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控压钻井技术在中古8井的应用

21天前浏览193
 中古8井位于塔中的一口预探井,主要目的是探索中古8号岩性圈闭含油气性,为了及时发现和有效保护油气层,本经在上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实施了控压钻井。2008年7月6日采用1.06密度的钻井液从井深5895m开始对良里塔格组进行控压钻井,7月28日钻进至井深6145.58m 处结束控压钻井。本井段设计地层当量密度系数为1.23,设计钻井液密度为1.06-1.23g/cm3,控压钻井过程中共发现了8个气显示段。

1、基础数据

中古8井井深结构见下表

钻具组合为:152.4mm钻头+121钻铤×130.52m+160随钻震级器+122钻铤×28.14m+88.9mm加重钻杆×136.79m+88.9mm钻杆×2628.83m+127钻杆×2940m+168mm旋塞+168mm浮阀+127mm钻杆+方钻杆

2、控压过程

在“ 井涌过程与处理” 作业中, 旋转控制头胶芯被冲坏,通过调节环形防喷器控制压力带压起下钻具完成胶芯更换( 环形的控制压力调为3MPa ) 。   
继续控压钻进至井深6135.54m,其中井深6133.91-6135.416m(1.50m) 为放空井段,,套压 0.5-6MP a 平均漏速17.6方/小时。由于套压上升较快,关井观察 ,套压6-9 M P a ,小

排量节流循环压井,循环排污不成功,反挤密度1.35压井液61.3方套压由9下降到0.6MPa。下放钻具探至井深6136.1 m无阻, 接单根开泵钻进至井深6145.58m( 放空0.74m) ,出口未返,反复划眼5次,停转盘下放钻具均在井深6139mm遇阻100KN并发生溢流,立即关井,套压2.5MP a.由于钻进比较困难,继续钻进安全风险比较大,上级要求就此完钻,下部作业计划:起钻,下178mm套管到井口,换采油四通和井口,随钻电测完后起钻,下完井管柱,转入试油作业

3、控压技术难点

 ( 1 ) 钻遇大裂缝,地层沟通比较好,井漏严重,继续钻进井控风险较大,钻井液大量漏人地层,油气层污染严重。 
( 2 ) 本井堵漏两次,效果不理想;加之内防喷工具在井口附近,无法实施带压起钻作业。 
( 3 ) 本井井漏严重,井口压力上窜较快,给起钻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在起钻铤时发生溢流,如强接防喷单根不成功, 钻具内外处于失控状态。 
( 4 ) 控压钻井时φ1 7 8套管未回接到井口,井内钻具组合为φ 8 9+φ1 2 7复合钻具, 井口只安装 φ8 9+φ1 2 7半封 闸板各一套,由于φ1 2 7半封闸板长期关井、 环形经常带压活动钻具,存在井口关井密封失效的风险。 
( 5 ) 本井发生环形防喷器胶芯小块脱落,堵塞节流阀和循环通道,造成套压表无法 正常显示, 给节流循环、 压井带来不便。( 6 ) 本井一度浮阀失效, 立压达到 2 0 M P a时, 方钻杆下旋塞关不上,需及时采取正确措施降压, 否则严重威胁立管和水龙带的安全。  
( 7 ) 井队原钻机泥浆罐总容积无法满足因井漏所需的钻井液供给,前线物质供应困难, 现场人员不足。 
( 8 ) 液面检测仪在性能、压力级别、防爆、远程控制、可靠性等都受到一定限制, 液面监测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 9 ) 该井含硫化氢, 在节流压井过程中最高硫化氢含量到2 5 8   m g / L , 从安全角度考虑,采取了压回法压井 ,而地层连通性比较好,每次反推不仅造成大量的钻井液漏失,而且地层反复被激活。 

4、经验与结论

( 1 ) 在漏喷同层、 油气非常活跃的高含硫井,采用旋转控制头控压钻进过程中,最好在地层微漏状态下进行,否则进入井筒内的含硫油气量较多,井口控压较高,不利于安全作业;在地面和井内钻井设备都不防硫的情况下,采用循环压井不太理想, 容易引起钻具破坏,造成井下事故和地面井控装备失控, 如果条件允许, 建议采取压回法压井。 
( 2 ) 在起钻时应利用液面检测仪监测液面起钻, 摸索出漏喷液面近平衡点,掌握一定的规律,在液面降到一定的高度时灌人适量的钻井液, 使地层处于微漏状态下起钻。 
( 3 ) 对恶性井漏的产层,在不具备钻杆完井 的情况下,可采取一定的暂堵技术封堵漏失层后进行后续作业,以减少钻井液消耗量。同时根据漏速储备充足的钻井液和罐,以备打钻和起下钻使用。本井钻井液罐储备为井筒容积的5倍。 
( 4 ) 井口有压的情况下,更换旋转控制头胶芯,需通过调节环形防喷器控制压力上提、下放钻具完成更换作业,环形控制压力以钻井液微渗到不渗时为宜。 
( 5 ) 井口安装控制头时,为让液面监测仪充分发挥其功效, 建议将液面检测仪接在防喷器的旁通口并试压合格,再行起钻等作业。 
( 6 ) 在节流循环压井中,根据立压、套压、液面变化及时调整节流阀开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井初次压井节流阀未控制好,钻井液液面上涨8m后关井,使套压迅速上升到17.5MPa, 给后续压井工作造成困难。 
( 7 ) 钻开目的层的钻具组合中至少有 1只内方喷工具安装在钻头位置附近,以使在井下复杂的情况下具备带压起钻的条件, 防患失控的危险。 
( 8 ) 在欠平衡钻进中,可能发生胶心掉块堵塞循环通道上的压力表, 建议在节流 、 压井管汇以外装设( 比如套管头处) 录井压力传感器, 以免因压力缺失发生误导。 
来源:现代石油人
断裂非线性化学电子油气MATLAB岩土UM裂纹理论材料控制曲面Origi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08
最近编辑:21天前
现代石油人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7粉丝 11文章 689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