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温对双相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及恢复

2月前浏览5070

文章摘要:(由ai生成)

S32205双相钢在400~1000℃焊接和热处理时易析出相,降低材料性能。实验显示,该材料在此温度范围内焊接接头性能下降,出现脆性断裂。800~1000℃热处理后冲击值和腐蚀率最高。但1080℃固溶处理可恢复性能。此外,长期在475℃和550℃保温会导致α’相析出,丧失塑性和韧性。因此,S32205双相钢不宜在280℃以上工作。S32205双相钢压力容器在制作过程中,焊接接头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难免会在中温(400~1000℃)停留,特别是中厚板焊接时停留时间更会加长。另外如果封头板拼接焊缝压制成型,成型后进行固溶热处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可能封头的实际温度并未达到我们要求的固溶温度,都会对材料特别是焊接接头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前我司遇到过此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验并找到了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双相钢400~1000℃温度区间会发生一些析出反应,如图1所示。

图1 双相钢中析出相的形成

  这些析出相都会使双相钢变脆,并引起耐腐蚀性能下降。我们准备的8副焊接试板分别按表1进行焊后热处理。

表 1  S32205双相钢的热处理工艺

试样

 热处理工艺

试样

热处理工艺

1

475℃热处理 30min 水冷

5

900℃热处理 30min 水冷

2

550℃热处理 30min 水冷

6

1000℃热处理 30min 水冷

3

650℃热处理 30min 水冷

7

1040℃热处理 30min 水冷

4

800℃热处理 30min 水冷

8

1080℃热处理 30min 水冷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状态下的焊接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热处理后S32205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

从图2可知,此双相不锈钢在800℃~10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显著下降,拉伸试样断裂部位为焊缝,断裂特征为脆性断裂,随后对800℃、900℃、1000℃热处理焊接试板进行弯曲试验,三组弯曲试样全部焊缝区脆性断裂。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状态下的焊接试样进行低温冲击试验,从下图3中可以看出,S32205双相钢以800~1000℃时的冲击值最低,断口呈现脆性断裂特性

3不同热处理温度对S32205焊缝冲击韧性的影响

按照ASME A923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金属间相检测方法中的C法取样进行三氯化铁腐蚀试验,合格标准为≤10mdd,试验结果见表3

通过试样表面腐蚀特征可以看出,在650~900温度内,可以清晰地看到点蚀孔、表面金属形成塌陷

2 S32205双相钢不同温度下腐蚀率的试验结果

试样

 腐蚀率(mdd)

试样

腐蚀率(mdd)

475℃

0.23

900℃

131.11

550℃

0.59

1000℃

0.44

650℃

12.18

1040℃

0.21

800℃

342.84

1080℃

0.14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分析,试板经过650~1000℃热处理后不能满足材料使用性能的试样,是否可以恢复这些已经损坏的材料的性能呢?我们对650~1000℃热处理后剩余的试板次做1080℃/0.5h固溶处理,然后再进行各项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080℃固溶处理后,焊接接头性能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表 S32205双相钢1080℃再次热处理后的试验结果

温度℃

拉伸试验MPa

冲击试验J

伸长率%

腐蚀率mdd

650→1080

807→764

57→127

21.99→18.92

12.18→0.16

800→1080

636→781

2→122

1.31→22.53

342.84→0.22

900→1080

601→776

3→120

1.14→21.67

131.11→0.18

1000→1080

678→782

10→140

3.10→19.83

0.44→0.10

结论

通过不同温度热处理试验,表明双相不锈钢在650~1000℃温度范围内热加工或不正确热处理时会出现不少析出,特别是σ相(近似为FeCr会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塑性、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但是这些析出相在1080℃是可以再次溶解的,溶解后材料会再次恢复到我们期望的性能。

(特别注明:本次试验双相钢在475℃550℃的热处理后各项试验结果都满足标准要求,但绝不表明双相钢在此温度下可以保持性能不变,只是因为这次热处理试验保温时间短。实际上双相钢在475℃保温100小时后不论母材还是焊缝由于α’相的析出,几乎不再有塑性和韧性,所以双相钢不适合在280以上的温度工作。

   注:最近都是一些关于双相钢的介绍,后面会陆续介绍其他材料或者你们有感兴趣的可以提出来。另如有需要2019中、英文版ASME标准或2021英文版ASME标准的,可关注、私信我,谢谢。

来源:压力容器焊接
断裂焊接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17
最近编辑:2月前
张鹏V
签名征集中
获赞 4粉丝 0文章 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双相钢2205与S31803的区别

本文摘要(由ai生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压力容器常用双相钢2205与S31803的区别。2000年以前2205的化学成分要求和S31803完全一样,2000版ASTM标准将2205的化学成分规定在UNSS32205的成分范围内,提高了N含量的下限值。由于N是控制相平衡的关键元素,增加N含量可使奥氏体在更高温度下在铁素体晶内形核,从而转变成更多奥氏体。此外,N主要固溶在奥氏体中,若母材中N含量低于0.14%,会导致热影响区的塑性、韧性和耐腐蚀性下降。因此,在选用双相钢牌号时应优先选择S32205。压力容器常用的双相钢牌号就是2205与S31803,他们的化学成分非常相近,强度、延伸率、硬度指标也基本一样,有时候我们就在他们之间相互代用。那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到底哪个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好一些?其实在2000年以前,2205的化学成分要求和S31803完全一样,后来美国材料协会发现这个化学成分有一定的问题,于是在2000版的ASTM标准1.03卷的ASTMA240/A240M-99a把2205的化学成分规定在UNSS32205的成分范围内。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合金的中N的质量分数由0.08~0.20%改为了0.14~0.20%,提高了N含量的下限值。那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变呢?我们知道双相钢的室温理想组织是铁素体和奥氏体各占50%,其在升温时期的高温阶段(大于1100℃)奥氏体是逐渐向铁素体转变的,当高于铁素体固溶线温度(一般在1250~1350℃范围内)时就会全部转变成铁素体,然后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铁素体再部分转变为奥氏体,但是这个转变量的多少跟材料的成分和冷却速度有密切关系。双相钢热影响区的各阶段反应如图1所示。图1双相钢热影响区的各阶段组织变化双相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离熔合线越近,铁素体含量越高,在欧标EN13445-4第7.3条款b中就对双相钢热影响区的规定:在离熔合线两个晶粒尺寸宽的范围内铁素体含量不能超过85%。焊接热影响区在冷却时,全靠奥氏体化元素(Ni、C、N、Mn)的扩散使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由于Ni、Mn原子半径大,是置换型合金元素,在快速冷却时其扩散速率很低;相反C、N是小的间隙型元素,在1040℃到铁素体固溶线温度这个区间都有很快的扩散速度,而C由于对耐腐性的负面影响一般含量都非常低,这样N就成了在焊接冷却条件下控制相平衡的关键元素。当N的质量分数由0.12%增加到0.18%,奥氏体就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在铁素体晶内形核,从而转变成更多奥氏体。另外在双相钢中N主要固溶在奥氏体中,经试验测得奥氏体中N的质量分数一般为0.25~0.60%,铁素体中N的质量分数一般为0.00~0.05%。图2显示N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的固溶度,对比两条曲线,奥氏体相中N的固溶度要高的多。所以如果母材中N的质量分数低于0.14%,那么焊接热影响区中的铁素体在冷却时就不能更快、更多的转变为奥氏体,就会造成N含量超过铁素体中的固溶极限,此时会发生强烈的氮化物析出反应,主要是Cr2N,结果就会造成热影响的塑性、韧性和耐腐蚀性下降。因此我们在选用双相钢牌号时应优先选择S32205,而不是选择已经过时的S31803。图2氮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的固溶度本人长期在压力容器厂从事焊接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材料、标准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同行的你在工作中有不确定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我们共同提高。来源:压力容器焊接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