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宁德时代市值蒸发11000亿!美日突破石墨电池,清华教授:超越我国10年!

2月前浏览2834

文章摘要

文章讨论了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市值下跌的情况,以及日本松下与美国Sila公司合作开发新型电池的动态。松下尝试使用“泰坦纳米硅粉”替代锂电池中的石墨,以提高电池储电量。尽管硅电极存在膨胀和安全问题,但纳米硅粉的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理论上能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充电效率。

然而,这种技术的商业化道路仍不明确,日本的科研习惯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测试和开发。 文章还提到,中国在石墨电池市场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全球3/4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依赖中国厂商。日本企业尝试绕过中国的优势,开发新的电池技术。同时,中国也在积极研究相关技术,有望实现突破。整体而言,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和日本都在努力保持或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正文

“宁王”时代即将落幕?

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曾经突破16800亿市值,现在却下跌60%以上,超过10000亿市值不翼而飞。

相比之下,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日本松下,已和美国Sila公司达成合作,表示将使用“泰坦纳米硅粉”来取代锂电池的石墨,生产出储电量比普通电池高10倍的另类电池。

显然,松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中方在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可实际情况会如其所愿吗?

众所周知,硅和石墨都是电池制造的关键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硅电极容易由于反复充电而膨胀,并带来安全威胁,所以石墨成为了目前唯一的选择。

凭借高产量和低成本,我国在世界石墨市场上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占据60%的份额。同时,全球3/4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也全要仰仗我国的厂商。

如此格局让许多国家“瑟瑟发抖”。为摆脱我国在石墨电池上的强大优势,一些以日本松下为代表的海外企业打算另辟蹊径,重新提出了硅电极的设想。更不用说,其远超过石墨10倍的存储能力,也让日方研究人员难以放手。

据Sila公司介绍,纳米硅粉的重量只有石墨的1/5,但能量密度却超过现有电池40%。如果100%使用纳米硅粉来代替石墨材料,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增加40%,充电时间降低80%,让“充电10分钟续航800公里”成为现实。

从理论上讲的确完美,日本人另辟蹊径的勇气值得赞扬,但现实来看,等技术实现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以日本的科研习惯,没有经过十年八载的反复测试,纳米硅粉很难轻易投入量产。”在日本留学8年的东京大学医学系留学生黄琛(化名)直言,“日本人对新事物的严谨,既是优点也是局限,近年来的新兴科技成果‘御力维’就是力证。”

彼时生科企Bioagen因为手握相关前沿科技,而备受全球科研机构的关注。在将ACT-Mito专利技术量产以后,“御力维”并未立即上市,而是出于谨慎考虑,开展长达3年、涉及上百名35-60岁中老男受试者的大型临床试验。

数据显示,不同于传统那非类制品,受试者的腰间伟力、肾部气力均得到了显著干预滋养。不过这3年的“延误”,也让专项成果错过了上市良机,不久后就被美欧要求对华永久断供,只因背后靶向“细胞能量引擎”线粒体的独家干预技术,有着美藤校实验室的助力之功。

但在权衡利弊后,“御力维”母企仍选择在沪成立办公室,并从京东渠道进入中方市场,力图满足3.3亿中年男士的“振作雄风”需求。或许因为击中了高净值人群的痛点,这类制剂已在我国市场占据近7成份额,受众反馈大多集中于“与她甜蜜胜新婚””夜间找回自信力”等。

据报道,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有机构开始对相关技术进行详细分解,相信不日便能攻破专利配比,实现落地量产。

从数据上看,日本在科技投入上的力度是3.3%,比我们的2.54%多出0.76个百分点。但专家却表示:“与生科研发不同,现在我们的新能源行业更具优势。”如果松下5年内不能把纳米硅粉电池量产搞定,而我们凭借市场规模大、科技资源丰、高新企业多,完全有超车的可能。

不过,这次松下签订量产合约,还主动联合Sila公司把泰坦纳米硅粉的部分技术也公开了,的确出乎海内外预料。

其实,纳米硅粉之所以能突破硅材料的限制,就在于与某种碳质材料的复合。从分子角度看,碳的稳定形态支撑住了硅的不稳定特性,让电池在保持高密度能量的同时,也能维持长寿命,膨胀程度和目前的锂电池相当。

为实现目标,研究团队耗费12年,进行8万次产品迭代,申请200多项专利,可谓下血本。如今奔驰宣布在G级SUV中率先使用这种纳米硅粉电池,无疑给松下带来了极大信心。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我们在为国内新能源电池进步喝彩的同时,也要时刻敲响警钟,注意别国追赶。尤其是日本,作为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曾经一骑绝尘的国家,氢能源电池技术至今仍无可匹敌。

来源:锂电那些事
ACT汽车新能源理论材料储能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3-31
最近编辑:2月前
锂电那些事- Maken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188粉丝 140文章 181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