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最近重大油气发现“有点繁”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内陆和含油气盆地,资源丰富,油气可探明量超178亿吨。目前探明率仅14.6%,勘探前景广阔。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勘探开发上取得显著成果。中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是国家战略,旨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油气开发,预计未来有更多积极进展。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周边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绕,中部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超过178亿吨,其中石油超90亿吨、天然气超9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截至2019年,盆地油气探明率仅为14.6%,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已发现和探明大型油气田30多个,2019年生产油气产量2851万吨,计划在2020年底建成3000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2020年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产油国之间“价格战”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迎来了一波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跌幅。但中国国内的油气增储上产,是一个国家战略,是为了保证国内的能源安全形势不受威胁,所以不太可能会因为一些短时期的价格变化而改变。在这一轮油价暴跌的下行周期,中国的石油公司也不会选择过于激进的资本开支削减策略,而是在适当缩减资本开支的前提下,重点保障勘探开发方面的投入。2019年,中国石油全年支出2967.76亿元,同比增幅15.9%;中海油全年支出796亿元,同比增幅27.48%。在两家公司的带动下,中国原油产量也在2019年回到1.91亿吨,扭转三年的下跌势头。而中石油增产上储的重要方向,除了海外的油气区块权益外,国内的重点就集中在塔里木盆地上,并持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斐然的重大发现。据中国石油4月8日发布消息,位于新疆塔里木油田的满深1井勘探获重大突破,发现一条区域级富含油气断裂带,新增石油资源量达2.28亿吨,这是中石油复工复产后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满深1井位于新疆沙雅县境内,是塔里木油田部署在塔河南岸勘探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地处塔北、塔中两大古隆起之间的鞍部,目的层为距今4.4亿年的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埋深接近8000米储集体,以裂缝和洞穴为主,勘探开发面临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塔里木油田持续深化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科研攻关,创新地质理论认识,攻克了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储层预测方法的技术瓶颈,构建了系统完备的超深层碳酸盐岩钻完井技术序列,为该井成功钻遇良好油气层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而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介绍,满深1井的重大突破,进一步证实了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整体连片含油,新增有利勘探面积3520平方公里,为塔里木油田加快塔北–塔中千万吨级大油气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10月3日,正当全国人民喜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据新华社消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博孜9井试井成功,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天然气41.82万立方米、凝析油115.15立方米,成为塔里木油田一年内在天山南部发现的又一个千亿方级大气田,这标志着塔里木盆地第二个万亿方大气区横空出世。博孜9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一口预探井,2017年10月开钻,2019年3月完钻,是一口深度达7880米的超深井。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田军说,博孜9井的成功发现,落实了博孜9气藏含气规模,预计含油气面积40.9平方千米,气层段厚度共178米,初步预计天然气地质储量1153亿方、凝析油2166万吨,这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又发现一个超千亿方的优质、整装、高产凝析气藏。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介绍,博孜9井压裂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了库车坳陷在8000米深层仍有优质储层,展示了库车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博孜–大北气区已发现构造近50个,天然气总资源量1.2万亿方,预计可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万亿方以上。“预计该区块11月可以建产。”田军说,此次博孜9井获得突破,不仅为塔里木油田建设3000万吨大油气田增添了“底气”,也将为西气东输和南疆用气增加新的气源,进一步保障国内天然气供给。我国深层凝析油气探明储量80%以上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目前,塔里木油田成功开发了牙哈、迪那2、塔中1号等14个超深、超高压复杂凝析气田,形成了年产凝析油超2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产能,建成了我国超深层凝析油气生产基地。2018年12月12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的中秋1井试井成功,获高产工业气流,用5mm油嘴折合日产天然气33万立方米、凝析油21.4立方米,在该地区再次打开一个新的油气富集区带。对于本次中秋1井试油的成功,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副经理蔡振忠说:“中秋1井获高产工业气流,这是中石油在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上部署的重点风险探井取得的重大突破,预示着中秋将有1千亿方级凝析气藏,为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和整体评价打开了突破口,我们又打开了一个新的油气富集区带。”据了解,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南天山造山带的交接部位,是塔里木油田寻找天然气“大场面”、建设3000万吨大油气田的主战场。塔里木油田按照中国石油“打好勘探开发进攻战”的总体部署,突出资源战略,坚持高效勘探,积极实施库车山前勘探开发会战,加大库车天然气勘探力度,地震攻关与风险探井双管齐下,历经艰苦努力,终于结出硕果。库车坳陷由北向南划分为“三带三凹”,分别为克拉苏、依其克里克、秋里塔格构造带和乌什、拜城、阳霞凹陷。其中克拉苏构造带历经20多年艰难的勘探历程全线突破,发现了克拉2、克深2、克深8等22个油气藏,探明了超过1万亿方大气田资源规模,奠定了库车坳陷西气东输气源地的资源基础。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坳陷南部,勘探面积5200平方千米,天然气资源量1.43万亿立方米、石油资源量2.83亿吨,是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但是,秋里塔格地面条件极其恶劣,地下复杂极其高陡,是落实圈闭和钻井成功的“绊脚石”。从1993年东秋5井因圈闭不落实而失利,到2001年发现却勒1油藏和迪那2气藏之后,该构造带部署的8口井均未获得发现,勘探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中秋1井构造变形强烈、地震资料差、邻井资料少、盐顶卡层难度大,塔里木油田抽选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全程驻井把关,历经七次堵漏作业,最终于2018年10月14日钻至6316米完钻。中秋1井获得突破,为建设3000万吨大油气田增添“底气”。目前,塔里木油田正在加快秋里塔格构造带勘探,在中秋1井西部新部署中秋2井,扩大勘探成果,为西气东输和新疆当地用气开辟新的气源地。中国的地质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初步断定,诞生于亿万年前的塔里木盆地共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拥有丰厚的生油条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进行全面勘探的大型盆地之一。但这个“大油海”属于典型的叠合复合盆地,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环境恶略,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山地、大沙漠、超深、油气藏类型多样等众多世界性难题。由于如何探明储量并开采出石油,是摆在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一个难题。为了联合研究攻关塔北、塔中地区地质难题,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开创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新局面,2019年6月22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与中石化西北油田签订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将在塔里木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合作,这是两大油田首次在新疆开展战略联盟协作。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企业在塔里木盆地深耕多年,均有多个重大发现,特别是近两年双方均取得了喜人成果,打开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新局面。但双方过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各自产区,缺乏对盆地整体认识,如同双方各自拿着半张“藏宝图”,谁也摸不透塔里木盆地整体情况。而通过双方签署战略协议,两家公司将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认识共享、成果共享,将有助于国家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进程,更好地发挥两家央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迈上新台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会听到塔里木盆地传来更多的好消息。(文章综合了中石油官网、央视、人民日报等相关报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