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由ai生成)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评选出近五年最具影响力和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各15项。近五年技术已广泛应用,推动生产发展;未来十年技术潜力巨大,包括智慧地质、量子计算模拟等,有望引领油气勘探开发新方向,实现商业或规模化应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科技研究所在长期跟踪国内外石油科技进展的基础上,结合20年来的国际石油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同时借助专利地图等大数据分析手段,以及专家研讨和问卷调查,评选出近五年最具影响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近五年最具影响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主要是近年来生产中规模应用的成熟技术、适用技术,以及在显著推动储层上产、降本增效和安全环保方面有重要影响的技术。 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是当前在研、在试或在推广的新技术,未来十年有望得到商业应用或规模化应用。
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理论,揭示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规律,建立常规一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模式;建立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实现从“源”到“圈闭充注”的动态模拟,促成页岩革命,掀起了全球非常规油气开发热潮。
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深层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40%,深层油气资源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深层超深层油气地质勘探理论在储层发育和成藏机理方面形成新认识,形成了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理论,复杂储集体、复杂构造圈闭地震采集、处理与解释,高温高压测试完井等技术,逐步突破当前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瓶颈,推动深层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
通过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有效开发利用盐下油气藏——墨西哥湾盆地、西非海岸盆地(如刚果盆地、加蓬盆地等)、滨里海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世界盐下油气地质理论的进步与盐下油气勘探开发的突破,成为油气储量重要的增长点,对于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局势产生了重要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以及自动化技术构建的涵盖勘探、开发与生产、协同研究、经营管理等多环节、多维度、多领域的一体化平台。能够强化每个专家的经验知识,通过数据共享、成果继承及专业软件云化管理和整合应用,快速准确的进行决策,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加热冷水产生蒸汽,并将其应用到稠油开发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降低稠油热采开发过程的能耗,降低稠油开发成本,减少CO2排放50%以上,大大提高了稠油资产的经营价值,符合当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在传统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基础上,水平井段长度和压裂强度大幅增加,助推单井日产量和单井EUR实现翻倍,桶油操作成本大幅降低,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 基于5G通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具有智能测调功能的分层注采工艺技术,突破井下流量永置式测量、井下流量控制、井下信号传输等井筒控制关键技术,实现了分层注采全过程监测和分层流量自动控制,为油藏、工程一体化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宽频高密度可控震源高效混叠地震采集通过将固定间隔、分布在不同区间的可控震源,采用相同或不同的信号随机激发,采集宽频、高道密度、宽方位地震数据,较好地解决了陆上高密度采集经济技术一体化问题,推动了陆上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的升级换代。 09. 节点地震勘探技术
节点地震采集通过节点存储系统代替电缆连接,可满足多种复杂环境的应用,解决了复杂环境下进行大道数地震数据采集的问题,是实现低成本、绿色地震勘探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取得重大应用进展:节点装备性能进一步被优化,智能自动化节点地震勘探系统走向实用,显著地提高了采集工作效率,推动了节点地震勘探在陆地复杂区、滩浅海过渡带及深水的应用进程。 10. 扫描成像测井技术
扫描成像测井技术能提供分辨率高、360°全方位覆盖的地层图像,通过不同色标显示出地层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具有分辨率高,地质信息量大和成像直观等突出优势,适用干解决复杂储层评价等难题。 11. 过钻杆测井技术
过钻杆存储式测井设备可穿过钻杆水眼,在钻杆上提过程实现测井作业,并将测并数据存储在井下设备中,快速安全一次下井取全取准测井资料,具有小型化、高集成性、高可靠性、高通用性等显著特征,可有效解决水平井、复杂井等测井作业遇阻遇卡难题。 水平井“一趟钻”是一套技术组合,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页岩油气水平井钻井提速降本的牛鼻子工程。在美国页岩油气水平井钻井中,单井段“一趟钻”早已成常态,两井段“一趟钻”得到推广应用,多井段“一趟钻”应用持续增加。随着钻头、钻井液、导向技术和远程决策支持等配套技术的进步,水平井“一趟钻”技术不断刷新日进尺纪录。 13. 牙轮-PDC混合型钻头和异形齿PDC钻头
牙轮-PDC混合型钻头集PDC钻头和牙轮钻头于一体,兼具二者的优势。近年围绕PDC切削齿的创新层出不穷,不断推出一些新型PDC切削齿,如非平面异形PDC切削齿、自适应PDC切削齿、旋转型PDC切削齿等,进一步提升了PDC钻头的地层适应性和破岩能力,有力支持了水平井“一趟钻”技术发展,不断刷新PDC钻头纪录。 钻头导向钻井系统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发展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其导向机构与PDC钻头集成在一起或紧靠PDC钻头,结构更紧凑,最大设计造斜率达16/30米,传感器离钻头更近,更利于随钻地质导向,有助于提高导向精度及效率,并眼平滑度、储层钻遇率。 油公司、油服公司和承包商纷纷建立了远程实时决策支持中心(RTOC)监控和指导现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决策支持中心的功能日益强大。多学科专家团队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控和指导钻井、测井、固井、压裂等现场作业,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降低综合成本。在新冠疫情期间,远程时决策支持中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慧地质依托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消除数字鸿沟,整合共享数据资源,是高弹性、高效率、高可靠、高智能的“地质云”平台。可实现地质调查信息高效共享和精准服务,以及一体化、智能化、多学科地球科学信息的协同。
量子计算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分析油气勘探中的海量数据,提高建模精度,使油气业务更高效、更快、更安全。未来量子计算不仅影响地质勘探、油藏模拟等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的领域,对石油化工行业也将带来一次颠覆。
数字孪生是指针对物理实体建立相对应的虚拟模型,并模拟物理实体在真实环境下的行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的应用不断增加,主要用于作业及生产监控、风险预警与响应、作业及生产优化、方案设计与优化、资产管理等,加快了油气油气勘探的数字化转型。展望未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助力油气勘探开发的智能化。 将以一个统一的数据智能分析控制平台为中心,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全资产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完成资源的合理调配。可以进行油田生产优化运行、故障判断、风险预警等,最终实现全部油田资产的智能化开发运营。 纳米智能化学驱油技术有望成为提高采收率颠覆性战略接替技术,预期最终采收率可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油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下原位改质技术被称为“地下炼厂”,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高采出程度、低污染等优点,该技术一旦规模化应用,将对重质油、页岩油和油页岩开采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实现压裂段数少、精、准,是水力压裂技术的终极目标。随着“甜点”识别、压裂监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高精准智能压裂技术有望能够使每一级压裂都压在油气甜点上,对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涵盖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装备全产业链,采用智能地震采集设计软件,配套物探装备“机器人”化作业无人化、质控实时化等,利用智能化数据处理解释软件系统,建立多学科智能化协同工作平台,满足安全高效作业需求。人工智能物探技术应用已经起步,是推动传统地球物理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 弹性波地震勘探技术以纵横波联合采集、超级计算为基础,提升多波数据处理解释、全波形反演、弹性波地震成像软件的性能,突破弹性波勘探数据量巨大、海量数据处理解释难关,最终实现全波场成像。弹性波地震成像是地球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弹性波地震勘探当前整体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未来应用潜力巨大。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测井装备制造、数据采集、实时处理解释、作业决策等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低碳化,进而实现以测井大数据为基础的井筒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决策效率与精度,提升测井资料价值。
利用声波、电磁波等测井技术,将测井作业的探测范围由现在的数十米大幅提高到井旁数百米和井间数千米,能有效填补传统测井与井间地震之间的探测空白,提供远距离、高精度的测井结果,增加对地层的认识。
当前钻井井下信号传输方式主要是泥浆脉冲和电磁波,它们的信号传输速率有限;已投入商业应用的“软连接”有缆钻杆,其信号传输率很高,但依然不能向井下供电,各自信号中继站都要配置锂电池。国外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有缆供电钻杆,但尚未投入商业应用。未来有望研制出多种技术路线的有缆供电钻杆。一旦有缆供电钻杆投入商业应用,有望颠覆当前的井下信号传输方式和井下系统供电方式,升级实时储层导向,催生井下电动智能导向钻井系统。
基于有缆供电钻杆,未来将发展井下电动智能导向钻井系统,其旋转动力来自地面或井下电动钻具。因为依靠电缆供电,可大大简化其结构,不再需要涡轮发电机、编码器、解码器、泥浆脉冲发生器、CPU、数据储存器等,更容易实现导向的实时化、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从而提高地质导向效率和精度。其导向原理也可以是全新的纯电动智能导向。
在大数据、云计算、5G/6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当前的远程决策支持中心将升级为远程实时智能控制中心,越来越多的现场作业,比如定向钻井、固井、压裂、井下事故处理等将在远程实时智能控制中心直接操控。
为降低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水油气的开发成本,海洋油气生产呈现海底化趋势,也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海上生产功能模块置干海底,组成海底生产系统。海底工厂是海底生产系统的技术升级版,实现海洋油气生产的全海底化,从而进一步降低海洋油气生产成本,避免飓风等恶劣海洋环境对海洋油气生产的影响。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在海底工厂的基础上将发展智能化海底工厂,实现海洋油气生产全海底化、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无人化。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长期跟踪国内外石油科技进展的基础上,结合20年来的国际石油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同时借助专利地图等大数据分析手段,以及专家研讨和问卷调查,评选出近五年最具影响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15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