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民机飞控电子系统辐射发射适航试验技术研究

2月前浏览352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探讨了国产大型客机飞控电子系统辐射发射的适航鉴定挑战,指出仿真结果无法作为适航鉴定的证据。以民机飞控电子系统为例,文章将适航需求转化为具体工程需求,并建立了辐射发射试验系统。通过优化和完善试验过程,成功满足了RTCA/DO-160G标准。研究结果显示,系统环境对辐射发射有显著影响,且试验设置对结果至关重要。此次研究为民机复杂系统的适航鉴定提供了宝贵经验,表明精心设计的试验能有效满足适航要求。

第2143期

国内首次承担国产大型客机研制,缺乏机载系统级适航鉴定的技术经验,同时国内外辐射发射研究基本以仿真评估为主,然而仿真结果仅能作为参考,不能在适航鉴定过程中作为符合性证据,并且国内缺少复杂机载系统级的试验经验。以民机飞控电子系统辐射发射鉴定试验为例,将适航符合性需求转化为工程需求,分析民机飞控系统复杂性特征,搭建飞控电子系统级辐射发射试验系统,完善系统级适航鉴定试验和优化过程,为国内外民机复杂系统适航鉴定提供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飞控电子系统的辐射发射会因系统试验环境不同而显著变化,同时必须考虑到试验搭建设置对试验通过性的影响,并表明试验符合性满足RTCA/DO-160G要求。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民用飞机上的机载电子设备也日益更新,系统越来越复杂。面向适航鉴定,系统复杂性及先进设备带来了辐射发射的新挑战:系统如何在复杂环境下通过机载设备辐射发射考核。

针对辐射发射,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在产品的芯片发射、屏蔽效能、交联电缆的电磁设计与防护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仿真以及试验测试等相关工作。Heidari等提出一种统计方法来评估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电子系统辐射发射,采用无穷小电偶极子模拟板级的辐射发射情况。马振洋等采用仿真手段对机载电子设备屏蔽效能进行研究。Jullien等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兼容(EMC)规范方法来设计电缆束,并通过建模方式对直升机发动机控制功能设备进行了仿真结果的验证。Hackl等提出通过改善接缝屏蔽方法,可使辐射发射(RE)电压电平降低。Rafig等提出了电缆线束接地时差模信号最坏包络预测的等效电路模型和方法,使用电路模拟来计算感应信号。Chen等提出一种用于表征共模源的基于分量级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预测各种线束配置的共模电流。Walunj等提出了确定量线束辐射效率的简单策略,并结合测量的部件级辐射发射水平来预测线缆束的辐射发射情况。

以上文献均对辐射发射做出相关研究,但对民机适航鉴定参考性不大,原因在于:

1) 试验设置不需要满足适航符合性;

2) 研究对象不具备系统复杂性;

3) 验证方法多为仿真评估,缺乏型号试验支持。

国产民用大飞机项目促成国内单位首次承担飞控电子系统级鉴定试验,而目前这在国内机载系统级适航鉴定研究领域属于空白。

本文将以国产大飞机自主研制为背景,将适航符合性要求转化到工程化方案制定上,分析民机飞控系统复杂性特征,搭建飞控电子系统级辐射发射试验系统,完善系统级适航鉴定试验和优化过程,为国内外民机复杂系统适航鉴定提供经验。

辐射发射试验适航符合性要求

机载系统辐射发射试验的考核要求,源于FAR-25.1353电子设备及安装(a)条款中“除非在极小可能的情况下,飞机任何可能产生的电气干扰不得对飞机或其系统产生危险的影响”,对于机载系统供应商来说,主要是通过合格鉴定试验来表明对该条款的符合性。

在民用航空方面,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RTCA)第135分会(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会)制定RTCA/ DO-160G机载电子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21章中规定了详细的辐射发射测试方法和极限值,以验证被安装的设备符合对干扰控制的能力要求。

一、试验目的

辐射发射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不会超过规定的水平。这些辐射可以在连接的被测件(EUT)之间的线缆上进行,也可以从一根电缆辐射到另一根电缆或EUT上。这些辐射能量也可以直接从EUT孔缝发射出来。

二、辐射发射原理

从EMC角度来看,可将一个电路中传递信号分成2类,即差模和共模。传递信号电路需要2个导体构成,作为信号往返路径。当电流在2个导体中的幅度相同、方向相反时,这种传输模式称为差模。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差模难以单独存在于电路中。电路与其周围结构间的大量寄生参数导致有电流从电路流向周围结构,如电路板上的金属平面、设备的金属外壳等。由于电路与其周围结构不能严格对称,从电路流向周围的电流破环了差模信号的平衡,其往返电流不再能够相互抵消,没抵消的那部分便形成共模。共模电流在电路中传输时通常为同相位的,然后通过电路周围的其他结构返回,形成完整回路。电路中差模与共模电流的路径如图1所示,其中Id为差模电流,Ic为共模电流。

图1 电路中的差模电流与共模电流

当信号以差模方式传输时,由于电路中的电流幅度相同、方向相反,所以当电路在空间上的路径十分接近时,其在空间中产生的电磁场方向相反,而幅度近似相等,几乎可以相互抵消。即差模传输信号如果没有形成较大的环路面积时,在空间中电磁场的辐射比较小。共模信号的幅度相对于差模信号要小得多,但其传输路径使得在空间中产生的电磁场不能很好地相互抵消,所以共模电流通常能产生较高的电磁场辐射。

综上所述,被测产品辐射发射通常来源于2类:形成了较大环路面积的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三、试验方法

RTCA/DO-160G中辐射发射试验的测量频率范围为100 MHz~6 GHz;将EUT和试验测试设备按照图2进行连接和布置。EUT工作时,通过天线接收辐射和干扰测量仪器(如频谱分析仪)扫频测试结果来记录EUT辐射发射的射频噪声电平和波形。

图2 辐射发射试验布置图

四、符合性布局要求

RTCA/DO-160G辐射发射试验对现场布局提出明确要求,现场布局直接影响到适航审查符合性及试验通过性。辐射发射试验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求。

1) EUT布置:EUT应布置在试验台接地平板上,如果EUT有外部接地端子,应将其连接到接地平板上,以确保试验期间满足安全操作条件。搭接线长度应符合安装说明的规定。

2) 接地平板:接地平板采用紫铜板、黄铜板、铝板。紫铜板和铝板厚度至少应为0.25 mm,黄铜板的厚度至少为0.5 mm。接地平板面积大于2.5 m2,短边至少为0.75 m,两端与暗室或屏蔽室金属墙壁水平搭接,搭接间隔应不大于1 m。直流搭接电阻建议不大于2.5 mΩ。

3) 电搭接:只有EUT设计和安装说明中有规定时,设备外壳才能与安装基座等搭接在一起或将其搭接在接地平板上。搭接线应与安装说明中的规定相符。试验时设备、连接器和线束的电搭接应符合适用的安装接口文件中规定的飞机实际安装情况,试验报告中应描述采用的搭接方法。

4) 互连线缆:构型符合安装接口文件规定。长度至少3.3 m,不超过15 m。敷设1 m长度,按实际情况分隔,平行于配置前边界布线,剩余部分则按“Z”字型向后排列,最近线缆距接地平板前缘10 cm,和EUT连接处的弯曲部分不应超出接地平板前缘。与接地平板隔离按飞机安装方式进行绑扎,非导电支撑物支撑于接地平板上方5 cm处。

5) 电源线:构型符合安装接口文件规定。长度要求1 m±10 cm。电源线与控制线和信号线按机上实际情况布线,若机上实际布线未知,电源线应与控制线和信号线分开布线。按实际情况分隔,平行于配置前边界布线。当电源回线为本机地时,直接连接至试验台(长度小于1 m)接地平板(符合规定接口文件)。非导电支撑物支撑于接地平板上方5 cm处。

五、通过/失败判据

将试验中测得的EUT发射的传导/辐射射频噪声电平和波形与RTCA/DO-160G第21章对应类别的射频噪声限制曲线对比,若EUT的辐射射频噪声低于限制电平,则说明EUT的射频电磁噪声发射得到了有效控制,符合需求,试验通过;否则应判定为失败。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描述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FCE qualification system)的建立适用于RTCA/DO-160G环境、电磁、电源及集成HIRF闪电试验,通过系统级鉴定试验,表明EUT和鉴定试验系统在适航鉴定系统中的符合性。

一、飞控电子鉴定系统

一个典型民机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应该满足实际系统的交联,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典型飞控电子鉴定系统

被测件(EUT):主要考核对象,飞控电子系统中主要为飞控电子。

真实负载:实际飞机设备(如飞机指令传感器)。

仿真负载:仿真飞机设备,需设计为与真实设备相同的电源载荷,闪电/电磁干扰保护电路,数据接口等。

试验电缆:尽可能逼近机上构型符合RTCA/DO-160G要求的电缆。

鉴定试验软件:基于飞控实际软件版本开发,状态与鉴定版本保持一致。

系统判据:基于飞控系统功能及安全性需求,需要在飞控电子系统运行中实施判据监控。

数据获取系统:实现鉴定系统的数据通讯和采集,并具备加载鉴定系统判据、实时监控和数据获取功能。

在鉴定系统连接和基础检查后,试验操作人员先对数据仿真记录系统进行上电,通过数据仿真设置输入数字激励;待系统环境稳定后,对系统进行上电,待系统稳定后,调整真实负载输入端参数,在全局复位后,使系统在预期的工作场景下运行。待系统运行稳定后,施加鉴定环境条件,考核系统并实时监控,同时记录数据结果。

二、飞控电子鉴定系统辐射发射试验准备

辐射发射试验本身很简单,但在型号首飞和鉴定中却证明是耗时最长的试验,原因是飞控电子鉴定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原本对EUT的考核,演化为对于整个鉴定系统的考核。为顺利通过辐射发射鉴定考核,应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1) EUT辐射发射摸底:在EUT进入系统前,应先完成EUT辐射发射的LRU级工程摸底,确保EUT本身通过,或者规定出EUT在特定频点的超限容差,这项数据一般来自于以往同类产品的经验数据和摸底工程数据,例如允许某飞控产品在RTCA/DO-160G第21章M类120 MHz超限6 dB。

2) 试验电缆和连接器:试验电缆和连接器的选取需要充分代表该EUT,用于支持适航审定。安装的逼真程度取决于机载系统的关键性等级。对于电传飞控系统这类极其关键系统,需要极高的逼真度。

3) 系统布局设计:依据试验室场地实际情况、系统具体连接组成情况,设计系统布局,主要依据RTCA/DO-160G对试验件的布置要求。由于飞控电子鉴定系统数量庞大,实验室一般只有提供一个独立暗室,因此一般将整个飞控系统按照陪试件的2个部分分成尽可能远的2个区域块,将所有负载等陪试件也放入测试区。

民机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布局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布局设计

4) 系统屏蔽、接地和搭接:恰当的电气屏蔽、接地和搭接是系统通过辐射发射试验的关键要素。按照飞机级需求,采用就近接地和搭接方式,满足最大阻抗测量要求,某型号中要求系统接地最大阻抗不得高于5 mΩ。

适航鉴定试验过程

2020年笔者与团队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民机飞控电子系统级辐射发射鉴定试验,期间进行了大量改善优化工作,最终顺利通过某型号适航鉴定试验审定。现将适航辐射发射鉴定试验技术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初始试验摸底

在初始布局时,主要考虑将被测件尽可能远离陪试件和负载,电缆按RTCA/DO-160G要求布置走向,搭建飞控电子鉴定系统辐射发射试验布局,初始布局照片如图5所示。

图5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初始布局照片

在完成初始集成布局后,进行辐射发射试验摸底,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系统初始布局辐射发射效果(100~200 MHz)

二、技术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辐射发射的超标点分布在160 MHz以下,该频段对应的电磁波波长较长,远大于被试产品上孔缝的尺寸,初步定位为互连线缆的辐射导致测试结果超标。

针对RTCA/DO-160G《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布局要求,进行分析,发现系统布局中存在以下问题。

1) 部分线缆未放置在金属桌上而是悬在空中。金属桌面为线缆上的共模干扰电流提供了回流路径,当互连线缆下方存在完整的金属桌面时,共模干扰电流将在桌面上沿着电缆同走向回流,这将一定程度上减小线缆在空间的电磁辐射。而当线缆悬空放置时,共模电流无法从金属桌面回流,增大了干扰电流的环路面积,增大了线缆的空间辐射。

2) 互联电缆并未按实际情况足够分开,增大了互连电缆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耦合在大量的互连电缆上,增大了线缆的空间辐射。

3) 部分被测产品放置在木桌子上,由于搭接阻抗不够低,不但没有为干扰电流流入地提供低阻抗路径,反而有可能引入新的共模干扰源并增加辐射发射。

4) 不同金属桌的连接处没有良好搭接。当干扰电流穿过不同金属桌之间的连接处时,如果没有良好搭接而存在缝隙将改变电流的路径,增大对外辐射。

5) 由于没有足够的金属接地桌,导致试验电缆没有尽可能展开而是卷曲或形成环路,增加了线缆的对外辐射。同时RTCA/DO-160G《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中对于适航鉴定试验考核集中在以下2点:①试验结果通过性;②适航符合性。

摸底时采用的试验布局也不能满足对于RTCA/DO-160G中符合性的布局要求,因此需要对试验布局进行重新优化。

三、系统布局优化

通过以上分析,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整改:

1) 调用更多金属试验桌,将2个EUT桌移动到一起:允许桌子间使用粘合铜带,以提高这2个EUT桌之间的接地,并提供EUT桌、试验电缆桌和负载桌更多接触面积。

2) 将EUT的试验电缆束尽可能分开,减少耦合辐射发射。

3) 通过固定物将所有桌子垫为等高,确保电缆在穿越不同桌面时,具备更好的走向,并严格满足RTCA/DO-160G要求。

4) 对于所有非EUT设备,也需要确保所有线束都保持在桌子上面5 cm处,因为它们的电缆都直接连接到EUT。经过布局优化后,最终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布局如图7所示。

图7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布局优化

四、系统鉴定

在完成布局优化后,对飞控电子系统进行鉴定考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飞控系统在考核过程中处于正常工作模式下,如图8所示。

图8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处于正常工作模式

2) 飞控电子系统在布局优化后改善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布局优化后辐射发射效果改善(100~200 MHz)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3.2节中问题进行整改,辐射发射结果显著改善,对比图6和图9,在100~150 MHz之间,系统辐射发射普遍下降5~10 dB,在140 MHz附近,辐射发射下降更加明显,达到15~20 dB。对于160 MHz的单点超标,经过整改后,也由原来的48 dB,下降到40 dB,主要由系统电缆走向的搭接改善导致,而不是由产品发射导致超标。

3)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在辐射发射全频段(100~6 000 MHz)考核过程中满足鉴定试验大纲中辐射发射要求,如图10所示。在适航鉴定试验中同时满足结果通过性和适航符合性的双重要求。

图10 飞控电子鉴定系统通过全频段辐射发射鉴定(100~6 000 MHz)

结 论

辐射发射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试验现场的搭建设置。试验桌到试验室的合理搭接、试验桌之间的完整搭接及保持线束高度5 cm的接地平面,都能降低辐射发射试验失败的风险。当前试验环境是在桌子之间使用铜带、通过夹子固定桌子铜带尾端的搭接方法来实现的,不能确保可以提供良好的高频低阻抗条件和搭接铜带的整体宽度(除非在桌子上采用导电胶),这就会导致线束在通过不同高度桌面时会有高度差,增加适航符合性鉴定不通过的风险。

由于飞控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和需要严格满足的适航符合性,虽然射频辐射发射试验本身并不复杂,但在型号首飞和鉴定中却是耗时最长的试验。系统级适航辐射发射试验的通过,能够显著表明民机飞控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满足RTCA/DO-160G的辐射发射要求,为全机辐射发射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其他系统级产品辐射发射适航鉴定提供参考。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System寄生参数电源电路电磁兼容航空电子芯片理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21
最近编辑:2月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16粉丝 92文章 188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专家总结的医疗设备中10个常见电磁兼容干扰问题

1.设备的接地电阻过高问题 医疗设备的接地电阻过高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这是因为这种故障的发生概率最高,一台设备的电磁发射问题、自兼容问题及抗干扰性问题,其根源都与设备的接地阻抗过高有关,通常这不是指普通的低频接地问题,也不是指接地场所问题,而是由于局部(如电路板或电缆)的接地阻抗过高而引起的。高阻抗的接地路径常常会导致电缆屏蔽失效并产共模电流。 在高频下导线和编织线大都呈现高阻抗性,因此设计人员应当避免应用导线或编织接地。根据经验,每英寸长导线的感抗为20nH。因此在,100MHz时,1英寸导线的感抗可以达到12Ω。所以,在射频情况下,应对任何长度导线的采用持慎重态度,采接地片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接地片的长宽比至少要达到5:1。也就是说,对于一个5英寸长的接地片而言,其宽度至少应为1英寸。2.电缆线的屏蔽不足问题 当设备遇到电磁发射或射频抗干扰问题时,一般都会涉及电缆问题,电缆的接地阻抗在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 “单点接地”的原则适用于低频,但对射频没有多大效果。比较棘手的事情是:由于电缆不能终止于患者的终端,因此屏蔽就不能两端接地。此外,当设备不能有效接地甚至需要维持绝缘时,采取滤波有时比屏蔽更有效。 在低频下,电缆的屏蔽层可以一端接地,但如果电缆的长度超过波长的l/20,电缆屏蔽层就需要两点或多点接地。这里特别要指出,当电缆长度是波长的1/4时情况将最糟。顺便提出,许多市售的电缆屏蔽层都是编织制品,这对解决射频的电磁兼容性不利。此外,电缆的屏蔽层也很容易遭到破坏。例如,有些电缆屏蔽物是由聚酯薄膜制成的,不很结实,有时即使遭受轻微触碰,也会造成屏蔽物的破裂,降低了屏蔽效果,而这种破裂很难用肉眼发现。3.开关电源的发射问题 开关电源或AC/DC转换器的电磁发射问题由来已久,开关电源的电路构成及开关电源本身的布局和结构往往使开关电源的电磁发射成为其推广应用中的一个大问题。尽管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但在医疗电子学中却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医疗设备的电源体积和质量不成问题的场合中,可以考虑采用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对于电源部分,体积与质量成为质量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选用具有优良电磁兼容性能的开关电源便成为该医疗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4.电源线滤波器的采用问题 由于医疗设备的电磁发射不局限于其内部选用的开关电源,因此电源进线部分的线路滤波器也成为抑制高频干扰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般的电源线滤波器中都有两个共模干扰的抑制电容(Y电容),它可以使设备的共模电流得到控制,但在医疗设备的电源线滤波器中不宜用此类小电容,因为它会导致设备的泄漏电流过大。医疗设备对电源线滤波器的这一选择原则使设计人员失去了一个抑制共模电流的有效手段,剩下来的唯一可用手段就是加大电源线滤波器中串联电感的阻抗。 要想设计一个优良的电源线滤波器,滤波器的线路设计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滤波器内部元器件的选型、滤波器内部布局和结构及滤波器内部元件的分布参数,才是决定电源线滤波器性能真正的关键因素。5.液晶显示器的电磁发射问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医疗设备中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设备的面板上采用液晶显示器作为人机对话界面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液晶的应用也带来了液晶显示器的电磁发射问题。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电路板上专门引出的一根排线所驱动,由于液晶显示器的高阻抗特点,使送到液晶显示器的信号电流不可能完全返回到这根电缆中,其中的一小部分会形成电磁辐射进入周围的电磁环境。 为了抑制液晶显示器的电磁发射问题,首先需要利用尽可能短的回路将信号电流全部返回到驱动电路板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在排线下面设置一个接地片,用以降低信号电流返回路径中的阻抗。另外,作为液晶显示器结构的一部分,在液晶显示器的背面要设一个金属外壳的4个角都要接地。6.设备内部线路的相互藕合问题 在高频状态下,设备内部线路之间会有一个相互藕合的问题,因此线路的布局不当,特别是对患者检测信号输入线路的布局不当,常常是导致医疗设备设计成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直接原因。 在处理设备的电磁兼容上出现的问题时,常常会将电感器或铁氧体磁芯置于线路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用以抑制设备内部和外部的射频干扰,这样一来就使朝向噪声源这一端的电感器带有相当大的高频电压。这种高频电压可通过电容性的耦合而作用到附近的金属性物质上,如接地层、电路板、散热器等。因此,在采用这种处理干扰的抑制方案时要十分小心,要避免与一些敏感器件或敏感电路产生耦合。 另外,在用铁氧体磁芯吸收线路上的干扰时,将铁芯体磁芯放在连接线路的外部要比把它布放在电路板的效果会明显一些。因为这种方式可避免干扰在磁芯后面的连接线路与敏感线路的耦合问题。7.元器件的分布参数问题 在医用设备中,所选用的元器件本身的缺陷也会限制其性能的发挥。我们知道,所有的电容器都存在寄生的串联电感,两者构成了一个串联谐振电路:而所有的线绕电感器都存在绕组匝间和层间的分布电容,两者构成了一个并联谐振电路,这种电路的谐振频率比想像中的频率要低得多。例如,许多电容器的谐振频率低于100MNz;许多线绕电感器的谐振频率低于20MHz,至于变压器的谐振频率更有低于5MHz以下者。因此,电路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这些元器件的实际性能,无论滤波器还是退耦元件,它们都具有在谐振状态下工作的可能性,这将导线线路与线路之间的串扰问题,这种串扰不但能对线路造成损坏,还能导致信号传输情况变得非常糟糕。8.信号传输中的阻抗不连续问题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的广泛应用,印制电路板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许多PCB问题可归纳为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阻抗不连续问题。 信号传输中的阻抗不连续问题始终围绕着信号的流通回路,理想中是信号沿着一条线路流出,然后迅速沿着接地回线流回。然而根据物理学中最小能量的消耗定律,电流通常是沿着最小能量路径返回,这时信号的返回通路常常会出现阻抗不连续的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会引起信号的反射,造成传输信号的畸变。另外,在传输线路的不连续处,还会导致辐射发射问题。9.信号及其返回通路问题 对于设备的布线,人们往往认为即使多用一根接地返回线路也会是一种浪费。由于多数信号线与接地回路之间距离过远,因此一根接地回线要作为多跟信号线,甚至所有信号线的接地问线。这时,这根接地回线至少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由于这根接地回线与大部分信号线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信号线与接地回线之间构成的环天线就比较大,环天线对外的辐射发射及环天线对外界电荷干扰的接收问题都不容忽视;其次,这根信号线共用接地回线的公共阻抗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速度较高,信号的边沿比较陡时,公共阻抗的相互干扰问题尤其严重。 实用中传输线路究竟需要多少根接地返回线路才算适当,这要由数据的传输速率及传输线路的长度来决定。对于信号一超过100MHz的高速传输,建议采用一根信号对一根接地的返回线路,而对于小于10MHz的低速传输,可以折中采用两根(或多根)信号对一根接地的返回线路。10.设备外壳的静电放电问题 静电放电是一个经常发生而且让人感到头痛的问题。以塑料外壳的医疗设备为例,为了降低塑壳设备的电磁发射和提高塑壳设备的抗射频干扰能力,设计人员会在塑料外壳上进行导电喷涂。为了使导电喷涂的效果明显,通常要求对塑壳结合部位的缝隙全部进行喷涂,以求达到结合而生几的传导连续性,但是这种做法又造成了新的静电放电接触点。也就是说,设计者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却又引进了一个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一计人员可以有三种选择:重新设计线路及内部布局,尽量降低设备对导电喷涂的需要;重新对设备外壳进行喷涂,尽量避免产生放电,特别仔细地使用遮蔽物,使可能产生放电的缝隙得到保护。 上面提到的10个电磁兼容问题有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有些是近期才出现而且今后更加常见的。所有这些问题对于医疗设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如果能在工作中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也就会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麻烦。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