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FPC软板设计要点

6月前浏览1665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FPC因其轻薄、可弯曲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产品。设计时需注意外形钻孔、线路、金手指、阻焊、丝印、拼版、补强及板厚等要点,如通孔与板框线距离、焊盘设计、金手指内缩、过孔盖油、字符丝印说明、板间距与连接点数量、补强材料选择与开口设计、板厚计算等。嘉立创提供FPC打样服务,设计时需遵循其指导,确保产品质量。注意细节,提高设计效率,避免常见问题,是FPC设计成功的关键。


FPC软板如今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电子产品,想必兄弟们应该都或多或少有所接触。

FPC轻薄可弯折,可加工成任意形状和尺寸,与FR-4 PCB硬板形成互补。但其毕竟与硬质PCB板有所不同,所以设计上有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今天就来给兄弟们说一说。


今天给大家说的设计要点,来源于嘉立创官网,毕竟人家是生产这个的,没有人遇到的问题有他们多。


介绍之前呢,先提一嘴:嘉立创现在可以免费FPC打样有需要的可以在文末看看详情


下面进入正题,具体来看下FPC的设计要点,内容主要分为8点:

1.外形及钻孔设计
2.线路设计
3.板边金手指设计
4.阻焊设计
5.丝印设计
6.拼版设计
7.补强设计

8.板厚说明

FPC设计避坑指南

FPC钻孔,板框,线路,阻焊,文字设计与PCB是一样的,只是在元器件背面及接口位置需要做补强层,但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下面来一一介绍


1.外形及钻孔设计


(1)通孔距板框线最小0.5mm,小于0.5mm需改为U形孔(孔与板框拉通)


(2)过孔离防焊开窗保证0.2mm以上,否则会导致孔边露铜


(3)FPC不建议设计盘中孔,FPC无法做树脂塞孔,做盘中孔有可能会漏锡


2.线路设计


(1)大铜面氧化:因设计的是大铜面,压覆膜时空气很难排掉,空气中的湿气与铜面在高温高压下产生氧化反应,导致外观不良,但不影响功能,为避免这种问题,建议设计成网格铜皮,或在大铜面上增加阻焊开窗


(2) 尽量不要设计独立焊盘:下图所示,线路焊盘是独立的,且两面重叠,因FPC中间基材仅25um,焊盘容易脱落,建议增加覆铜 ,并在焊盘四角增加连接线,与覆铜相连,且上下两面焊盘需要错开,增加结合力。


(3)焊盘脱落:连接器座子焊盘比较独立,容易脱落,建议做压PAD设计。


(4)尽量不要设计大面积露铜区域,否则会有皱褶


(5)软板采用的是覆盖膜作为阻焊层,覆盖膜需要先开窗,再贴合,焊盘到线需要有0.2mm的间距,且阻焊桥要有0.5mm以上,即两焊盘间距要有0.5mm以上才能保桥,否则只能建议客户开通窗,接受露线制作。


(6)下图所示,排线线路稀疏,拐角处容易撕裂,建议在板边增加防撕裂铜条或在背面增加网络铜。

(7)线路网格尽量铺45度角的,对信号传输会好一些,线宽线距建议0.2/0.2mm

3.板边金手指设计


(1)插拔手指:激光切割时板边遇高温碳化导致金手指之间出现微短问题需要把金手指内缩0.2mm(嘉立创会统一内缩,有特殊要求需提出来)

(2)焊接手指板内焊盘上的过孔不能加成一排,防止应力集中在过孔上,容易导致断裂

(3)焊接金手指上下覆盖膜要错开0.3mm以上,防止折断

(4)焊接手指建议设计成阻焊膜压PAD的效果(即将焊盘延长,使覆盖膜压住焊盘0.3mm以上)

(5)金手指阻焊开窗:开窗建议压焊盘0.3mm以上,防止金手指PAD与连接处断开

(6)我司暂不支持镂空板,反向手指需增加焊盘及过孔来实现换层

(7)因FPC是使用的阻焊膜不能像绿油一样做阻焊桥,在设计IC类焊盘时,焊盘上不能有多余的覆铜(如下图圈住的焊盘设计不合理),否则会导致焊盘变大,间距变小,焊接时容易短路。

(8)金手指焊盘需设计为独立的焊盘,如果手指焊盘有覆铜和导线 ,阻焊开窗后会露铜或露线

(9)金手指外形公差默认为+/-0.1mm,如果要求+/-0.05mm,需要在下单时选择

4.阻焊设计


(1)FPC连接器座子比较容易脱落,建议做成压PAD设计
(2)IC中间需要有桥连才能保留中间的阻焊

(3)金手指焊盘一定要有阻焊开窗,否则无法与连接器导通

(4)默认使用soldermask作为阻焊层,一定要保证阻焊层正确

(5)为防止过孔弯折时孔铜断裂,FPC过孔一般是默认做盖油的,如果要做开窗,需要在下单时备注清楚。

(6)测试点设计的是过孔属性,导致没转出来,测试点不能设为过孔属性或单独给测试点增加一个开窗。

(7)双面板板边有大的露铜金面,会有板边发黑的问题,建议在板边增加一圈覆盖膜

5.丝印设计


(1)补强上有字符丝印的需要在下单时选择补强上有丝印,防止产线做错流程

(2)说明文字不要设计在板内,要不然有可能就是下一个悲剧了

6.拼版设计


(1)整板都是钢片,比较重,FPC容易拉扯变形,无法贴片。建议钢片补强的板与板间距最少3mm,开槽宽度0.5mm,连接点宽度1mm,需每隔15mm左右加一个,下单备注:包装需每片隔纸,并上下夹纸板出货。

(2)拼版连接位:连接位加在金手指上,会导致金手指前端不平整。

(3)连接点太少,板子容易掉下来,每PCS最少要2个以上的连接点,连接点宽度0.8mm,具体依板尺寸来定,板越大,连接点越多。

(4)板子太小,连接点太多,会导致撕板很困难,如果不做SMT,每PCS只需做2个0.3mm的连接点,方便手撕分板

(5)拼版利用率太低会导致报价过高(如下所示,利用率太低),.拼版宽度尽量119mm或240/250mm,建议选第三方拼版

(6)板子尺寸太小时,激光吸尘时会把板子吸走,建议小于20*20mm尺寸的板做拼版交货,或拼版生产叫嘉立创帮忙分板。

7.补强设计


补强是指在FPC局部区域增加钢性材料,方便组装。PI补强适用于金手指插拨产品; FR4适用于比较低端产品;钢片平整度好,不会变形,适用于需要芯片贴片的产品。详见:补强说明图
(1)插件孔不建议用钢片做补强,有可能会导致短路;另外钢片是有弱磁性的,霍尔元件不能使用;最后插拔金手指不建议用钢片

(2)下单时有插拔金手指的一定要备注总厚度要求,总厚度一般在连接器规格书中有,选PI补强厚度时不能直接用总厚度减去FPC板厚来计算可以通过嘉立创金手指PI厚度计算器来计算。

(3)补强开口设计:是指补强要避开下方的元器件孔或焊盘,最好是客户自己设计好,我司一般默认按避开焊盘0.3mm来处理,如果掏开补强后,剩下的补强宽度不够2mm的,我们会直接拉通(即这一整块区域都没有补强),注意此点我们不会提出问客单,有特殊要求要提出来。

(4)金手指补强高度建议比金手指焊盘长1.0mm以上,防止使用过程中金手指断裂

(5)电磁膜两面是有可能会导通的,如果下面电磁膜不是一个网络,建议取消电磁膜设计

(6) 对电磁膜接地电阻有要求的,需要您自己设计接地阻焊开窗,无要求时我司默认是随机增加1.0mm以上的阻焊窗。注意:电磁膜不接地有可能会吸收大量电磁波,导致信号有问题,一定要打样先验证。

(7)钢片贴到焊盘上,会导致短路

(8)补强宽度:FR4补强宽度太小,很容易断裂及碳化,建议最小宽度小于5mm的改为PI或钢片补强 。背胶最小宽度也要有3mm以上。
(9)贴片焊盘周围不能有补强或背胶,会导致无法丝印锡膏(如果一定要,需要先贴片再贴补强或背胶)

8.板厚说明


板厚是包含覆盖膜、铜厚,和板材PI厚度的,如果板上有无铜区或没有覆盖膜,板厚会相应减薄,请设计时特别留意


来源:硬件工程师炼成之路
断裂电子芯片UM焊接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22
最近编辑:6月前
获赞 22粉丝 40文章 1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运放10-运放的稳定性评估的基本原理

今天来看下运放的稳定性吧,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分析,设计电路难免就会掉到坑里面。 关于运放的稳定性,以前也零零散散知道一些内容,但是不系统,既然说到这个专题了,我也专门查了一些资料,现在做一个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分享给兄弟们。 相关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些几个常见的问题或者是现象,这样有目的话会好些。 1、单位增益稳定运放是啥意思?还有放大1倍时运放不稳定的情况吗?2、如果我的输入信号是直流,那么是不是就不用考虑稳定性的问题?3、为什么运放驱动容性负载可能会有稳定性的问题?电容有什么特殊的吗?如果我的负载就是容性的,那该怎么办呢? 4、为什么运放手册中Layout指南要专门强调RF和RG要靠近芯片放置5、为什么高速运放更容易有稳定性的问题?并且负相端我们可能看到要把GND挖掉,有GND屏蔽不是更好吗?同相端为什么没有要求挖掉?6、运放那么多,难免见到以前没见过的,如何快速判断有没有可能有稳定性的问题?如果有,如何求证呢? 稳定性评估原理 前面提的问题很多,那再多加一个: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 其实原因就在于,我们可能看了很多,记住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但是没系统的去看这里面的原理是啥,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问题:一旦遇到我们没见过的电路,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无法在设计之初就能识别出问题来。 其实说起来,评估稳定性的原理非常简单,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下面这个图。可能有人发现了,这不是模电的负反馈框图吗?没错,就是这个。这个系统不稳定的条件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就不做解释了。 如果再翻一翻模电的书(第6章节), 我们会知道,A*F就是环路的增益,φA+φF就是环路的相移,如下图所示。看到这个图相信大家应该就都很熟悉了哈:容易知道,图a是不稳定的,图b是稳定的,相位裕度是φm。 因为稳定性条件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环路增益为1的时候,相移还没到180°,通常要求相位裕度大于45°。 那么我们如何求环路增益AF呢?其实也比较简单,我们断开环路的一点,假定有一个信号vi输进去,经过一圈之后,信号变成了vo,那么AF=vo/vi,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吧。 需要注意,求环路增益的时候,要让真正的输入信号Xi=0,因为这是求的环路本身的特性,跟输入信号没关系。 好了,我们不是来讲模电的。现在开始说放大器电路,我们评估运放电路稳定性很简单,就是往上面这个模型里面套就好了。 如何将负反馈电路模型套到负反馈运放电路上面 套用方法:我们只需要将运放的负相端剪开,然后假定有一个信号vi输入到负相端,这个信号经过运放,经过反馈,最终会回到负相端,此时它已经变成了vo,我们求出vo与vi的比值就好了。剪开负相端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运放就变成开环放大了,可能有人会说,运放开环增益不是无穷大吗?Vo/Vi=AV*R1/R2,这不总等于无穷大?环路增益根本就不可能有等于1的时候? 这么认为是将运放当作理想运放看待了,要注意了,我们分析稳定性的时候,绝对不能再把运放当作理想运放看待了,而是要具体运放具体分析。 下面先来看看最简单的电路——缓冲器电路实例: 缓冲器电路的稳定性 如下图左边,是常见的缓冲器电路,有经验的兄弟可能会知道,只有单位增益稳定的运放,这个电路才能稳定,下面我们分析下为什么有的运放稳定,有的运放不稳定。如上图右边,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我们将负相端剪开,那么环路增益就是vo/vi,可以看到,这个结果其实就是运放的开环增益AoL,所以这个电路稳不稳定,我们可以直接查看运放的开环增益曲线就OK了。 以OPA627和OPA637为例子。我们查看下这两个运放的开环增益曲线如下图。可以看到,对于OPA627,在增益为1,也就是0db的时候,相位是-105°,离-180°还有75°,也就是说其相位裕度有75°,所以说它是稳定的。 而对于OPA637而言,在增益为1的时候,相位也正好是-180°,相位裕度为0,所以说它是不稳定的。 我们看对应规格书手册也会有下面描述。规格书明确写出了:OPA627单位增益稳定,符合上面的曲线。同时也写出了OPA637在放大5倍及以上时稳定,言外之意就是它单位增益的时候不稳定,也符合我们的推论。 但是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说放大5倍后OPA637就稳定了呢?我们前面的分析方法可以推导出这个结论吗? 当然是可以的。用OPA637构造一个放大5倍的电路,推导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环路增益跟前面的缓冲器电路不同,它不再等于运放开环增益AoL,而是等于开环增益AoL的1/5,也就是AoL除以放大倍数。 还是前面的原则,我们要找到环路增益=1/5*AoL=1处的相位是多少,是否满足相位裕度大于45°。那就简单了,要知道1/5*AoL=1的相位,其实也就是AoL=5的相位,我们还是可以直接去看AoL的曲线,只不过这时候看的就不是0dB时的相位,而是AoL=5,也就是AoL=20Log5=14dB时的相位。 下图再把OPA637的AoL曲线亮出来。 可以看到,Gain=5=14dB时,相位是-125°,也就是说裕度是55°,离我们一般要求的45°差异并不大,55°裕量更足一些,怀疑可能是TI故意也多留了一点裕量,或者说是实际板子测出来的(因为实物可能会有一些寄生参数存在,实际裕度更低)。 同理,如果设计点电路增益更大,比如是10倍,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会看到相位裕度大概是67°,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随着增益增大,相位裕度是越来越大的,也就是说会更加的稳定。 反之,如果增益小于5倍,说明相位裕度会更小,也就是更不容易稳定。如此,我们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手册说OPA637只有放大5倍及以上才是稳定的。 小结 开篇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并没有全部回答,而是先从原理上面解释下运放稳定性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小结如下: 1、环路增益如何求解:将负相端剪开,假定负相端输入一个信号vi,信号沿环路跑一圈回到剪开的地方时信号变为vo,那么环路增益就是vo/vi。 2、稳定性判断条件:环路增益=1时,相位裕度≥45° 相信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那些问题,但是只要套用上面的方法,应该大抵也能分析个大概(比如容性负载为什么可能会有问题,自然是因为电容会在环路上面引入额外的相移,导致环路增益为1的时候,不满足45°相位裕量)。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推荐阅读:1、还在用CAM350吗?2、手撕Boost!Boost公式推导及实验验证3、手撕Buck!Buck公式推导过程4、MOS管电流方向能反吗?体二极管能过多大电流?5、音频耦合电容容值大小如何确定来源:硬件工程师炼成之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