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包卡钻的预防及处理
1.泥包产生的原因
泥包是因钻井液滤饼、钻屑,而最多的是软泥岩,粘附在钻头、稳定器上造成的,严重时将牙轮钻头牙轮包死不能转动,PDC 钻头刀翼全部包死,或者将稳定器包成一圆柱,钻进时使机械钻速降低,甚至无进尺,有时能将钻头水眼堵死造成憋泵,起钻时发生泥包阻卡,由于抽汲压力过大,有可能造成井壁坍塌,也可能诱发溢流、井喷。泥包在钻进、起下钻中均可能发生。(1)钻井液性能差是产生泥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钻井液粘切高,流变性差,固相含量高,滤失量大,滤饼质量差等。(2)起下钻中,钻头、稳定器在井壁上蹭刮造成的泥包。有些开发井,由于仅有两层套管(即表层套管和油层套管),二开钻井井段裸眼长(4000~5000m),因此在起下钻中极易发生泥包。(3)由于钻井液循环排量太小或泵压太低,不能有效的把岩屑携离井底,如这些岩屑为水化力强的泥岩,就会在重复破碎中水化成泥团,将钻头泥包。(4)钻具刺漏形成短路循环,钻头处钻井液量很少。刺漏严重时,钻井液完全不从钻头上返,造成钻头泥包。此类泥包危害最大。(5)钻头泥包的另一个原因是泥页岩水化后,使钻头表面与岩屑间粘附力大于钻井液举升岩屑的携浮力而造成泥包。2.钻头泥包的特征
(1)新钻头刚下钻到底,与上只钻头相比,岩性无大的变化,但钻速极低,甚至无进尺。(3)岩性无大的变化,钻进中机械钻速逐渐降低,转盘扭矩逐步增大,并且时有蹩钻现象。(4)起下钻中有阻力,泥包不严重时阻力不大,基本能正常起下钻;但在起钻中随钻具上行增多,阻力增大,遇有小井眼时阻卡严重。(5)如泥包严重,起钻中造成“拔活塞”,环空液面不仅不降,反而随钻具上行时,从井口返钻井液,而钻具水眼内不见钻井液。如下钻中由于泥包造成水眼堵塞,钻具悬重下降,环空返出钻井液大于钻柱排出体积。3.泥包卡钻的预防
(1)优选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性能优良是防止泥包的重要保证。在上中部井段普遍采用聚合物或正电胶钻井液体系,具有强包被、抑制泥页岩分散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保证足够的排量和适当泵压,是防止泥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钻井进尺快,岩屑多时,尤其要注意防止泥包,必要时可停钻循环钻井液,或降低钻速。(3)钻进中要注意观察泵压和出口流量的变化。如发现泵压下降,而出口流量不变,应立即停钻检查,不是钻具刺漏就是高压循环系统闸门刺漏(如灌钻井液闸门刺漏)。如是钻具刺漏,应立即起钻检查钻具。(4)在钻进中,如发现泵压逐渐升高,钻速也逐渐降低,有可能是钻头泥包,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选用防泥包钻头。无论是 PDC 钻头还是牙轮钻头,均有防泥包设计的,其效果虽不十分理想,但总是比不防泥包钻头要好一些。(7)发现钻头已经泥包,要加大排量循环,降低钻井液粘切,注入清洗剂,上提钻具,提高转盘转速,快速下放并刹车,利用钻头离心力,争取将泥包物清除。(8)泥包后起钻若遇阻卡,并造成拔活塞时,要接方钻杆灌钻井液或循环钻井液,保证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不降,以免造成井下复杂情况。(9)泥包后起钻遇阻卡,要严禁硬提,并要严防在小井眼段卡死,应采取下压、上下活动、开泵倒划眼等措施解除。4.泥包卡钻的处理
(1)泥包卡钻若发生在起钻中,应尽量下压,因泥包卡钻只能卡在稳定器或钻头位置,正常情况下,随钻震击器是能工作的,所以在下压的同时要启用随钻震击器进行下击;也可用地面下击器进行下击解卡。如泥包卡钻发生在下钻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力上提钻具或上击。(在下钻中发生泥包卡钻的不多)如仍能正常开泵循环,要加大排量进行循环,注入清洗剂;或在保证井下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钻井液粘切,并加强钻具活动,也可试启动转盘以求解卡。(2)泥包卡钻如发生在井底,也要加大排量循环,注入清洗剂;或在保证井下安全的情况下降低钻井液粘切;同时上提钻具,启动随钻上击器进行上击,也可试启动转盘,以求解卡。(3)大幅度活动钻具、震击、转动、注入清洗剂均无效后,也可采用浸泡解卡剂、泡油、泡酸等措施,有个别井就是经这些措施处理解卡的。(4)如泥包卡钻造成循环不通(大部分情况是可开泵,但井口不返,其原因是环空堵塞后,将地层憋漏),经循环、活动、震击仍不能解卡,也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大上提吨位,有部分井泥包卡钻是经大吨位提拉后解除。(5)因泥包卡钻卡点一般只有两点,即稳定器或钻头处,因此最好用爆炸松扣,从卡点将钻具倒开,起出钻具后下入震击器与鱼头对扣后,再进行上击或下击;如仍不能解卡,再次从卡点倒开,起出钻具后进行套铣。因落鱼不长,正常情况下一次可套铣完,然后再进行打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08
最近编辑: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