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GPU的快速气固流动非解析LBM-DEM方法

7月前浏览8513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离散颗粒模拟方法,即非解析LBM-DEM。流体相和颗粒相分别由格子Boltzmann法(LBM)和离散单元法(DEM)完成计算,并采用浸入运动边界法(IMB)实现流固耦合。通过将IMB方法中的额外碰撞项视为力源项并引入等效曳力来修正IMB中的权重函数以施加正确的耦合。此外,在GPU端实现了LBM-DEM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非解析LBM-DEM对三种典型的气固流化进行模拟,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基于GPU的LBM-DEM相较于CPU或CPU-GPU异构CFD-DEM算法,计算速度提升了1 ~ 2个数量级。该方法在分辨率尺度和计算效率上均优于传统的CFD-DEM方法,在流态化和多相流计算中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SIMPOP    

   

   

   

   

   

   

   

   

   

   

   

   

   

   

   

   

   

   

引言    

颗粒流体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工业生产中,如石油催化裂化、循环流化床燃烧、煤气化、流化焙烧和沙尘暴等。传统的双流体模型TFM将流体相和颗粒相均视作连续介质求解,无法获得颗粒的详尽信息;直接数值模拟DNS,令流体网格比固体网格小一个数量级,直接解析颗粒受力并描述每个颗粒周围的详细流场,但其计算量巨大,难以实现对真实的流动现象进行模拟。离散颗粒模拟DPS介于双流体模型和直接数值模拟之间,其不解析颗粒的受力,而是基于曳力方程关联流体和颗粒,不仅可以获得颗粒运动轨迹等局部信息,也可以获得流体的平均流场信息。其采用的流体网格可比颗粒尺寸大一个数量级,能在计算精度和成本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已成为探索实验室规模气固系统的有力手段。

DPS下最常用的方案为CFD-DEM,流体相基于Gidaspow提出的A类和B类模型(体积平均N-S方程的两种不同形式),采用SIMPLE算法或基于Fluent,MFIX和OpenFOAM等软件平台。颗粒相普遍采用基于软球模型的DEM(Discrete element methd)进行更新。在计算层面,CFD-DEM中流体相的求解多为隐式或半隐式算法,并行上存在巨大困难,为了降低CPU的负载,提高计算效率,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将可并行的DEM部分使用GPU计算,而难以并行的流体部分依然采用CPU计算,即CPU-GPU异构算法。然而CPU和GPU并不共用内存,每一步下不同设备间存在复杂的异构通信,尽管较纯CPU计算已取得显著加速,但效率依然较低。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由于自身的高并行度,非常适合采用GPU计算。目前LBM在颗粒两相流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颗粒解析的DNS层次,应用LBM实现颗粒非解析的气固两相流模拟目前鲜有报道。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颗粒非解析LBM-DEM算法。其求解方程基于求解LBM-DNS中IMB的形式,但不再采用原IMB方法计算权重函数,而是将IMB方程中用于恢复无滑移条件的额外碰撞项视作力源项,通过定义格点曳力获得权重函数以修正LBM方程。同时,鉴于LBM和DEM均具备较好的并行性,本文在GPU上对该算法进行实现以发挥其最大优势。纯GPU算法避免了CPU-GPU间复杂的异构通信,较目前算法有着巨大的性能提升。

 
 
 

   

   

   

   

   

   

   

   

   

   

   

   

   

   

   

   

   

   

   

LBM-DEM方法
   


   

   
01 气体运动——格子玻尔兹曼法   

标准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将密度分解为多个方向离散的分布函数,并在格点网格内将各分布函数碰撞迁移,通过对当前格点上各分布函数的组合还原出密度、速度等宏观量。其方程形式为:

其中为t时刻位于x格点的第i个分布函数,为格子速度,三维下一般采用19个方向的分布函数,即D3Q19模型,如图1所示。为松弛因子,由粘度确定,为平衡分布函数,由当前格点的密度和速度确定:

式中为运动粘度,为密度,u为速度,为格子声速,c为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大小之比,当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相同时为权重系数。

流体速度、压力和密度可由下式更新:

02 颗粒运动——DEM方法

单颗粒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其中 为颗粒质量, 为颗粒速度, 为颗粒受到的碰撞力, 为颗粒受到的曳力, 为浮力, 为重力加速度。

在DEM方法下,基于弹簧阻尼假设的软球模型获得颗粒间碰撞力,如图2所示。这里采用简化DEM模型,仅考虑颗粒间法向力计算如下:
其中e为弹性恢复系数,描述颗粒碰撞后的能量耗散程度; 分别为第i个颗粒的位置、半径和质量。i和j分别为相互碰撞的颗粒i和j, 为法向刚性系数, 为重叠量, 为单位法向矢量, 为法向阻尼系数, 为颗粒相对速度的法向分量。

03 流固耦合

流体和颗粒间的耦合通过颗粒所受曳力实现。单颗粒的受力可基于Wen-Yu曳力描述,其形式为:

其中为颗粒雷诺数,为滑移速度,。r为颗粒半径,为颗粒位置处的流体速度。为颗粒位置处的固相体积分数。

浸入运动边界法引入了格子控制体和格子固含率的概念,即计算以流体格点为中心的立方单元内固体体积所占比重,图3为以xy面为例的示意。基于非平衡态反弹和流固分相的思想,在标准单松弛的LBM中引入额外碰撞项描述固体作用,则公式(1)修正为:

式中为格点上的固体速度,为格点上的流体速度,即格子固含率,-i代表与i反向。为权重函数,控制流体碰撞算子和额外碰撞项的计算比重,满足为1时完全由固体控制,公式(15)还原为标准反弹格式,为0时完全流体控制,方程还原为标准的单松弛LB方程。求解DNS问题时,传统IMB的和网格内颗粒对流体作用力形式为:

经典的浸入运动边界法在描述颗粒解析的气固两相流系统中取得了重要成功,由于DNS系统下流体网格比颗粒网格小一个数量级,加和颗粒内所有的流体格点的即为颗粒所受合力,则牛顿第三定律天然满足,且基于固含率实现对边界的平滑描述。在颗粒非解析的模拟系统中,颗粒尺寸比流体网格小一个量级,基于曳力公式推导的颗粒曳力和LB方程下推导的流固耦合作用力(18),其计算过程相对独立导致二者大小并不匹配,需要进行统一。本文将公式(15)中的额外碰撞项近似视为力源项,提出一个 新的流固耦合方案如下,由图3(b)所示,假设格点内存在一个等效颗粒球,其速度为,定义等效粒径由下式给出:

其中为网格体积,可为1。则基于,通过公式(14)或(15)-(18)计算出等效颗粒曳力,令LB获得的流固作用力与该等效曳力相等,即,则由公式(18)得出形式为:

通过上述公式取代公式(17),即可对流场施加流固作用力,同时消除了传统IMB方法计算受力时,权重函数存在粘度项导致粘度依赖的缺陷。  

GPU实现  

LBM-DEM整体求解框架如图4所示, 通过交互各自的映射信息实现耦合。在流场和颗粒场均初始化完毕后,将数据由CPU送入GPU执行运算。首先DEM部分,在GPU端开辟与颗粒数量相同的线程,每个线程独立计算单个颗粒以同时更新颗粒的速度和位置,随后执行颗粒排序并重构邻居列表,执行颗粒碰撞。进一步,将离散的颗粒速度和固体体积映射到流体网格,同时获得流体网格信息以求解颗粒所受曳力,最后将颗粒速度修正到t+1时刻。LBM下,在GPU端开辟与流体格点数量相同的线程,每个线程独立更新一个流体格点。流体获得格点固体速度和固含率后,将流体速度更新到t+1时刻,如此循环直到结束完成计算。整个过程全部在GPU上完成,CPU仅负责调用和后处理数据,避免了传统CFD-DEM方法中,CFD和DEM分别在CPU和GPU求解,二者耦合带来的复杂异构通信,因此具备极高的效率。

LBM-DEM准确性验证  

01 鼓泡流化

首先,通过鼓泡流化床与CFD-DEM的结果进行对比。这里基于Lu的CFD-DEM算例,其采用CPU基的MFIX求解器完成流场的计算,基于自主实现的GPU求解器完成DEM的计算并完成二者耦合。本节基于完全GPU实现的LBM-DEM求解器求解该算例,所有物理参数与Lu的设置完全相同。速度入口采用标准平衡分布格式,壁面为标准反弹格式,出口为一阶外插,每两个格子步长更新一次颗粒邻居列表,曳力采用Wen-Yu形式。物理量对应格子单位下的无量纲参数如表1所示。

这里对比了本文的耦合方案以及WANG等人提出的不修正IMB耦合方案。不同时刻下的瞬态颗粒分布如图5所示。由图5(a), t=0.05s时顶部颗粒开始向上运动,两侧和底部颗粒由于气速较小颗粒向下沉降;t=0.1s时达到一定高度后,除顶部颗粒继续向上运动外,中部颗粒开始向下沉降,非均匀结构即将形成;t=1.0s后系统基本达到了动态平衡,体系内同时存在着向上和向下运动的颗粒聚团,颗粒分布与Lu的结果定性吻合。基于WANG等人提出的传统IMB耦合方案结果如图5(b)所示,各个时刻下颗粒始终沉降堆积在床层底部,并没有出现流化现象。图6为不同耦合方案下计算的瞬态压降曲线,与Lu的结果对比。原始的修正方案下,由于颗粒没有流化,床层压降远低于文献结果,表明传统的耦合方式在此粘度下已不再适用,而基于本文提出的耦合方案,床层压降在t=1s后保持了动态稳定,平均压降为8.48Pa,相较于CFD-DEM结果(8.37Pa)误差仅1.31%,表明本文提出的LBM-DEM算法可以得到准确的动力学结果,消除了原LBM-DEM的局限。

02 流域转变   

进一步,基于微流化床中的流域转变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的物理尺寸3mm*3mm*27mm,模拟区域底部为非平衡外推速度边界,顶部为一阶外插出口,其余部分为壁面,采用标准反弹格式。选用 =53μm的FCC颗粒,颗粒总数为443000,初始床层空隙率约为0.37,其余参数详见表2。
不同入口速度下的床层孔隙率和对应速度下中心截面的时均固含率分布如图7所示。床层孔隙率由床层膨胀高度推导而来,可以较好验证气固算法的准确性。首先将达到动态稳定后的轴向固含率进行时均化处理,取固含率为0.2时的高度作为床层膨胀高度H,则床层孔隙率为: .其中A为底面积, 为单颗粒体积。
由图7,不同气速下的床层孔隙率均与实验值相吻合。其中 为实验测定的最小流化速度和最小鼓泡速度。当入口速度大于 时,床层空隙率开始快速增长,随着气速进一步增大,空隙率的提升量逐渐减小。曲线平均误差为4.13%,最大误差在 =5.69mm/s处为9.01%,均满足误差低于10%的要求。由图7,当入口速度在之间的范围,流动应为均匀的散式流化。由(III)当气速超过后,系统内产生了均匀上升的气泡,表明LBM-DEM模拟的流动结构与实验测定的最小流化速度和鼓泡速度范围基本吻合。随着气速进一步提高,由(IV)流动结构已经由鼓泡流化转向节涌流化;随着气速增大,颗粒运动更加剧烈。由(VI),流型已出现向湍动流化过渡的趋势。本文提出的LBM-DEM方法复现了颗粒群在微流化床中的流域转变,定性和定量结论均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算法可作为模拟气固两相流动的可行方案。
03 快速流化

基于该方法对快速流化进行模拟研究。为了更好展现颗粒运动时的非均匀结构,这里基于三维矩形薄板复现快速流化现象。针对流场,底部为速度入口,顶部一阶外插出口,x法向面为标准反弹边界,y法向面为周期边界。对于颗粒,颗粒沿y方向和z方向运动均做周期运动。模拟使用的总颗粒数为2212848,初始固含率约为0.09,采用Wen-Yu曳力形式。模拟的相关参数如表3所示。

应用该算法得到了超高解析度的气体-颗粒分布,如图8所示。t=1s后流化床内颗粒结构达到完全演化,整个床层都分布着颗粒聚团,同时床层内存在明显的稀密相结构,密相下颗粒的浓度较高,对应气体速度较低,集中在底部和边壁,而稀相内颗粒浓度较低对应气体的速度较高。颗粒整体分布呈现上稀下浓,中间稀两侧浓的非均匀结构,与Li等人的模拟和实验结果定性一致。基于t=2s后的时均结果得到快速流化下轴向固含率如图9所示。颗粒浓度沿轴向分布为一条S型曲线,与Li and Kwauk在10m床高中的实验规律基本吻合,表明了该算法在分析快速流化问题中的适用性。

04 LBM-DEM速度测试

在验证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计算效率。首先对比01节的算例,与Lu报道的计算时间对比。Lu分别测试了CPU程序和CPU-GPU异构计算的CFD-DEM算法,CPU算法基于MFIX实现,使用10核心CPU并行计算,计算时间记为MFIX-CPUDEM;CPU-GPU算法基于MFIX和自主编程的DEM GPU程序实现,同样使用10个CPU核计算流场,使用单张Tesla P100 GPU求解颗粒场,计算时间记为MFIX-GPUDEM。本文所有算例使用的计算设备均为单张Tesla V100 GPU完成流场和颗粒场的计算,计算时间记为GPU LBM-DEM,模拟的物理时间均为5s,结果如图10所示。由Lu的测试,纯CPU计算总时长为76.25h,其中DEM计算时间占总时长的91.2%,运算时长基本取决于颗粒相的计算;通过将DEM转移至GPU计算,总时长缩短至5.17h,相较于纯CPU算法加速比达到14.7,其中DEM部分计算时间占比17.2%,计算瓶颈由颗粒相转移到流体相。本算法流体相和颗粒相均在GPU求解,总计算时长仅为0.74h,相较于CPU-GPU异构实现,带来了6.98的加速比,相较于纯CPU加速比达到了103。其中流体相的计算时间被大幅缩短,得益于LBM的高并行度,流体部分的计算时长由4.25h缩短为0.03h,仅占总时长的4.05%,总时间重新取决于求解颗粒相的用时。  
进一步,基于本文前三节的算例对该算法进行速度测试,依次命名为case A(鼓泡流化,颗粒数12,8000)、case B(流域转变,颗粒数44,3000)和case C(快速流化,颗粒数2,212,848),同时将case C中的流体网格和颗粒规模沿xyz方向均扩大2倍定义为case D(颗粒数17,702,784)。类比MLUPS定义MPUPS作为DEM部分的速度指标,即每s更新的百万颗粒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Step为更新总步数。统计物理时间1s下LBM-DEM的计算总时长以及LBM部分和DEM部分的MLUPS和MPUPS,结果如图11所示。case C中包含160万以上的流体网格和220万以上的颗粒,使用该算法仅需2.071h即可完成物理时间1s的更新,展现了极高的计算效率。case D计算1s的时间为16.25h,为case C的7.85倍,与其计算规模较case C扩大8倍基本相当,表明该算法的计算时间是随计算规模线性增长的,增大流体网格和颗粒数量并不会降低程序的计算速度。随着颗粒规模的增大,MPUPS持续增加并逐渐达到峰值速度,case D下MPUPS为157.74。基于MLUPS和MPUPS可在已知求解规模下大体预估程序的整体求解时间。本文提出的LBM-DEM具备远超传统CFD-DEM的计算效率,较纯CPU算法可带来两个数量级的加速提升,较CPU-GPU异构算法也能实现数倍加速,非常适合求解大规模气固颗粒系统。尽管计算设备存在差异不能单纯比较计算时间,但本文提出的LBM-DEM作为纯GPU实现的气固两相流算法,未来随着GPU硬件更新将具备更加显著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结论  

本文在LBM和DE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未解析LBM-DEM方法。该方法采用修正的IMB进行流固耦合,成功将IMB从DNS系统扩展到DPS系统。与原始的加权函数相比,新的耦合模型显著提高了气固流动模拟的精度。进一步,利用LBM和DEM固有的并行性,成功地实现了用于未解析LBM-DEM的GPU框架。在鼓泡流化、流域转变、快速流化下,利用新的耦合模型均复现了流化现象且定性定量结论与实验基本吻合。在相同规模下,与传统CFD-DEM上的CPU和CPU-GPU异构算法相比,加速比分别为103和6.98,展现了极高的执行效率。作为一种通用的求解框架,基于GPU的非解析LBM-DEM在求解尺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较传统的CFD-DEM具备显著的优势,未来将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翻译自Fu, S., Wang, L., 2023. GPU-based unresolved LBM-DEM for fast simulation of gas-solid flow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65, 142898.

LMFD(Lattice-based Multi-Fluids Dynamics)是面向多相流体系大规模数值模拟的科研和工程软件,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EMMS团队开发。该软件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开发,结合自研的耦合算法和计算模块,能够处理包括单相流、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以及气液固三相等复杂多相流问题。同时软件设计了全过程GPU计算方案,具备天然的高并行优势,能够利用GPU计算资源实现大规模问题的高效计算。

来源:多相流在线
FluentOpenFOAM碰撞多相流燃烧通用通信GID控制FAS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22
最近编辑:7月前
积鼎科技
联系我们13162025768
获赞 108粉丝 110文章 30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揭秘多相流经典问题:圆球绕流的奇妙理论解

圆球绕流是指当流体通过静止的圆球时,流体围绕球体形成的流动,这种流动现象被称为绕流。研究圆球绕流有助于更好理解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如涡旋的产生、流体速度分布等。在工程技术领域,圆球绕流的研究也有助于优化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性能,如船舶设计、航空航天器设计等。作为一种经典的流体力学问题,圆球绕流对于多相流体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相流体力学是研究两种或多种不同相态的流体在相互作用下流动的学科,而圆球绕流可以视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多相流体力学中,不同相态的流体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特性。例如,在气液两相流、空泡动力学、颗粒流体两相流动中,气体和液体之间或颗粒相与流体相之间可能存在密度差、粘度差等差异,这些差异会对流动产生影响。类似地,在圆球绕流中,球体表面的流体与周围的流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和流动特性。通过对圆球绕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种相互作用和流动特性,为多相流体力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外,圆球绕流的研究还可以为多相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启示。例如,在多相流体力学中,界面张力、表面粗糙度等因素会对流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圆球绕流中界面张力、表面粗糙度等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因素对多相流体力学的影响机制和规律。研究圆球绕流对多相流体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多相流体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提供支持和借鉴。本文将从高雷诺数情况、低雷诺数情况及分子效应三个方面对圆球绕流现象及其中蕴含的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与理论解进行系统阐述。高雷诺数情况对于绕颗粒状球体的稳态流动:dUi/dt=dVi/dt=dWi/dt=0,我们可以便捷地使用固定在颗粒上的坐标系xi以及极坐标(r,θ)和速度矢量ur,uθ,对圆球绕流问题做深入分析,如下图所定义:图1球状颗粒参考系首先引入连续性方程(1)与Navier-Stokes方程(2):则此时,连续性方程(1)和Navier-Stokes方程(2)演变为极坐标形式:在势流理论中,Stokes流函数ψ被定义为自动满足连续性:此时,无粘性势流解为:其中,由于边界条件(ur)r=R=0,因此得出D=−WR3/2。在势流中,还可以定义速度势,φ,使得ui=∂φ/∂xi。这个解的经典问题是阻力为零,也被称为达朗贝尔悖论。这种解对应的流动是关于通过原点的x2x3平面对称的,并且没有尾流。但真实的大雷诺数下绕球体粘性流动过程在学界其实早已有很好的记录,(Re=2WR/νC>1,在约103至3×105的范围内),此时层流边界层分离发生在θ≈84◦位置,流动在球体后方形成一个较大的尾流,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靠近球体的“近尾流”为层流;但继续往下游流动时,发生在剪切层中的湍流转捩和过渡不断扩散产生湍流“远尾流“。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剪切层的过渡向前移动,直到湍流剪切层突然重新附着到物体上,导致分离的最终位置发生重大变化(θ≈120◦)并以湍流尾流的形式出现,如下图所示。图2通过烟雾可视化显示地理想稳态圆柱绕流(从左到右)左图显示雷诺数Re=2.8×105时的层流分离现象,右图显示雷诺数Re=3.9×105时的湍流分离现象。照片由NotreDame大学F.N.M.Brown拍摄。伴随着流动模式急剧变化而急剧下降的无量纲系数是阻力系数CD(定义为物体在负x1方向上的阻力除以1/2ρCW2πR2),其从层流分离状态下大约为0.5骤降到湍流分离状态下约为0.2,如下图所示。当Re值小于约103时,流动变得非常不稳定,圆球绕流中的旋涡发生周期性脱落。图3圆柱绕流中,球体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情况图中虚线曲线表示阻力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阻力对自由流湍流等其他因素非常敏感。低雷诺数情况雷诺数较低的情况是绕球体流动的经典斯托克斯解。在这种情况下,方程(2)左侧的项被忽略,粘性项被保留。这是解析解的形式为:其中A和B是根据球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确定的常数。小球颗粒在x1方向上所受到的力F1为:基于以上分析,该解析解分别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的应用结果是让学界和工业界最为感兴趣的。第一种是固体球体的经典Stokes(1851)解,其中应用了无滑移边界条件(uθ)r=R=0(包括运动学边界条件(固壁不可穿透)(ur)r=R=0)。这组边界条件,被称为Stokes边界条件,基于Stokes边界条件,可以有:第二种情况源自Hadamard(1911)和Rybczynski(1911),他们提出,在颗粒球体为气泡的情况下,在球面上采用零剪切应力的条件比采用零切向速度uθ的条件更合适,随后就可以推导得到:根据气泡表面的污染程度,真实气泡可能符合Stokes或Hadamard-Rybczynski溶液,这里不再做过多赘述。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方程(7)至(10)中给出的势流解也必须要满足:然而,当考虑这些Stokes流的解析解在小雷诺数(而不是零雷诺数)下的有效性时,就会出现另一个悖论,即Whitehead悖论。Whitehead悖论的本质其实可以通过检查Navier-Stokes方程中被忽略项uj∂ui/∂xj相对于保留项νC∂2ui/∂xi∂xj的大小来证明。从方程(11)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远离球体的地方,前者与W2R/r2成比例,而后者则类似于νCWR/r3。因此,尽管保留项将在靠近物体处占主导地位(假设雷诺数Re=2WR/νC<<1),但始终存在由等式R/rc=Re给出的径向位置rc。当超过该位置,忽略项对流场的影响将超过保留的粘性项。因此,即使Re<<1,Stokes解也不是在全流场都有效的。认识到解析解在这方面体现的局限性,Oseen(1910)试图通过在基本方程中保留在远场−W∂ui/∂x1中有效的uj∂ui/∂xj的近似值来校正Stokes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Navier-Stokes方程可近似表达为Oseen找到了该方程的闭合形式的解析解,该解析解近似满足Stokes边界条件:从而在颗粒圆球表面产生阻力很容易看出,方程(19)在Re→0时可以退化简化为方程(11)。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尚不清楚Hadamard-Rybczynski边界条件的相应解,所以其有效性将更加令人质疑。主要原因是因为Hadamard-Rybczynski边界条件与斯托克斯边界条件的情况不同,其惯性项uj∂ui/∂xj在气泡表面上不完全为零。Proudman和Pearson(1957)以及Kaplun和Lagerstrom(1957)证明,Oseen的解实际上是当使用匹配渐近展开法试图将全Navier-Stokes方程的一致渐近解拼接在近场和远场时获得的第一项。他们还获得了阻力表达式中的下一项,如下式所示:根据上式可以发现在Re=0.3时,附加项会导致1%的误差,因此,其实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具有很多实际意义的。Oseen解析解最显著的特点是流线的几何形状取决于雷诺数。下游流动不是斯托克斯或势流解析解中上游流动的镜像。事实上,如果仔细审视Oseen解,我们可以发现,在球体的下游,流线之间的距离相距会更远,流动速度比相同的上游位置处更慢。此外,这种效应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Oseen解的这些特征与实验观测完全一致,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圆球后尾流的初步发展规律。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的数值解供参考,但是对于雷诺数在0.5到几千之间的圆球绕流已被证明是解析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实验发现,在Re=30附近的后部滞流点附近形成了再循环区(或涡流环)(Taneda1956,见下图)。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加,该回流区或尾流会扩大。如果我们通过与前滞点之间的角度来定义表面上的位置,那么当Re=100变化为Re=300时,分离点的位置会从约130°向前移动到约115°。在此过程中,当Re≈130时,尾流达到与球体直径相当的直径。此时,流动变得不稳定,构成尾流的环形涡流开始振荡(Taneda1956)。随后随着Re继续增大,其将继续附着在球体上,直到Re=500左右(Torobin和Gauvin1959)。在雷诺数高于约500时,涡旋开始脱落并向下对流。与圆筒的情况相比,涡旋脱落的频率尚未得到广泛研究,似乎更多地与雷诺数有关。根据传统的斯特劳哈尔数(Str),斯特劳哈尔数定义为:Moller(1938)观察到的涡流脱落频率f对应于Str的范围,从Re=1000时的0.3到Re=5000时的约1.8。此外,随着Re增加到500以上,流动在由于涡脱落形成的非定常和湍流愈发剧烈的“远尾流“区域上游形成相对更为稳定的”近尾流“区域。该过程一直持续到Re值约为1000,球体周围和”近尾流“区域的流动再次变得相当稳定。球体前部形成了一个可识别的边界层,分离点位于前滞点约84°的位置。自由剪切层(定义了”近尾流“区域的边界)过渡到湍流,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自由剪切层逐渐向前移动。流动类似于本文第二幅图中的左图。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加,上文中描述的流动模式的变化便发生了。由于雷诺数范围在0.5到几百之间,通常适用于多相流,因此必须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该状态下的阻力。在多相流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经验结果可供使用;例如,Klyachko(1934)提出如下经验解:上解与Re≈1000的数据相当吻合。在Re=1时,大括号内值为1.167,而方程(20)中的相同因子为1.187。但是当Re=1000时,这两个因子分别为17.7和188.5,相去甚远。图4在不同雷诺数下圆球绕流的稳态流动流线(Taneda1956)分子效应当周围流体中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与圆球颗粒的大小相当时,流动将明显偏离连续模型,只有在λ<<R时才相关。Knudsen数Kn=λ/2R用于表征这些情况,Cunningham(1910)表明,对于球形颗粒,小且有限的Knudsen数的一阶修正会在斯托克斯阻力中导出一个额外的因子(1+2AKn)。数值因子A大约是一个单位阶常数(例如,参见Green和Lane1964)。当单个流体分子与颗粒碰撞产生的冲量足够大,导致颗粒速度发生显著变化时,颗粒的随机运动称为布朗运动(Einstein,1956),这也是导致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扩散的原因。爱因斯坦表明,该过程的扩散系数D由下式给出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因此,颗粒在时间t内的典型均方根位移由(kTt/3πμCR)1/2给出。布朗运动通常仅对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粒子有意义。爱因斯坦引用的例子是1μm直径的粒子在17℃的水中,其在一秒内的典型位移为0.8μm。第三个相关现象是流体中存在显著温度梯度时,颗粒对分子碰撞的响应现象。由于颗粒的热侧分子碰撞对粒子施加的脉冲将大于冷侧的脉冲,因此,颗粒将受到一个净力,使其向较冷流体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热泳(Davies1966)。当颗粒受到非均匀辐射时,会出现类似的光泳现象。当然也包括Bjerknes力等,Bjerknes力主要为气泡在声波中受到的力,即在声场中作用于圆球的力,也是声泳现象的成因。翻译自《BrennenCE.FundamentalsofMultiphaseFlow.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来源:多相流在线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