组装凸台和内胆部分的能力,并且还可以同时制造该部件,没有焊接引起的缺陷。此外,通过有效的表面处理可以获得聚合物对金属的粘附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这些方面,对粘附概念的良好了解可能是有用的。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可应用于旋转成型的铝(金属)和中密度聚乙烯(内胆)的可能处理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粘附行为。这些表面处理方法是阳极氧化、火焰处理、用不同平均粒径的砂粒喷砂处理和用聚乙烯接枝(PEG)涂层(CEA专利号FR3035173)。尽管机械测试结果如此,发现喷砂处理(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值)与PEG涂层相结合,在金属/聚合物界面处的粘附性比旋转成型中的其他可能方法表现出更高的粘附性。这些不同表面处理的微观结构证实了获得的机械结果。关键词聚合物-金属粘附旋转成型阳极氧化喷砂处理简介如今,氢气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替代能源之一。由于其几乎有“无限”的来源,并且使用这种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所以它是多年来最有用的燃料之一[1,2]。因此,氢气的储存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征。氢气密度低(例如,1千克氢气在室温下占据11立方米的空间)[3],这导致储存体积增加,从而导致氢气储存的发展。已经利用了多种储存氢气的方式,如聚合物/复合泡沫、液体储存罐和高压储存容器[4–6],但由于其在工业中的不同应用,技术倾向于增强和改进高压储存容器。高压储存容器有四种类型/代,如下[7,8]:&类型一:金属容器。&类型二:用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包裹的厚金属内胆环。&类型三:完全用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包裹的金属内胆。&类型四:完全用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包裹的聚合物内胆。图1:IV型压力容器示意图。这四种上述类型都可以储存氢气,但选择它们的差异是基于最终应用(例如成本、技术性能等)。类型一对于H2作为工业气体有用,而类型二在更高压力的情况下有用。类型三和类型四主要用于重量节省很重要的便携式应用,但它们要贵得多[9]。图2阳极氧化图3火焰处理最近,第四代(类型四),用于高压气态氢气储存,正在为大多数行业考虑,这导致在各种技术中有更多的改进考虑。关于类型四氢气压力容器的最新发展在不同方面显示出可接受的结果。由于这一代包括:&聚合物的内层(作为阻挡氢气的作用)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外层(作为机械强度的作用)。&金属底座,它集成到罐中,确保罐加载氢气。由于氢气的渗透性和存在于高压储存容器中的非常高的压力,关键要点之一是聚合物(内层)和金属底座之间的界面。这导致成为氢气扩散最可能的位置。事实上,尽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聚合物内胆和金属底座之间的界面仍然是高压容器的薄弱点。因此,在该界面处应用将聚合物粘附到金属的不同方法得到了发展,并且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以获得更好的粘附性能[10]。图4喷砂处理制造内部聚合物衬里有两个常见程序:&通过应用聚合物粉末的旋转成型工艺。&挤出吹塑。在旋转成型中,填充口可以直接嵌入模具中,并在缠绕步骤之前粘附在聚合物上。然而,在挤出过程中,金属凸台焊接到内胆聚合物上。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旋转成型显示出更好的反馈,因为它具有组装凸台和内胆部分的能力,并同时制造该部件,没有焊接引起的缺陷。图5PEG涂层处理的程序:a.使用贴纸分离铝的适用表面,b.用PEG粉末覆盖接触表面,c.将样品在200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旋转成型是一种用于转化塑料材料的工艺,用于制造小或大尺寸的空心部件,甚至是双层壁部件。旋转成型的原理相对简单;然而,它允许制造复杂的部件。这两个优点是其成功的关键参数。第一个描述类似旋转成型设备的机器的专利建于1935年。1941年由联合碳化物公司引入的塑溶胶(PVC)的推出,使旋转成型有了首次发展。1950年聚乙烯的工业使用及其在1960年左右以微粉化形式的可用性,使其成为该工艺的理想材料。图6滚塑过程然而,该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事实上,它被认为是为小批量保留的,并且在可使用聚合物的选择上具有限制性(主要是聚乙烯)。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工艺控制手段的进步,使得能够重新审视这一判断。因此,最近的发展导致设计师将此技术视为挤出吹塑的替代方案。总的来说,旋转成型过程有四个步骤:&装载模具:模具通过聚合物粉末充电,然后关闭。此数量必须预先定义,以便获得具有所需厚度的形状。关闭后,模具开始在两个正交轴上以2-4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加热:然后将旋转模具放置在烘箱中,在那里加热到聚合物粉末的熔化温度,然后开始熔化并逐渐采用模具的内部形式。旋转继续,直到材料相当分布,以便零件的厚度处于最可用的恒定值。热量通常由燃气燃烧器或燃料油提供,但也可以通过电阻或微波产生。&冷却:随着双轴旋转的继续,模具被转移到冷却站。为了冷却模具和聚合物,将使用水、空气或两者的组合。冷却一直持续到聚合物凝固。&脱模:冷却后,模具被转移到装载/卸载部分。模具打开,最终产品从模具中取出。一旦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模具就可以重新装载,并且循环可以重新开始。粘附取决于制造方法以及各层的化学性质以及各层之间的相对配置。这通常是通过使用粘合剂或挤出层压工艺来完成的。在旋转成型领域,聚合物和金属材料之间的粘附兴趣来自于以下两种情况:&在过程结束时释放零件: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是避免两个可能阻碍轻松释放的零件之间的粘附。&使用金属嵌件: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在聚合物和金属材料之间获得良好的粘附。有不同的粘附理论,即润湿(吸附)理论[11,12]、静电(接触充电)概念[13]、机械联锁理论[14,15]、化学结合原理[13]和扩散原理[16]。这些理论解释了两种材料之间粘附的不同现象。这些理论呈现了粘附的性质以及可能影响两种材料之间界面性能的参数。图7a.模具配置;b.剪切试验设置。所提出工作的目的是分析所有可能的表面处理,以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或它们的混合的可能性。首先,确定了氢气储存罐的简单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含四个主要部分:聚合物的内层、金属底座、复合部件和衬里/金属的接口。在这项工作中,将重点关注衬里/金属部分的接口。本文包括四个部分,包括本介绍。应用材料和各种表面处理的描述被呈现出来。然后,介绍了不同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便通过应用的特征测试看到每种处理的效果。实验程序材料储罐的衬里部分由聚合物和金属段制成。本研究中使用的聚合物粉末由位于英国的Matrixpolymer®提供,是密度为0.93克/立方厘米的中密度聚乙烯(MDPE)。MDPE的熔化温度为125.5°C。铝6061-T6杆被提供为具有外部半径14毫米、内部半径6毫米和高度70毫米的空心圆柱体,作为现有氢罐的凸台。图8对铝棒采用不同处理表面处理的描述火焰处理为了研究火焰处理的效果,使用丁烷气体火焰在约1000°C的温度下进行了火焰表面处理,距离火焰主反应区顶部到铝试样自由表面的距离为5厘米(图2),在两个不同的时间(15秒和60秒)。目的是观察火焰预处理对界面粘附的影响。由于第一次处理时间,选择的燃烧过程的平均速率为14毫米/秒。阳极氧化过程阳极氧化程序影响铝凸台的表面腐蚀。为了进行这种处理,Restom®AluorDecapDDM2050Restom®AnodiLyte6200和钛板分别用作清洁剂、电解质和阴极(图3)。铝(Al)部件首先在溶液中清洗2分钟并干燥。铝棒在硫酸(H2SO4)中浸泡1小时,电流为1.3A,电位差为3.17V。喷砂处理基于图4所示的示意图,使用OTMT机器型号OT10进行喷砂处理。铝基板通过具有两种不同平均尺寸的SiO2颗粒进行喷砂处理,其中第一个网孔的平均直径为400±30微米,作为较大的网孔,第二个网孔的平均直径为212±30微米,作为较小的网孔。事实上,粗糙度是通过改变颗粒尺寸和喷砂时间来调节的,喷砂时间分别为5秒和15秒,而其他参数是固定的:喷砂距离为5厘米,气压为7巴,喷砂角度为45°。表格1:MDPE和PEG的熔化和结晶温度。聚乙烯涂层通过以下方法沉积到铝基板上。在涂覆之前,样品用丙酮清洗。如图5所示,通过贴纸将聚合物和铝棒之间的接触表面分隔开。在这种方法中,样品在200°C下加热20分钟,然后放入PEG粉末浴中,通过转动使粉末覆盖样品。样品立即回到200°C的烘箱中放置15分钟。最后,通过去除贴纸,样品就可以准备进行旋转模塑了。图9.旋转模塑过程中烘箱和聚合物的温度演变样品制备:旋转模塑机一种实验室规模的旋转模塑机(LAB40)(由STP制造的穿梭型)带有铝制圆柱模具,已被用于制造聚乙烯部件(如图6所示)。Datapaq®Tracker遥测系统用于在加工周期中实时测量模具外壁、烘箱和内部空气的温度。在将聚合物粉末装入模具后,启动模具旋转速度和热循环。两个轴的模具旋转速度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都是9和7.5RPM。表征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为了确定熔化和结晶温度,使用了“TAInstrumentsQ10V9.0Build275”的设备。样品从环境温度放入密封的铝胶囊中,以2°C/min的加热速率加热到180°C,然后冷却到环境温度。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4800)、光学显微镜(OM)(ZEISS)和接触轮廓仪(VEECO)被用来获取表面的形貌信息。机械测试后失效表面的形貌通过SEM和OM仪器展示,以确定机械测试后的聚合物-金属联锁和微观结构。通过在特定接触力下横向移动金刚石触针来测量其垂直位移,使用接触轮廓仪检查铝表面的粗糙度。图10a部件的几何形状和b样品的横截面图11.不同火焰处理时间(15秒和60秒)和未处理样品的剪切曲线。机械测试为了分析衬垫/铝界面的机械行为,需要设计一个独特的装置来考虑机械行为。如图7a所示,使用了一个特别设计的模具来进行机械测试。为了进行剪切测试,在室温下以2毫米/分钟的应变速率使用了INSTRON5881拉伸机(图7b)。结果与讨论铝棒的宏观视图在本研究中,对铝棒进行了不同的粘附处理。图8展示了铝棒在不同处理前后的情况,每种处理的效果将在以下部分进行解释。为了了解每种处理对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未处理的铝棒也进行了表征。DSC分析DSC测量提供了结晶和熔化温度。根据DSC的结果(表1),为旋转成型过程选择了优化参数。表2两种不同火焰时间及未处理样本的剪切结果”。旋转模塑过程MDPE在旋转模塑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12.(a)未经过火焰处理的样品和(b)经过60秒火焰处理后的样品的横截面。考虑加热和冷却阶段期间不同步骤的温度演变如图9所示。它还表明了MDPE在相变过程中的行为。在这条曲线中,有几个阶段可以监测MDPE的物理状态变化,如下所示:在点A(MDPE的熔化温度),与内部模具表面接触的第一层聚合物颗粒达到MDPE的熔化温度,通过烧结转变为第一层熔融层。该部件在B点和A点之间形成。在B点和C点之间,熔融的聚合物越来越多地变得液体。在C点和D点之间,模具被放置在冷却站中,因此MDPE的温度下降。D点对应于MDPE的结晶温度。在D点和F点之间,存在液固混合物。超出F点,材料完全固化,部件形成。图13.阳极氧化和未经处理的样品的剪切曲线样品的最终形状氢气储罐在直径为28毫米、长度为35毫米的圆柱体表面与铝凸台接触。为了进行剪切测试,使用了一种创新的模具,将最终的部件切割成保持中间(10厘米)结构(图10a)。圆柱形接头的界面应考虑施加到该界面的剪切应力(图10b)。样品的特定形状需要一个特殊的模板进行测试。可以注意到,凸台和衬垫之间的接触表面是凸台下半部分的外表面。表3.阳极氧化和未经处理的样品的剪切结果不同粘附处理的分析火焰处理火焰处理对Al/MDPE界面的粘附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界面的粘附性。火焰处理在两种不同时间(15秒和60秒)的剪切结果如图11和表2所示。可以注意到,对于每种条件,进行了三次测试。火焰处理后的样品与未处理样品的剪切行为相比,火焰处理对Al/MDPE粘附性的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很小。剪切应力(t)值从1.6变为1.9MPa。然而,火焰处理后的剪切模量(G)从2.44MPa增加到7.1MPa。这个问题可以在微观尺度上进行分析。为了证明这些结果,对经过60秒火焰处理和未经过火焰处理的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图12)。可以观察到,经过60秒的燃烧后,铝的表面相对光滑,没有明显的粗糙度。图14:aMDPE表面与阳极氧化铝接触,b阳极氧化铝与MDPE接触。从图11可以看出,当火焰燃烧时间从15秒变为60秒时,最大剪切应力略有下降。这意味着火焰燃烧时间是粘附性的一个关键参数。随着火焰燃烧时间的增加,火焰对粘附性有负面影响。应该注意的是,经过火焰处理后,断裂时的应变会降低。阳极氧化过程阳极氧化是通过将铝浸入酸性电解质浴中来完成的。氧离子从电解质中释放出来,与正在阳极氧化的样品表面的铝原子结合。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化学处理。MDPE和阳极氧化铝与未经处理的样品的剪切结果的比较如图13和表3所示。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过程使剪切应力增加了约三倍(从1.6MPa增加到4.5MPa)。此外,剪切模量从2.44MPa增加到6.48MPa。此后,最好观察一下经过剪切测试后的阳极氧化铝部分和MDPE表面的SEM显微照片(图14)。如果这些表面仍然光滑且未改变,则意味着这两种材料没有特定的效果,在这种处理的应用中是不可取的。可以观察到,在铝表面上,发射的聚合物颗粒是可见的,例如小岛。图15:二氧化硅颗粒的显微镜图像:a.较小的颗粒,b.较大的颗粒。喷砂处理两种不同平均颗粒尺寸的SiO2(图15)用于喷砂处理。第一个网孔的平均直径为400微米,作为较大的网孔,第二个网孔的平均直径为212微米,作为较小的网孔。选择了两个时间间隔(5秒和15秒)。通过比较两种网格的剪切曲线(图16和表4),可以注意到喷砂时间的增加会增加剪切强度。结果表明,SiO2颗粒尺寸的影响是显著的。可以注意到,对于两种应用的网格,剪切模量没有变化。对于喷砂处理的样品(15秒,作为时间持续时间和较大的网格),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剪切强度增加了超过14倍。此后,有必要分析这种显著效果。为此,进行了轮廓分析和SEM显微照片调查。图16:喷砂和未处理样品的剪切曲线:a较小的喷砂样品,b较大的喷砂样品。图17显示了未经处理的铝棒和喷砂处理的样品(大网格15秒)的轮廓分析结果。轮廓测试的结果基于表面上峰值和谷值点的差异(Ra:算术粗糙度),公式如下:其中l是基准长度,N是基准长度上的点数,Z是元素高度。Ra的最小值表示表面更光滑。在未经处理的铝棒的情况下,机器计算出的值等于0.72μm。对于喷砂处理的样品,算术粗糙度增加到5.85μm。这些值总结在表5中。图17.未经处理和喷砂处理的样品(15秒大网格)的接触轮廓曲线。接触喷砂铝的MDPE表面和接触MDPE的喷砂铝表面的SEM显微照片如图18所示。通过剪切应力测试可以清楚地看到聚合物分层的效果。喷砂操作完全去除了铝表面上的所有氧化铝,并使表面更加粗糙。这意味着熔融聚合物进一步渗透到铝表面并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因此,它们的粘附性显著增加。从图18可以看出,整个铝合金表面完全被聚合物覆盖。表5.粗糙度测量图18与MDPE和Al之间具有最强结合的标本有关,这证明了两个表面之间的极好粘附性。这种效应可能是由于MDPE和Al之间的机械结合引起的。聚乙烯涂层处理聚乙烯(PEG)涂层沉积在喷砂后的铝上以提高粘附性。图19显示了未经处理的铝与PEG涂层处理的剪切行为的比较。从表6可以看出,在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方面,剪切性能得到了改善。这一结果是由于PEG的接枝反应。可以注意到,PEG对Al的粘附性的增加可能是由于PE的接枝羧基与铝表面层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以及形成盐键。这证实了PEG和铝表面层之间的化学结合。图18:a与喷砂铝接触的MDPE表面(聚合物分层),b与MDPE接触的喷砂铝表面。如前所述,PEG处理的应变值增加到约65%。在微观尺度上,从图20可以观察到,存在大量的塑性变形。这证实了在这种情况下的韧性断裂。剪切行为分析图19.PEG涂层和未经处理的样品的剪切曲线。各种表面处理,如阳极氧化、火焰处理、不同平均砂粒尺寸的喷砂处理以及接枝聚乙烯(PEG)涂层,在剪切加载下进行了测试。剪切测试是检查MDPE和Al表面之间粘附性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分析诸如G、τmax和εmax等重要参数。这些值(G、τmax和εmax)总结在图21中。表6.PEG涂层和未经处理的样品的剪切结果。图20.与PEG涂层铝接触的MDPE表面的SEM显微照片。如图所示,PEG涂层样品的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大于其他样品,更适合这种应用。阳极氧化样品也比未经处理的铝和火焰处理的样品稍好。结果证实了喷砂颗粒尺寸和时间的影响。可以注意到,机械处理(喷砂)的效果显著。这些性能可以通过PEG涂层得到改善。可以注意到,经过火焰处理、阳极氧化和喷砂处理后的剪切模量值相同。然而,这个值比PEG涂层处理要大。PEG涂层的断裂应变与其他处理无法相比。图21.各种处理后的剪切行为比较:a剪切应力,b剪切应变,c剪切模量。结论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不同处理对提高MDPE与Al界面附着力的影响。该应用程序在氢气储罐的生产中。这些表面处理包括阳极氧化、火焰处理、不同平均粒径的喷砂处理以及聚乙烯(PEG)涂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剪切测试来分析各种处理后的剪切行为。尽管剪切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可能的方法相比,喷砂处理(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值)与PEG涂层结合在金属/聚合物界面上表现出更高的粘附性。可以注意到,PEG对Al的粘附性的增加可能是由于PE的接枝羧基与铝表面层的羟基之间形成氢键以及形成盐键。这证实了PEG和铝表面层之间的化学结合。本文来源;Enhancementofadhesionbetweenthepolymericlinerandthemetallicconnectorofhigh-pressurehydrogenstoragetank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