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机械设计】零件加工中基准的种类和选择原则

2月前浏览4321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简述了机械加工中基准的分类及选择原则。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后者包括定位、测量、装配基准,并细分为粗、精基准。选择粗基准应最小化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位置误差,而选择精基准时,应选用已加工表面以确保精度和装夹可靠性。文章还提及了基准重合、同一及互为基准等原则,并强调选择形状简单、大尺寸表面为精基准。

一、零件加工中基准的种类

基准是指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

 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如图下图所示的箱体,A、B为孔中心位置的尺寸,其设计基准为①、②面,它们在图上反映出来的是线。孔径D的设计基准为轴线,在图上反映出来的是点。

 2.工艺基准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用作定位、检测及组装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它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三种。例如镗削如上图上所示的圆孔,一种安装方法是以①、②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另一种方法是以①、③面作为定位基准,此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第一道工序用毛坯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未曾经过切削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只使用一次。继续加工时就用已加工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经过切削加工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二、零件加工中基准的选择原则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是在最初的加工工序中以毛坯表面来定位的基准。选择粗基准时,应保证各个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使加工表面对不加工表面有合适的相互位置,其选择原则是:

(1)采用工件不需加工的表面作粗基准,以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误差为最小。

(2)若必须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3)应尽量采用平整的、足够大的毛坯表面作为粗基准。

(4)粗基准不能重复使用,这是因为粗基准的表面精度较低,不能保证工件在两次安装中保持同样的位置。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必须使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精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零件各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因而在选择精基准时,要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方便、可靠。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是:

(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使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带来的定位误差。

(2)基准同一原则:应使尽可能多的表面加工都用同一个精基准,以减少变换定位基准带来的误差,并使夹具结构统一。例如,加工轴类零件用中心孔作精基准,在车、铣、磨等工序中始终都以它作为精基准,这样既可保证各段轴颈之间的同轴度.又可提高生产率。又如齿轮加工时通常先把内孔加工好,然后再以内孔作为精基准。

(3)互为基准原则:使用工件上两个有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交替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加工短套筒,为了保证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应先以外圆作为定位基准磨孔,再以磨过的孔作为定位基准磨外圆。

(4)便于安装,并且使夹具的结构简单。

(5)尽量选择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表面作为精基准,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机械设计的内容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进行补充。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仅供学习,交流所用,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来源:非标机械专栏

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20
最近编辑:2月前
非标机械专栏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43粉丝 32文章 96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从手动到自动,机械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文摘要(由AI生成):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机械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手动操作到自动化生产,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也带来了失业、技能需求变化、隐私和安全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就业模式、强化监管和法规,并推动科技进步。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机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关注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与机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最早的手动操作到如今的自动化生产,机械技术的变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拥有十几年机械设计经验的专家,我将为您深入剖析这个话题,带您领略机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一、手动时代的回顾在过去,许多工作都需要依靠人工完成,比如农田的耕种、家庭的手工制作等。人们通过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实现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生活的需求。然而,这种手动操作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受制于人的体力和技能。二、自动化的崛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技术开始飞速发展。自动化设备的出现,使得许多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也使得人们能够从事更为复杂和创造性的工作。三、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强度的降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繁重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生产效率的提升: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产品的成本降低,质量更加稳定。创新空间的拓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四、机械自动化带来的问题失业问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技能需求的变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传统行业的人才面临转行的压力,而新兴行业则需要具备更高技能的人才。隐私和安全问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比如,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我们的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自动化设备的故障也可能导致生产事故等。五、如何应对机械自动化带来的挑战?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投入,帮助人们提高技能,适应自动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就业模式:政府应该鼓励创新就业模式,如发展共享经济、创业创新等,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强化监管和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生产安全。推动科技进步:企业和研究机构应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依赖于自动化技术。从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汽车,从工业自动化到太空探索,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动化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从手动到自动,机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同时关注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机械设计的内容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进行补充。-End-文案来源:时光排版编辑:时光图片来源:互联网(未找到版权归属,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来源:非标机械专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